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美术作业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表现和传达审美感受和艺术观念的过程,它是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反思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常有人讲:作业是教与学的一面“镜子”。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背景下,尝试和探索课堂作业布置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对新课标的理解,同时在遵循美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于中学美术课堂中的学生作业设计的理解与感受。
一、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新课标说:“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需要,他们不仅用语言,也常用艺术的手段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挖掘课堂作业中蕴含着的个性化倾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精心研究和设计作业内容与形式,充分体现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创造性,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孩子培养成艺术家,而是通过美术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手段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新课标建议:在作业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如油画棒、色粉笔、碳精条、修正液、毛笔等),以绘画、雕塑甚至可以运用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各种手段进行造型活动。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新,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张扬自己的个性,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在全身人物的速写教学中,我设计了三类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A.临摹教材上的范画作品,比例动态基本准确即可;B.人物动态写生,要求动态比例准确,并作适当深入;C.写生完成一幅比较深入、比较完整的动态人物,要求构图完整,比例准确,动态自然,能够准确地捕捉人物特征,并且对五官及手作深入地刻画,适当添加场景,力争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通过分层的作业形式,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所获,并且在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式”美术作业模式的构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以此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层次选择和良好的空间。
二、作业设计要符合课标的综合实践性
综合化已是当代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学科的课程内容已不再是单纯的美术创作或技法训练,而是整体文化氛围下综合性较强的美术课程。
譬如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结合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进行一些综合探究,并且采用图片记录、采风写生、综合评述等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在校园风景写生中,我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度表现美丽的校园一角,最后请同学们在画作的空白处写上一段话,或者配上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校园的赞美。“从校园南门走进来,你会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一条宽大的水泥路把东、西两花园隔开。西园疏而不散,东园密而不紧,两园互相呼应,确实美哉!”“池塘前,垂杨拂柳,翠竹摇曳,浅草茸茸。”“右边综合楼旁也有一个大花坛,花坛由白色瓷砖围成两圈。内圈有一棵铁树,铁树的枝叶如孔雀的尾巴向四面展开,茎像一个大菠萝,看了真想上前咬一口。”运用美术与文学的巧妙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更加深了他们对校园的深深爱恋。
三、作业设计要利于学生的生活感悟性
传统的美术作业设计,常常是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作业千篇一律,内容单调,形式也很单一,毫无生气。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美术课堂作业应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并且让自己的真实感受流露到美术作业中。
号称“江阴鸟巢”的江阴体育中心,荣获第五届“中国色彩环境奖·建筑色彩设计年度奖”,受到了全球时尚色彩圈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近50家新闻媒体的一致好评。新体育中心膜结构顶棚好似巨大的花瓣,内部彩色渐变的座椅幻化成了五彩的花蕊,恰似一朵美轮美奂的出水芙蓉,以色彩语言诠释了“芙蓉花开”的内涵理念,处处显示出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在《丰富的色彩世界》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请同学们尝试着运用这堂课所学习到的色彩知识,对大家都很熟悉的体育馆的色彩设计进行评述。新课标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样巧妙地把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触碰学生的兴趣点,改变了以往那种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同时巩固了对比色、同类色、色彩渐变、色彩的情感等知识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标志设计》一课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运用学习到的标志设计知识,分析评价你周围社会公共场所、机关、厂矿、公司、团体的标志和你所熟悉的社会活动标志,如果有不适当的地方可以提出修改建议;也可以为没有标志的单位、场所和社会活动模拟设计标志,同时也可以将自己设计的标志输入电脑发布到标志设计论坛,听取更多人的评价建议。
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事物、废旧的材料,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废弃无用,可是只要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当孩子们把一个个废旧物品变成一件件有趣的工艺品,或成为互相赠送的礼品,或摆在屋子里点缀生活时,他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从而激发起更加强烈的探究兴趣。
总之,教学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只有多种多样、切合实际、精心设计的灵活多变的作业,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生活和学习的体验。新课程下的美术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精彩的延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相毅敏.美术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谭有进)
