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复习指要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120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真题解析
  
  例1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解析:该题是一道历史地理常识题,难度不大,因为有关中国各省的简称及其渊源,考生在初中地理中就系统学过,现实生活中也时常遇到,理应是高中学生已具备的历史地理常识。同时,西周主要封国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实际上,初中学生就已经学过了)。不过,本题构思巧妙,考生如果不清楚这些省份的简称,就难以作出正确选择。因为,河南与河北、湖南与湖北、山东与山西,西周时代都有诸侯国的存在。正确答案为c。
  例2 (201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该题综合考查考生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理解。郡县制下的“公天下”,与分封制下的“家天下”是相对的。中国从夏朝开始,即所谓“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篇》)。在分封制下,无论是周王,还是各地的诸侯、大夫和士,都是以血缘为纽带,依据宗法关系传承,“国”与“家”连为一体。郡县制则不同,除皇帝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其任免的重要标准就是“才干与政绩”。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就很容易误选A或c。正确答案为D。
  
  考向觅踪
  
  从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在历年高考中都有涉及本专题内容的试题出现。分析近三年历史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情况,2011年高考本专题的考查趋势为:
  第一,从试题考查内容上看,本专题会重点关注:①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试题将突出考查考生对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等制度的准确理解。②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将突出考查民主改革的措施、制度特点、阶级实质和历史影响。③对古代罗马法的考查。将会放在对不同时期罗马法的内容和实质的考查上。
  第二,从试题能力要求上看,一是本专题不会考查纯记忆性的内容,而主要考查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是否能准确理解所学基础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如通过对分封制、宗法制的理解,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透过中央集权制度不同时代的主要内容、演变的原因和结果,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透过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理解,辩证地认识其历史地位和影响。二是要注意命题者将东西方政治文明进行比较考查。这类试题,往往能从人们意想不到的角度命制,令人耳目一新。如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中国分封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明代内阁制的比较,罗马法与秦律的比较,东西方自然环境与政治制度差异的关系等。
  
