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析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肿块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肿瘤科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12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钼靶X线摄影术,观察组采用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观察两组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及病理特征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926,P=0.0431),经病理检查,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
【机 构】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析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肿块的效果及价值。
方法前瞻性选取肿瘤科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120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钼靶X线摄影术,观察组采用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观察两组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及病理特征检出率。
结果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926,P=0.0431),经病理检查,乳腺癌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肿块、微小钙化、异常血管或血流、腋窝淋巴结肿大,经高频超声检查在微小钙化及异常血管或血流检出率均明显低于钼靶X线(P<0.05),但肿块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钼靶X线(P<0.05)。
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诊断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一组给予PFN内固定术为PFN组,另一组给予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为DH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比较患者术后1年髋关
目的探讨采用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结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伴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保护及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妊娠高血压伴肾损伤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为观察组,另40例单用硫酸镁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压指标及对产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为(126.5±7.5)、(82.4±5.7)mmHg,低于治疗前和
目的探讨新生儿单层浆肌层肠吻合与传统双层肠吻合方法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行肠切除肠吻合术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例采用单层浆肌层肠吻合术,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肠吻合法。比较两种肠吻合方法的疗效。结果经单层浆肌层肠吻合21例,手术时间40~55 min,平均45.2 min。平均术后3 d肠功能恢复开始进食,术后观察2周,患儿均一次性吻合成功,
目的探讨血浆肌钙蛋白Ⅰ、脑钠肽和右心功能检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70例,依据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右心功能障碍组32例和未见右心功能障碍组3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临床不良事件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cTnⅠ和BNP水平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未见右心功能障碍组急性肺栓塞患者相比,右心功能障碍组患者呼吸困难表
目的观察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环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接受治疗的鞘膜积液的男性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开放性横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经脐单部位腹腔镜鞘状突环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情况,主要包括单侧和双侧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出血量;观察两组患儿对侧隐匿性开放鞘状突、无开放鞘状突、积液自行回
目的探讨影响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mPCNL)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因肾结石或/和输尿管结石住院并行mPCNL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发热分为研究组(发热组)21例和对照组(非发热组)75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mPCNL术后发热21例(21.88%)。对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组成与mPCNL术后发热无相
目的分析研究对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的效果,为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80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观察组采用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牙龈指数、软垢指数及菌斑指数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和小剂量瑞芬太尼对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拔管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3~8岁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麻醉苏醒时随机分为两组,利多卡因组(L组,n=32)及瑞芬太尼组(R组,n=28)。手术结束停止静脉注射丙泊酚,L组停止输注瑞芬太尼,给予利多卡因1.5 mg/kg;R组则维持瑞芬太尼靶浓度2.0 ng/ml直至拔除气管内导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在麻醉前(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