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大事记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j9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1年,出生


  当年八月初三(以下时间在1911年之前均为阴历),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

1886年,6岁


  入私塾读书,师从玉田先生,开始诵读《鉴略》。此后于12岁正月,入私塾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先生。

1898年,18岁


  三月,前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下属的矿路学堂,直至1901年十二月毕业。

1902年,剪辫学医


  22岁的鲁迅去到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刚到弘文学院时,鲁迅成为江南班上第一个“剪辫子”的学生。剪完辫子后见到好友许寿裳,鲁迅用手摸了一下头顶,二人相视一笑。此后的两年时间,鲁迅一直在此学日语。

1906年,26岁

朱安

  当年六月回家,与朱安结婚。他曾对此评价:“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同月,再赴日本,在东京学习研究文艺。

1908年,28岁

章太炎

  师从章太炎先生,加入“光复会”,并与二弟周作人译国外小说。

1904年,弃医从文


  24歲时,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从事文学活动,希望用文学改变国民精神。在仙台学医时,“中国国民性最缺乏什么”与“中国国民性的病根何在”这两个问题开始困扰着鲁迅,他开始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人生目标。这也是为何从那时起,鲁迅毅然决然放弃学医而从事文艺活动。“中国的呆子,坏呆子,岂是医学所能治疗的么?”

1909 年,回国任教

1909年摄于杭州。

  这年六月,29岁的鲁迅受时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许寿裳邀请,回国到该校任生理化学教师。许寿裳回忆当时作为老师的鲁迅,讲课“循循善诱”,讲义“简明扼要”。对于教学认真投入,但鲁迅对于杭州西湖美景却兴致一般,“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在他眼中“平平而已”。

1910年,30岁


  八月,在绍兴中学担任教务长。1911年,31岁:九月,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冬天,写成第一篇试作小说《怀旧》,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

1912年,32岁


  民国政府成立后,应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部员。5月,到达北京,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此后几年间,除常规工作,鲁迅常“伏案校书”,尤其对汉魏文章感兴趣。他对《嵇康集》,参照诸本,不厌其详。

1917年,37岁


  7月初,因张勋复辟,鲁迅从民国政府愤而离职。

1918年,笔名鲁迅

《狂人日记》

  这一年,38岁的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许寿裳认为,这是鲁迅生活上的一个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

1919年,39岁

宋秉恒绘制《孔乙己》

  4月15日,发表小说《孔乙己》,塑造了一个科举制度毒害下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收入《呐喊》。发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批判封建的“父权”思想,号召觉醒的父辈解放自己的孩子,收入《坟》。

1920年,40岁


  10月,译俄国阿尔志跋绥夫的小说《工人绥惠略夫》。秋季,北大中国文学系聘鲁迅任兼课讲师。

1922年,42岁


  时年5月,译成俄国爱罗先珂的童话剧《桃色的云》。这一时期鲁迅多翻译东欧和北欧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弱小民族,认为其富有挣扎和反抗精神,相信这也能转移性情,改造社会。同年鲁迅还发表小说《白光》,描写因追求功名而发疯致死的塾师陈士成,再次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收入《呐喊》。

1923年,43岁


  9月,小说第一集《呐喊》印成。同月,《中国小说史略》上卷印成。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1924年,44岁


  6月,《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印成。同月又校《嵇康集》,并编撰校正《嵇康集》序。10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所著的论文《苦闷的象征》,认为其“是一部有独创力的文学论,既异于科学家似的玄虚,也并无一股文学论者的繁碎。”同一年,鲁迅因为与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的矛盾,搬出原居所,搬到北京西三条胡同,在此完成了《彷徨》全部内容。另外,《秋夜》中“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也出自于此地。

1925年,45岁


  2月10日,作《青年必读书》,抨击当时的尊孔复古思潮。收入《华盖集》。11月,杂感第一集《热风》印成。12月译成厨川白村所著的《出了象牙之塔》,并编辑《国民新报》副刊及《莽原》杂志。

1926年,“记念刘和珍君”


