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既合乎新课标要求又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导地位 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经提了好多年,但时至今日,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势在必行,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处于主体地位也是衡量我们的教学改革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尺。但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却是一个让许多老师不能放心的一个问题。学生成了主体,那老师干什么?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成绩上不去怎么办?学生、家长、社会不满意怎么办?不少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成绩是相反向背的,认为素质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耽误孩子的前途。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对于素质教育的误解。就素质教育的目标而言,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成绩好是学生综合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深的其实是对于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误解,每一个有心的老师都不会不清楚,那些能在大型考试中取得佳绩的学生,几乎无一不是综合发展,自主能力强的学生,而那些平时很优秀的好学生反而屡屡让老师失望。素质教育失败不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败,而是老师主导角色的缺失和学生主体地位丧失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以语文教学为例提出几点以就教于同仁。
一、让书声朗起来
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尤其是汉语言文学,非读不足以知其趣,非读不足以察其情,非读不足以品其味,非读不足以悟其境。白乐天之所以读到口舌生疮,绝不单单是为了要把文章口熟能诵,更重要的怕是为了知趣、察情、品味、悟境。韩昌黎更是把读提高到“文若己出”的高度,苏子美的“好书不厌百回读,常读常新己自知”也许是最让人信服的深刻体会。读既是一种动态的审美体验,又是一种静态的理性熏染,既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正是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不仅语文,其他学科也同样离不开对章节课文的阅读,正是反复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了自己感到模糊甚至乍看起来不知所云
的问题。当然,不能把读书变成“放羊”活动,老师的主导地位必须在这时发挥作用。
二、让思维活起来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学习的利剑,有了它你就可在科学的大道上披荆斩棘。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诱引学生思考的巧妙方法。他其实正是暗用了心理学上的动机和兴趣理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思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积极的思考源于良好的动因,而良好的动因又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又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爱因斯坦“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的论断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是极具启发性的,如果说知识是一粒种子的话,想象则是这种子生根发芽的土壤,有了想象的力量,知识的种子才能成长为智慧的参天大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思多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理解所学内容,还有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三、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也许太习惯于老师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或是太爱自己的学生,总怕他们自己走不好,老想扶着甚至抱着他们走,以为只有这样才算做到了问心无愧。新课程理论认为,衡量教师一节课成败的标准不是看老师讲得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动得怎么样,看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课堂教学,有多少学生参与了教学活动。由此,我认为,老师真的应该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导师、朋友、知己。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更高要求,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非但不能削弱,反而必须得到加强。学生多活动不等于老师不活动,恰恰相反,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真理”的代言人,而同学生一样是“真理”的探索者、发现者、验证者。学生不再仅仅是一个听众,也是活动的参与者、研究者。从语文教学来看,小到一音一词的使用,大到一文一书的解读,从整体把握到细节品味,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演、去评、去议。
凡是教过《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老师都应该对孔子的教学法记忆犹新。孔子的几个得意门生在老师的诱导下,先后谈了自己的理想,孔子并没有大谈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没有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道德教育,而是含蓄地“哂之”“喟然叹”来传达自己的主张,引领学生朝着教育者理想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要充分发挥老师的组织作用与引导作用,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创造中改造自我,发展自己。
四、让学生争起来
课堂教学的活力源于学生的问难质疑,源于学生在疑难面前表现出的辩驳精神。在争辩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思辩能力,展示自己的风度才华,也有利于学生宽容、尊重别人的学养品质的生成,更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研究风气,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真理的探究与尊重远比知识的传承更重要。正因为如此,每一个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放下过去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允许学生对所有问题进行必要的争论,并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有益的引导,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下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意义比任何一环节都显得重要,要想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教师必须完成至少两个任务:一是争辩的生成。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争论的问题很多,哪一个问题最具纲领意义往往需要老师点拨,老师就是要以一石而激起千层浪。二是争辩的引领。学生的自由争辩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往往会变成一个没有主题、没有目标的散谈会,浪费时间精力而没有意义。老师的巧引妙导,既可让学生体会争论的“山重水复”之痛,又可让学生有胜利的“柳暗花明”之快。争辩不以一方的胜利而告终,所有争辩的参与者都是胜利者,最终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敢于争辩,善于争辩,乐于争辩。如此,我们何愁课堂不活,何愁效果不好,何愁社会不满意呢?
学生是一粒种子,只要你把它种下去,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但我们仍需给它必要的阳光、空气、水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展自己,改造自己,成长自己是我们教师的权利,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版.
