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01230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卓越医学人才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终身学习核心能力,建构评价终身学习能力的指标体系。

方法

使用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法,初步拟定核心指标,对32名医学领域专家进行了2轮问卷咨询,再采用描述性分析、层次分析、非参数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均高于90%,专家积极性较高;专家权威系数为0.9,可靠性较好;变异系数小于0.25,专家意见集中程度提高;肯德尔和谐系数W为0.2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良好。构建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共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

结论

本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态度意识、自我管理、思维品质、适变能力、信息素养、沟通能力6个维度,评价体系较为科学合理,能够为临床医学人才的终身发展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动过速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室心动过速患者40例,按照院前使用药物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联合镇静催眠药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双盲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参照组(n=30)。参照组患者仅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不同组别下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治疗1、6、18、24周观察组患者睡眠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通过康复训练联合镇静催眠药物可有效改善其睡眠障碍,效果显著,
现阶段临床以同期放化疗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的一线方案,虽然该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总生存率,但患者所面临的远处转移风险、局部复发风险仍较高,也因此导致很多患者治疗最终失败。诱导化疗是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倡的一种鼻咽癌综合治疗方案,因此本次在结合既往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诱导化疗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旨在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药物在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长期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76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术后应用药物为孕三烯酮,观察组则改为术后应用诺雷德,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随访结果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E2、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目的:分析生发中心与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5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ans分型将其分为生发中心型(GCB)43例与非生发中心型(non-GCB)115例,观察其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水平与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结果:GCB肿瘤原发部位包含淋巴结内18例和淋巴结外25例,淋巴结外包含胃肠道13例,鼻咽部3例及其他9例。Non-GCB肿瘤原发部位包含淋巴结内52例及淋巴结外63例,淋巴结外包含胃肠道21
目的:分析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 B)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我院CB急性发作患者153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77)、对照组(n=76)。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0%(74/77),高于对照组的81.58%(62/76),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
目的:分析使用多排螺旋CT对肝血管瘤和肝脏肿瘤患者进行诊断的方式和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13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三组,1组为肝血管瘤(58例)、2组为肝脏转移瘤(40例)、3组为原发性肝癌(33例)。所有患者均需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检查,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三组的相关灌注参数。结果:三组患者多排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为96.55%、97.50%、96.97%,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三组占位病灶强化组织的灌注参数,三组
目的:观察肠内排列术在广泛粘连性肠梗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均选自2014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普外科,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肠梗阻手术及小肠内排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
目的探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简称全国总决赛)的不同竞赛形式,即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和赛道式对竞赛结果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全国总决赛的竞赛形式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资料分析方法,对第七届全国总决赛的具体赛制和42所院校代表队168名参赛选手的初赛与复赛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总决赛的初赛采用
目的:探讨对急诊气管插管患者进行首次口腔护理的适宜时间。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治疗的60例急诊气管插管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分别为气管插管时间内的6 h或8 h进行首次口腔护理,其中6 h内为对照组,8 h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牙菌斑评分、细菌生长评分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牙菌斑评分(1.12±0.83)分,低于对照组的(2.45±1.23)分,细菌生长评分(1.32±1.01)分,低于对照组的(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