  这一年鲁迅46岁。在3月18日当天,段祺瑞政府卫兵在当时国务院门外包围虐杀了徒手情愿、意在援助外交的市民和学生,死伤300多人,其中包括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与杨德群。之后,鲁迅写出情文并茂的《记念刘和珍君》。7月起,与齐宗颐同译《小约翰》,翻译这本书的愿望早在鲁迅留学时业已形成。8月底,被当时政府通缉,鲁迅离开北京,前往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9月《彷徨》印成。

1927年,搬往上海


  整个上半年,47岁的鲁迅一直为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在广州和香港的高校进行演讲。直到10月3日,鲁迅搬往上海,5天后与许广平女士在景云里同居。当时他们在此的邻居有茅盾和叶圣陶。同月《野草》印成。12月,应时任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聘,任特约著作员。

1928年,48岁


  2月《小约翰》印成。同月为《北新》半月刊译《近代美术史潮论》,同时《唐宋传奇集》下册印成。5月前往上海江湾实验中学讲演,题曰:《老而不死论》。6月《思想·山水·人物》译作完成、《奔流》创刊出版。11月短评《而已集》印刷出版。

1929年,49岁


  1月与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资创办印刷文艺书籍及木刻《艺苑朝花》,簡称朝花社。5月《壁下译丛》印刷出版。6月《艺术论》译成出版。

1930年,左联

1930年9月,鲁迅五十寿辰时,在西餐馆草坪的藤椅上留影。

  是年1月,50岁的鲁迅与友人合编《萌芽》月刊,并开始翻译《毁灭》。2月“自由大同盟”会成立。3月2日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文学组织,并在会上作《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发言。5月,鲁迅租下当时上海多伦路旁的拉摩斯公寓(北川公寓)并和许广平迁入。9月校订《静静的顿河》完毕后,鲁迅感到过度劳累,身体不适。

1931年,51岁


  3月,鲁迅主持“左联”机关杂志《前哨》出版。4月前往文书院讲演,题为:《流氓与文学》。11月《毁灭》翻译完成。

1932年,52岁


  4月,整理出版1928至1929年短评,名曰《三闲集》。整理出版1930年至1931年杂文,名曰《二心集》。这一年夏天,鲁迅在拉摩斯公寓与当时在上海治病的红军将领陈庚相会。

1933年,53岁


  “民权保障同盟会”成立,鲁迅与林语堂等人一同被选为执行委员。这一年4月,鲁迅出于安全考虑,搬往当时上海的北四川路大陆新村9号。此后鲁迅一直生活于此,直至去世。

1934年,54岁


  3月校对杂文《南腔北调集》,同月印成。12月短评集《准风月谈》出版。

1935年,55岁


  2月开始译果戈里小说《死魂灵》。4月《十竹斋笺谱》第一册印成。10月编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上卷。11月续写《故事新编》。12月整理《死魂灵百图》木刻本,并作序。

1936年,病逝


  1月20日,鲁迅与朋友合办半月刊《海燕》。《故事新编》同月出版。2月开始译《死魂灵》第二部。等到4月,鲁迅已经“气喘几不能支”。6月,《花边文学》印成。7月,鲁迅经过注射治疗,身体曾有所好转,但不料8月又“痰中见血”。10月19日清晨,鲁迅因肺结核逝世,享年55岁。对于鲁迅的晚年,许寿裳评价:“鲁迅一生做事最大目标是为大众,为将来。故于大众艺术与大众语文,晚年最所致力。”

