体外培养红细胞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0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细胞(RBCs)是临床输血治疗中需求最大的血液制品之一,目前主要依靠献血者提供,供需矛盾极其突出。体外培养的可定制RBCs为解决这一矛盾带来了曙光。RBCs可以从人类诱导的多能干细胞(IPSCs)、永生化成体红系祖细胞、胚胎干细胞(ESCs)、脐带血(UCB)和外周血(PB)中提取的造血干细胞或单个核细胞等途径分化培养获得。这些路径各有利弊也都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进入临床应用已为时不远。我们拟对此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统计分析来自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8地市汉族造血干细胞志愿者HLA-B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各地市间的差异并分析常见HLA-B位点疾病易感基因在各地市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PCR-SBT)技术,对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共计27249名无关志愿者的HLA-B位点进行高分辨分型,按地市统计HLA-B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并比较分析。结果江苏8地市汉族人群共检测出145种HLA-B位点等位基因,其中常州104种,南京113种,镇江83种,扬州88种,淮安88种,宿迁85种,徐州84种,盐城72种
目的 分析2012~2019年山东省无偿献血者人口学分布的变化趋势,为完善招募策略,促进无偿献血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山东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全省无偿献血者的人口学
目的分析影响血液一次成浆的因素,探讨提高一次成浆率的方法。方法统计并分析2018年血液一次成浆率及其影响因素,在2019年对血液滤白排气、滤白不畅处理、血袋套桶杯选择、装杯方法、离心后静置时间、分离方式等影响因素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前后新鲜冰冻血浆一次成浆率,冰冻血浆一次成浆率,离心破损率的差异。结果改进后新鲜冰冻血浆一次成浆率提高到89%、冰冻血浆一次成浆率提高到80%、与改进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改进后离心破损率下降为0.01%,与改进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血液一次成浆的环节因素分析准确,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查分析本地区RhD阴性人群RHD基因的多态性,对RhD阴性个体准确鉴定,制定针对不同个体的临床输血策略。方法招募RhD阴性自愿无偿献血者及患者(以孕产妇为主),经知情同意后,征询调查输血史及女性孕产史,并采集标本进行RhD阴性血清学确认、基因测序和抗体筛选鉴定。结果 96例标本中,检出73例RHD基因全缺失型,18例RHD*01EL.01基因型,其中RHD1227A纯合型17例,RHD1227A杂合型1例,2例RHD*15基因型,1例部分
目的研究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对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本院输血科检测的56例意外抗体筛查试验阴性但与同型献血员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且有免疫球蛋白输注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ABO及RhD血型、意外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酸放散试验。结果输注免疫球蛋白后与同型献血员主侧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患者,与O型献血员主侧交叉配血均相合。其中,2例患者因输注免疫球蛋白而出现一过性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37例A型患者红细胞放散液中检测出
目的评价光激化学发光法在抗-HCV、抗-HIV、抗-TP检测中的性能。方法参照CNAS-GL038:2019《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和CNAS-GL037:2019《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对全自动光激化学发光检测系统LICA500检测抗-HCV、抗-HIV、抗-TP的符合率、检出限、精密度、临界值进行验证。结果 LICA500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抗-HCV、抗-HIV检测方面的符合率为100%。在抗-TP检测方面,与TPPA结果的符合率为95%。检出限实验显示LICA500对抗-
目的探讨并制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武汉三甲医院输血科生物安全措施的改进和标本检测的流程优化,为输血科实验室提供行之有效的安全防护。方法参考《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和《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临床输血血型血清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南(第二版)》等技术规范和专家共识,结合本科室结构设施和实验条件,制定了相关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和检测流程。结果制定了输血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分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1种获得性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治疗后的应答反应和血小板计数水平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的诊断方法和病情评估手段有限,缺乏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不断有生物分子被提出可作为ITP的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ITP相关生物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及研究进展。
近年来,人类脐带血已成为细胞疗法中干细胞、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重要来源。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源之一的脐带血干细胞已被用于治疗许多恶性疾病、血液病、免疫缺陷疾病和遗传性代谢疾病等。随着生物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脐带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单介绍了脐带血干细胞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采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实施前、实施后2019年16月、2019年712月3个时间段量表,实施前后随机向献血者发放调查问卷,每位献血者发放10张问卷,分别对这10名医护人员打分,实施前后共调查100名献血者,共计1 000张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80张。分别从倾听技巧、反思性写作、共情能力、沟通技巧、职业素养5方面进行评估,调查表以P<0.01为极其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叙事护理6个月后,倾听技巧提高到91.54%、反思性写作提高到90.00%、共情能力提高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