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李白诗歌中的仙道思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sa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1
  前言:
  李白的诗歌是唐朝文学艺术中的巅峰之作,作为读者,要读懂李白的诗歌,就一定要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唐朝的时代背景。李白的诗歌蕴含着仙道思想,如果不参透诗人骨子里的艺术倾向,就做不到真正的赏心悦目,不能与李白情感交融,欣赏不到李白的逍遥真意。在这方面,宗教文化在历史的潮流中逐渐没落,而文学作品中的仙道思想一直处于一种束缚、误解、抛弃的状态,导致了读者对于李白诗歌中的仙道思想了解不够透彻。
  一、李白思想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百姓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寄山水于诗歌之中,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狂傲不羁,想象丰富,语言驾驭能力极强,音律和谐多变,修辞手法新奇,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唐朝诗歌艺术的巅峰。李白出生在巴蜀道教起源地区,深受宗教文化的熏陶,追求道教逍遥、顺其自然的心态。李白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追求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儒家思想的同时,又对道教的文化极为推崇,一心求仙寻道。李白之所以为称为“诗仙”与其仙道思想是密不可分的,李白诗歌作品中,例如《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大鹏赋》、《月下独酌》等很多作品中蕴含着仙道思想,李白的仙道思想和唐朝时期宗教文化的昌盛是紧密相连的。
  二、唐朝宗教的社会环境
  唐朝具有尊儒重道的社会环境,唐朝以儒家的思想治国,以道家的顺其自然修身。唐朝伊始,以儒家典籍开创科举考试,官员以儒家的思想进取,以道义养身;以儒家的思想治国,以道家思想修世,达到双教思想交融的境界。唐朝为了神化统治地位,以皇室姓李的身份,尊道家老子为始祖,自称为仙人后裔。这种做法不仅仅可以提高皇位的统治力,又可以宣称李氏为“奉天承运”取代隋朝。极力推崇道家的思想与术法,形成了唐朝道教的鼎盛时期,唐朝的上流社会强烈向往长生不老,炼丹修法蔚然成风。李白深受其影响,其诗歌中以渴望飞升入仙为内容的作品极多。
  三、李白诗歌中的仙道思想
  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赏析李白诗歌中的飘逸浪漫。《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于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后,由鲁地南下吴越,与友人告别时而作。李白一生游遍千山万水,而所游之地皆是道教圣地,如“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又有“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待御虚舟》)。“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从开始先交代海外仙境的瀛洲,虚无缥缈,无法到达;而李白梦中的天姥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好似人间仙境。虚实结合,突出了天姥山的美景,表达李白对天姥山的向往,诗歌富有神奇色彩,引人深思。
  这座梦中的天姥山,是李白一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这首诗写梦游仙境,与一般游仙诗不同,李白在这首诗歌中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不只是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在仙境中虚无飘渺,依然根据现实,抒发心中的苦闷;借由梦游仙境,来抒发世间的行乐也不过如此。仙境驟然消失,梦境随即破灭,诗人终于在失望中返回现实。
  梦境破灭后,李白意识到自己不是随心所欲地在梦中仙境自由翱翔了,而是静悄悄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包含着李白对人生的起起伏伏深沉的感慨。然而此时李白感到最能放松心情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寄乐趣于山水之间,才是最快乐的,正如《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诗意基于此似乎已经到达尽处,但是李白最后却忿忿然挥笔疾书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语道尽长安三年的不平之气。点睛之笔,直接衬托出全诗的主题:对于自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蔑视,道出古往今来多少怀才不遇学子的情怀。
  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森严,多少人才默默无闻,随着历史的洪流销声匿迹。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学子在当时依旧挣脱不了“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的下等地位。“折腰”一词取用于东晋的陶渊明,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兮辞》。李白虽然受到皇帝的推崇,但也仅仅是重视李白的诗歌,从最后两句诗中,可以看出李白在宫廷内必然受到了轻视和侮辱。封建君主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处世态度,必将忽视别人的尊严。李白用这两句诗词从正面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高高在上”。这首诗将历史、神话传说、梦境、仙境、实境巧妙地融为一体,相互衬托,以梦中仙境的美景,让人不能自拔,体现浓厚的仙道思想。“忽魂悸以魄动”为结尾,阐述了李白由梦境跌入现实的低谷。李白的诗歌中仙道思想与现实场景紧密结合,象征着李白不懈的追求精神和自由、高贵和傲岸的人格。
