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工科院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对策,主要侧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意在建设一支满足创新创业要求的师资队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1高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大学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摇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工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应满足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国高等校院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密不可分的[1]。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为学院、系、教研室,常把课程当成是理论讲授和考试成绩评价,缺乏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基本上是课堂上老师单向讲授,学生获得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向单元化。久而久之就让学生认为老师讲的、教材写的就是对的。缺少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很难有创新[2]。然而,西方的教育会投入较多精力在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较国内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即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实践和探索。
2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推进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内在需求[1]。
首先在交通工程专业研究并制定大学生实验能力标准体系。构建了基于能力标准的实验综合体系,该体系包括五个基本技能和七个拓展技能两部分,基本技能能力包括: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与记录能力、安全环保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撰写总结报告能力;拓展技能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图谱分析能力、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科技论文撰写能力、社会能力[3]。
其次,依据大学生实验能力标准体系重新构建了以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研究性实验三位一体实验能力培养方案。制定了基于能力标准的、与三层次实验对应的实验能力评价表,用于学生的实验考核。基础技能实验、综合实验、设计与创新实验统筹规划,强化实验仪器的开放式、立体化教学,将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教学由面向班级开放到面向研究设计性实验或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组开放。不同层次的实验体系采用不同的能力标准进行评价,培養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4]。
然后,开展各类实习教学(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双师制”的有机建立与运转。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向指导大学生的实习环节,建立专业特色多样化的中小企业实习基地,学生有机会完全进入企业生产环节,使学生实习期间有机会参与实际生产,提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5]。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深度融合
3.1 构建多平台分模块多向选择的课程体系
按照交通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原有的分段式教学模式,实现课程计划内在的融通,增加交叉融合课程学时比例,构建多平台、分模块、多向选择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的整合.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分设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及集中性实验平台、专业必修实验平台、专业选修实验平台及毕业实习,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3.2 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群
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开设道路桥梁操作的专业必修课程:以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开设道路工程BIM建模基础和实训、桥梁工程BIM建模基础和实训;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如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运筹学、建设工程法规等选修课程;围绕专业方向,开设交通土建方向课程体系:如纬地软件实训、桥梁博士软件实训等;围绕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类等课程,引导学生在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创新创业必备的交叉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课程體系不健全、教育方式较单一、高师资力量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充分等。因此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效果评估机制,建设一支满足创新创业要求的师资队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学锋.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高分子通报,2015,86-87
[2].孙晓梅.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9(1)120-122.
[3].梁丽萍.融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赤峰学院学报,2015,223-224
[4].徐勋倩.“卓越计划”模式下的交通工程专业教育培养体系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17,45-46
[5].孙翠香.“双师型”教师政策变迁:过程,特点及未来态势,职业技术教育,2013,48-54
【关键词】: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
1高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大学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摇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工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应满足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我国高等校院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密不可分的[1]。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为学院、系、教研室,常把课程当成是理论讲授和考试成绩评价,缺乏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基本上是课堂上老师单向讲授,学生获得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向单元化。久而久之就让学生认为老师讲的、教材写的就是对的。缺少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很难有创新[2]。然而,西方的教育会投入较多精力在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较国内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由此可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即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实践和探索。
2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推进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内在需求[1]。
首先在交通工程专业研究并制定大学生实验能力标准体系。构建了基于能力标准的实验综合体系,该体系包括五个基本技能和七个拓展技能两部分,基本技能能力包括: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与记录能力、安全环保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撰写总结报告能力;拓展技能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图谱分析能力、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科技论文撰写能力、社会能力[3]。
其次,依据大学生实验能力标准体系重新构建了以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研究性实验三位一体实验能力培养方案。制定了基于能力标准的、与三层次实验对应的实验能力评价表,用于学生的实验考核。基础技能实验、综合实验、设计与创新实验统筹规划,强化实验仪器的开放式、立体化教学,将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教学由面向班级开放到面向研究设计性实验或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组开放。不同层次的实验体系采用不同的能力标准进行评价,培養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4]。
然后,开展各类实习教学(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双师制”的有机建立与运转。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向指导大学生的实习环节,建立专业特色多样化的中小企业实习基地,学生有机会完全进入企业生产环节,使学生实习期间有机会参与实际生产,提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能力[5]。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深度融合
3.1 构建多平台分模块多向选择的课程体系
按照交通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原有的分段式教学模式,实现课程计划内在的融通,增加交叉融合课程学时比例,构建多平台、分模块、多向选择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的整合.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分设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及集中性实验平台、专业必修实验平台、专业选修实验平台及毕业实习,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
3.2 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课程群
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开设道路桥梁操作的专业必修课程:以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开设道路工程BIM建模基础和实训、桥梁工程BIM建模基础和实训;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开设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如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运筹学、建设工程法规等选修课程;围绕专业方向,开设交通土建方向课程体系:如纬地软件实训、桥梁博士软件实训等;围绕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类等课程,引导学生在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创新创业必备的交叉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课程體系不健全、教育方式较单一、高师资力量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充分等。因此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构建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效果评估机制,建设一支满足创新创业要求的师资队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学锋.工程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高分子通报,2015,86-87
[2].孙晓梅.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9(1)120-122.
[3].梁丽萍.融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赤峰学院学报,2015,223-224
[4].徐勋倩.“卓越计划”模式下的交通工程专业教育培养体系研究,高等建筑教育,2017,45-46
[5].孙翠香.“双师型”教师政策变迁:过程,特点及未来态势,职业技术教育,2013,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