[2]柳菊兴等编.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3]叶弈乾,祝蓓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4]高中语文《教师用书》.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导地位 主体地位 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已经提了好多年,但时至今日,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势在必行,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处于主体地位也是衡量我们的教学改革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尺。但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却是一个让许多老师不能放心的一个问题。学生成了主体,那老师干什么?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成绩上不去怎么办?学生、家长、社会不满意怎么办?不少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成绩是相反向背的,认为素质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耽误孩子的前途。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对于素质教育的误解。就素质教育的目标而言,它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成绩好是学生综合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深的其实是对于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误解,每一个有心的老师都不会不清楚,那些能在大型考试中取得佳绩的学生,几乎无一不是综合发展,自主能力强的学生,而那些平时很优秀的好学生反而屡屡让老师失望。素质教育失败不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败,而是老师主导角色的缺失和学生主体地位丧失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以语文教学为例提出几点以就教于同仁。
一、让书声朗起来
读,是学习语文的法宝。尤其是汉语言文学,非读不足以知其趣,非读不足以察其情,非读不足以品其味,非读不足以悟其境。白乐天之所以读到口舌生疮,绝不单单是为了要把文章口熟能诵,更重要的怕是为了知趣、察情、品味、悟境。韩昌黎更是把读提高到“文若己出”的高度,苏子美的“好书不厌百回读,常读常新己自知”也许是最让人信服的深刻体会。读既是一种动态的审美体验,又是一种静态的理性熏染,既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正是读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不仅语文,其他学科也同样离不开对章节课文的阅读,正是反复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了自己感到模糊甚至乍看起来不知所云
的问题。当然,不能把读书变成“放羊”活动,老师的主导地位必须在这时发挥作用。
二、让思维活起来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是学习的利剑,有了它你就可在科学的大道上披荆斩棘。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诱引学生思考的巧妙方法。他其实正是暗用了心理学上的动机和兴趣理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思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积极的思考源于良好的动因,而良好的动因又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可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又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爱因斯坦“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的论断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是极具启发性的,如果说知识是一粒种子的话,想象则是这种子生根发芽的土壤,有了想象的力量,知识的种子才能成长为智慧的参天大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思多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理解所学内容,还有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三、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也许太习惯于老师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或是太爱自己的学生,总怕他们自己走不好,老想扶着甚至抱着他们走,以为只有这样才算做到了问心无愧。新课程理论认为,衡量教师一节课成败的标准不是看老师讲得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动得怎么样,看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课堂教学,有多少学生参与了教学活动。由此,我认为,老师真的应该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导师、朋友、知己。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更高要求,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作用非但不能削弱,反而必须得到加强。学生多活动不等于老师不活动,恰恰相反,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真理”的代言人,而同学生一样是“真理”的探索者、发现者、验证者。学生不再仅仅是一个听众,也是活动的参与者、研究者。从语文教学来看,小到一音一词的使用,大到一文一书的解读,从整体把握到细节品味,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演、去评、去议。
凡是教过《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的老师都应该对孔子的教学法记忆犹新。孔子的几个得意门生在老师的诱导下,先后谈了自己的理想,孔子并没有大谈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没有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道德教育,而是含蓄地“哂之”“喟然叹”来传达自己的主张,引领学生朝着教育者理想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要充分发挥老师的组织作用与引导作用,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创造中改造自我,发展自己。
四、让学生争起来
课堂教学的活力源于学生的问难质疑,源于学生在疑难面前表现出的辩驳精神。在争辩中,不仅有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思辩能力,展示自己的风度才华,也有利于学生宽容、尊重别人的学养品质的生成,更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研究风气,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真理的探究与尊重远比知识的传承更重要。正因为如此,每一个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放下过去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允许学生对所有问题进行必要的争论,并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有益的引导,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下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意义比任何一环节都显得重要,要想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教师必须完成至少两个任务:一是争辩的生成。在同一篇文章中,可以争论的问题很多,哪一个问题最具纲领意义往往需要老师点拨,老师就是要以一石而激起千层浪。二是争辩的引领。学生的自由争辩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往往会变成一个没有主题、没有目标的散谈会,浪费时间精力而没有意义。老师的巧引妙导,既可让学生体会争论的“山重水复”之痛,又可让学生有胜利的“柳暗花明”之快。争辩不以一方的胜利而告终,所有争辩的参与者都是胜利者,最终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敢于争辩,善于争辩,乐于争辩。如此,我们何愁课堂不活,何愁效果不好,何愁社会不满意呢?
学生是一粒种子,只要你把它种下去,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但我们仍需给它必要的阳光、空气、水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展自己,改造自己,成长自己是我们教师的权利,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版.
[2]柳菊兴等编.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3]叶弈乾,祝蓓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4]高中语文《教师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