  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讨,从李白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仙道思想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仙道思想,事实上李白的仙道思想是顺其自然。李白自身的经历与感悟,使仙道思想不断变化。因此,李白诗歌中的仙道思想是对自由自在仙境的追求,以夸张修辞的手法蔑视权贵,对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隐喻,诗歌中飘逸的词藻富有现实主义色彩。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文学艺术研究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现今,积极发掘与现代文学艺术相对的古典文学艺术中体现出的价值追问与艺术讲求,对于促进当代的文化与艺术研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进行相关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反映人文研究主体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本文将分别从文化诗学和艺术诗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古典文学艺术;价值追问;艺术讲求  作者简介:潘焱(1983.8-),男,北京市人,汉,初级职称,文学学士,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酪氦酸激酶受体A(Trl(A)在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痛经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的
摘 要:《坡仙集》由李贽批选圈定而出,出则被时人争相竞得,朝廷屡禁不绝,民间传刻亦多。是集今存最早版本为明万历二十八年刻本,历代版本归类不下五种。因古本真面目难见,今人研究多引用前人著录,此中又有存疑,故以手中三种版本与李贽年谱书信等材料入手,推测考证《坡仙集》版本源流,以供参考。  关键词:《坡仙集》;版本;李贽;刻本  作者简介:张晨坤(1992-),女,汉族,四川遂宁人,四川大学研究生,研究
本文对1994、1995、1996、1997四个年份收获的18个大麦品种的72个样品的种子粒形的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种子粒形既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对大麦籽粒选种时,应选
摘 要:明末清初,《平山冷艳》作为才子佳人小说的开山之作,讲述了山黛、冷绛雪、平如衡、燕白颔,四位才子佳人,“以诗为媒”最终喜结良缘的故事,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女性形象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她们不仅有着天赋异禀的才略,但同时又具有深刻的封建烙印。  关键词:《平山冷燕》;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杨月容,女,汉,陕西省延安市人,延安大学古代文学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方向。  [中图分类号]:
摘 要:王昌龄的宫怨诗是唐代宫怨诗的杰出代表。其宫怨诗中的“怨情”主要有两种:宫女之怨和仕人之怨。诗人通过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表现了宫女失宠的哀怨,隐喻了仕人抑郁不得志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王昌龄;宫怨诗;怨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01  王昌龄被誉为“诗家夫子”,尤其是他的七言绝句,写法精
摘 要: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社会活动的反映,是从上层建筑的反映。从元朝的彪悍凶猛的蒙古族占领了中原,大肆破坏农业开发牧业,到明朝手工业商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城市的集聚,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市民阶层逐渐走上历史舞台。与之相应的文学,不管是题材内容还是体裁形式都发生了变化,文学的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都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符合城市市民喜好的话本和拟话本应运而生,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
秦穆公,秦成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一,出现在中学课本里的人物,在位39年而逝.rn像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活着的时候,便搅的世界不安生,又是东进,又是西扩.临死了,也要搞一个大新
期刊
乡射礼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礼仪与文化,它在我国古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诗经》中许多诗句都与射礼活动相关,透过这些诗句可以了解到周代儒家思想的推行与传承.乡射礼经过漫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人文社科项目“《文心雕龙》应用文体理论价值及现代意义”(项目编号:17SB0435)研究成果。  摘 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关于古代文体论的集大成著作,不论是对文学创作还是应用文体写作都有独特的见解。刘勰认为,应用文体既要考虑整体结构,又要注重语言的正确运用,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应在写作中达到协调统一,在体现应用文体实用价值的同时,形成独特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