  参考资料:许寿裳.《鲁迅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03
  文汇报.《鲁迅生命中的最后十年在上海虹口度过,这里有一条鲁迅小道,你可曾走过》.20181127
其他文献
G60沪昆高速枫泾检查站。  各单位的外地工作人员陆续返沪复工,抗击疫情的交通第一道关口,上海守得怎么样?正常复工的人员能否顺畅回到上海?《新民周刊》记者做了现场观察。高速关口叠加巡查  离检查卡口还有几百米的地方,工作人员开始对车辆进行分流引导:客货分开、沪牌和非沪牌车辆分开,并提醒他们打开车窗、关闭空调,以免影响之后的测温准确性——《新民周刊》记者在G60沪昆高速枫泾公安检查站看到,由上海市公
3月21日,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医生在进行手术。  整个春节,毕淑敏都是在北京南城的家里度过的。  其间她一直在写长篇小说,所以连央视春晚都没看完,就早早睡了。一是保持好的身体状态,好积攒精力用在创作上;二是让自己有好的睡眠,保持对病毒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我在采访毕淑敏的几个小时里,她家里的门铃不断响起,不同的快递员送来了蔬菜瓜果,和她在网上购买的各种日用生活品。平时的日常生活外出,都尽量减免,以
一场以“兴趣创业”为鲜明特色的论坛活动,8月21日激起的共情犹如海浪一波又一波。活动举办后至今,在诸多网络终端的社交媒体上仍在持续地发酵和议论。  这次题为“2020经济复苏与大众创业论坛”,是由人民网消费频道和人民健康主办,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支持的头脑风暴会。参与头脑风暴的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边振甲、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人民网副总编辑孙
《丝绸之路与唐帝国》(日)森安孝夫著 译者:石晓军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年1月  《丝绸之路与唐帝国》这本书有一大主角:粟特人。  在《丝绸之路与唐帝国》一书的序言中,长期致力于中央欧亚史研究的日本历史学家、大阪大学名誉教授森安孝夫批驳了日本在内东亚国家历史学界一些人的所谓“自虐史观”。日本保守右翼人士将反省日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对外扩张、侵略的历史学研究,贬低为“自虐史观”;
程十發《墨竹成扇》。  2019年底,万众瞩目的程十发美术馆终于开馆了。望着展厅内数百件艺术精品,让人深深感到,发老所创造的“程家样”绘画艺术,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更迭而湮没、黯淡,相反光彩依旧,影响深远。  就中国画而言,程十发最早是位山水画家,之后相继以人物、花鸟名世。他的人物画,最初多描绘少数民族欢乐、祥和的情景,后以借历史人物抒怀见长。又以古代石刻造像般的大轮廓线和提按折转多变的笔法塑形,在那
口述实录  李甜,武汉市民,患者家属。母亲受感染去世,父亲、自己、儿子也都确诊。图中的小朋友就是李甜15岁的儿子,身旁戴蓝色帽子的老人是她71岁的父亲。图片提供/ 新华社  我今年43歲,在武汉硚口区税务局工作。我原本是一个很阳光的单亲妈妈,准备今年2月2日结婚的。但因为这场无声的战斗,一下子变得一无所有。  李甜说自己在疫情来之前一直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单亲母亲。  家里最早是我妈妈在1月24日晚上
这是一份寂寞的职业,却对中国广大农村的卫生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赤脚医生”,一个带着时代烙印的特殊名词,曾经在中国基层卫生事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后,“赤脚医生”体系基本瓦解,乡村医生、基层医生一度不再受到太多关注,优秀的人才和优质的资源,都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城市和城市的大型医疗机构。  但很快,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患者都感受到,小病大病往大医院跑,既给患者带来了经济、精力上的负担
:王局长,您好。据悉,武昌区近年来在绿色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坚持实施生本德育。生本德育的概念大家并不陌生,全国各地有些区域也在做。那么,请您谈谈武昌区绿色教育理念下生本德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王兴文:绿色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以生命为载体、以生命为发展对象的教育。绿色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成长、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协调推进;强调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底线意识。近年来,我们牢固
这是我们学到的一篇课文——《藏羚羊跪拜》,它讲述了一位老猎人要猎杀藏羚羊去做慈善的故事,可谁也没想到藏羚羊流着泪跪了下来,但老猎人最终还是杀了它,直到开膛破肚时才发现它怀了孩子。  故事歌颂母爱伟大的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与忏悔。藏羚羊深深一跪的瞬间,它抛弃了尊严、抛弃了自由、更抛弃了生命,却唯独留住了孩子,留在了腹中,留在心里。人们说动物通晓人性,人性却不能知晓动物,动物的母爱伟大、崇高、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