根据对新课标的理解,同时在遵循美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及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于中学美术课堂中的学生作业设计的理解与感受。
一、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新课标说:“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需要,他们不仅用语言,也常用艺术的手段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挖掘课堂作业中蕴含着的个性化倾向,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精心研究和设计作业内容与形式,充分体现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创造性,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孩子培养成艺术家,而是通过美术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手段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新课标建议:在作业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如油画棒、色粉笔、碳精条、修正液、毛笔等),以绘画、雕塑甚至可以运用计算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各种手段进行造型活动。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新,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张扬自己的个性,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在全身人物的速写教学中,我设计了三类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A.临摹教材上的范画作品,比例动态基本准确即可;B.人物动态写生,要求动态比例准确,并作适当深入;C.写生完成一幅比较深入、比较完整的动态人物,要求构图完整,比例准确,动态自然,能够准确地捕捉人物特征,并且对五官及手作深入地刻画,适当添加场景,力争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通过分层的作业形式,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所获,并且在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式”美术作业模式的构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以此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层次选择和良好的空间。
二、作业设计要符合课标的综合实践性
综合化已是当代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学科的课程内容已不再是单纯的美术创作或技法训练,而是整体文化氛围下综合性较强的美术课程。
譬如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结合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进行一些综合探究,并且采用图片记录、采风写生、综合评述等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在校园风景写生中,我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度表现美丽的校园一角,最后请同学们在画作的空白处写上一段话,或者配上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校园的赞美。“从校园南门走进来,你会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一条宽大的水泥路把东、西两花园隔开。西园疏而不散,东园密而不紧,两园互相呼应,确实美哉!”“池塘前,垂杨拂柳,翠竹摇曳,浅草茸茸。”“右边综合楼旁也有一个大花坛,花坛由白色瓷砖围成两圈。内圈有一棵铁树,铁树的枝叶如孔雀的尾巴向四面展开,茎像一个大菠萝,看了真想上前咬一口。”运用美术与文学的巧妙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更加深了他们对校园的深深爱恋。
三、作业设计要利于学生的生活感悟性
传统的美术作业设计,常常是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作业千篇一律,内容单调,形式也很单一,毫无生气。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美术课堂作业应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接轨”,题材要广泛,思路要开阔。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和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并且让自己的真实感受流露到美术作业中。
号称“江阴鸟巢”的江阴体育中心,荣获第五届“中国色彩环境奖·建筑色彩设计年度奖”,受到了全球时尚色彩圈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近50家新闻媒体的一致好评。新体育中心膜结构顶棚好似巨大的花瓣,内部彩色渐变的座椅幻化成了五彩的花蕊,恰似一朵美轮美奂的出水芙蓉,以色彩语言诠释了“芙蓉花开”的内涵理念,处处显示出色彩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在《丰富的色彩世界》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请同学们尝试着运用这堂课所学习到的色彩知识,对大家都很熟悉的体育馆的色彩设计进行评述。新课标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这样巧妙地把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触碰学生的兴趣点,改变了以往那种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同时巩固了对比色、同类色、色彩渐变、色彩的情感等知识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标志设计》一课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运用学习到的标志设计知识,分析评价你周围社会公共场所、机关、厂矿、公司、团体的标志和你所熟悉的社会活动标志,如果有不适当的地方可以提出修改建议;也可以为没有标志的单位、场所和社会活动模拟设计标志,同时也可以将自己设计的标志输入电脑发布到标志设计论坛,听取更多人的评价建议。
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事物、废旧的材料,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废弃无用,可是只要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当孩子们把一个个废旧物品变成一件件有趣的工艺品,或成为互相赠送的礼品,或摆在屋子里点缀生活时,他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从而激发起更加强烈的探究兴趣。
总之,教学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只有多种多样、切合实际、精心设计的灵活多变的作业,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之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生活和学习的体验。新课程下的美术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精彩的延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相毅敏.美术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