  复习策略
  
  策略一:分清以下易混淆历史概念
  1 分封制与郡县制。
  分封制与郡县制是中国古代两种重要的政治制度,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们对这两种政治制度往往混淆不清,在实际考试中常常出错。
  例1 (2008年高考广东文基卷)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同时并存的理解。当年不少学生因对历史上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内涵及前因后果缺乏准确理解,故错将D项“郡县制受到挑战”作为正确答案。在错选的学生看来,明朝因分封诸子,造成了藩王坐大的局面,破坏了郡县制,这是燕王朱棣能起兵夺取帝位的根源。本题答案为c。
  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分封制设计方案来看,周王对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分封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旨在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本质上看,分封制作为国家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它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在当时较好地解决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促进了诸侯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但分封制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井田制)之上的,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井田制的瓦解,加之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必然走向崩溃,并逐步为郡县制所取代。郡县制相对于分封制来说,其最大特点就是破除了按血缘亲疏分配和世袭政治权力的做法,郡县长官统一由王(皇帝)任免,只享受国家俸禄,无世袭特权,在辖区内行使行政管理权,即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等。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郡县制,分封制基本上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将众多的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军事重地,以“夹辅王室”。这些藩王拥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指挥权,虽起过屏藩王室、翼卫朝廷的作用,但也为后来的藩王作乱埋下了隐患。实际上,分封制到明朝已经没有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引发动乱是必然的,同时它也无力挑战当时的郡县制。正因为如此,朱棣上台后,与建文帝一样,继续削藩,以巩固统治。
  2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最容易混淆的历史概念之一。
  例2 (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是否准确理解唐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各机构职能与行政效率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考查三省六部的行政效率。本题学生最容易误选D,因为在一些学生看来,机构越简化、决策人越少,行政效率就越高。实际上“效率”,不仅仅是行政速度。更重要的是“只有正确的才是最有效的”。“简化机构,总揽于上”总体上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但如果缺乏一定的制约,就容易导致错误决策,带来灾难性后果,根本无效率可言。本题答案为B。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强化于宋元,到明清达到顶峰,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复合概念,君主专制主义主要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则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关系,强调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国历时两千余年,既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也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逐步确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 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为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同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周天子无能为力的局面给后世以深刻的历史教训。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为巩固国家统一,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法家理论为指导,借鉴商鞅变法成功实践,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最终消失,主要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外来影响的必然结果。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然要求废除阻碍其发展的专制制度;政治上,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同时,西方列强入侵和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传人,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封建社会前期,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等。其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封建社会后期,如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策略二:辩证认识古代希腊民主与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1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不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优越。
  例3 有位史学家在评论古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做到了什么。”从这一观点出发,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是( )
  ①雅典民主重视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②雅典民主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议会制、选举制等民主形式,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③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与同期其他文明的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进步④雅典民主是公民政治,激发了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但外邦人、奴隶等被排除在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⑧④
  D.①②③④
  这是某地高考复习的一道检测题,被选人了多种复习资料。许多学生认为选项中③的表述是正确的,甚至有些教师在评析该题时,都想当然地认为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主代替专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因而③的表述是正确的。这说明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明显的价值错位。有的学生乃至教师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采取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而对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度则全盘肯定甚至赞赏有加,这是不可取的。本题答案为A。
  我们应该学会历史地看待不同时期的制度文明成果,认识到专制与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无论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还是雅典的民主制度都是那一时期、那一区域的人们创造的管理国家的文明成果,是当时社会条件、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产物,因而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中国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古代希腊山多地少、港湾岛屿众多的海洋性地理环境,形成了发达的商品经济,这种经济要求公平自由民主,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也为实行民主政治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希腊民主制由此逐步得到发展。古代中国则区域广大、土地辽阔,逐渐形成了具有分散性特征的农耕经济,这种经济属性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系,因此形成了相应的专制政治。两种政治制度各有利弊:古代中国强有力的君主集权,对于组织大规模工程建设、有效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个人统治容易导致专制独裁,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从而成为束缚人民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古希腊实行公民政治,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无条件限制的全体公民集体统治,也会造成多数人的“集体暴政”,而这正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总之,不论是古希腊民主制度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都是各自“国情”下的产物,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不存在孰优孰劣之论。
  2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对当时和后世历史产生过深刻影响。在当今追求民主自由的时代,我们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不能机械地拿今天的民主政治去套雅典的民主政治。
  例4 (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卷)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古代雅典民主是“男性公民的俱乐部”,揭示了古代雅典并不是所有人都享有民主权利,至少在雅典生活居住但没有公民权的外邦人、奴隶、未成年人、妇女等,他们是不享受民主权利的。我们如果对雅典民主没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就很容易错选B或D。本题答案为c。
  我们在学习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达到了顶峰。
  第二,雅典民主政治辉煌一时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首先,为应对激烈的竞争,防范外敌,争夺异邦的财富和奴隶,雅典统治者采取此种形式以集聚智慧与力量。其次,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雅典面向海洋,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公民的出身多源自小农和小作坊主,且是军队的支柱。出身高等级的官吏必须重视他们的情绪和呼声。最后,希腊文明的成就还受益于许多客观条件:奴隶劳动、东方文化、地中海、古代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都影响了希腊文明。
  第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有四点:一是主权在民,体现在国家权力结构上是:①公民大会是最高的国家权力机构;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③公民具有对官员和法律的实际控制权,他们通过法院实现这一权力,法院是属于全体公民的;④雅典公民轮番而治。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富和门第的限制。二是重视对权力的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三是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公民意识,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皆可以为政,贵族和平民的对立状态终于消逝了,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而治,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公民称号和公民权,对于雅典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雅典民主政治有著明显的缺陷:一是少数男性参与,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奴隶受到压迫,外邦人不大可能成为公民,下层公民迫于生计无暇顾及城邦的政治生活。二是奴隶制的存在及规定公民不得沦为奴隶,导致 公民日益贪图享乐,还追随政客以图私利,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最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突破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3 罗马法的演变与影响。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后世影响广泛而深远。但由于法律本身的抽象性与广泛性,使学生对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往往缺乏全面和准确地把握,从而造成在考试中频频失误。
  例5,(2008年高考江苏历史卷)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内容的本质理解。由于学生对罗马法内容的演变缺乏全面掌握与准确理解,当年误选A、B、D三项的都有。本题正确答案为c。
  这里,笔者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镌刻在十二块铜板上发表,称为《十二铜表法》,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二是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公民法。它具有明显的狭隘性。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罗马法演变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这里的“万民”,并不是罗马帝国境内所有人的统称,而是指罗马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民,即原有的罗马公民和外邦(自由)人。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协调了罗马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及外邦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庞大帝国内维系、协调各地区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矛盾也起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例5中的选项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不在罗马法的司法实践完善之列。三是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在位时,成立专门的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第二,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维系和稳定起了重要作用:①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②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③它顺应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以笼络上层阶级。④帝国还建立了大量自治市,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但罗马法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奴隶被当做私有财产,没有任何权利,不能体现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深远:①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②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影响。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与胜利后制定的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中的基本内容与精神。在以罗马法的理论为基础制定法律文件的过程中,发展出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③为西方法律和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④罗马法对亚洲影响深远。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主發展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
其他文献
设计了一种小型的双频微带天线,使用曲流技术、双谐振模式分别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和双频带工作。对天线的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工作在2.4GHz频段和5.8GHz频段,且在两个频段上具
全国已经批准建立了21家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2012年9月20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正式落户广西,未来如何有效发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的作用是解决制约企业节能降耗、产
20世纪60年代韩国迅速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使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基于其国情、农情,韩国政府与学者们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把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紧密
文章首先从信息技术整合、流程再造整合和人才整合等三方面介绍第四方物流(4PL)的供应链整合优势;其次就4PL的整合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阐述;最后,提出区域发展4PL
2007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2008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这八项主要任务:一是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永恒的热点问题,通过微观来反映宏观热点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热点问题的主要方式,即所谓“避开热点考热点”。对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足够重视。    一、环境问题知识整合      二、解答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1 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关键要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有何表现、如何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
在文献调研基础上,对我国近10年来研究图书馆员职业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图书馆员职业基础理论、图书馆员精神文化、职业管理、职业实力、职业教育等多个主题进行简单的概括
2009年全国高考已经结束了,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充分体现出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下面笔者分析一下试题反映出的高考发展趋势,并探索相应的应对策略。
在探讨高校图书馆社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必然性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几种方式。参考文献11。
通过油菜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氮水平下施用固氮菌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固氮菌肥的合理有效施用、与氮肥的优化配比及探求作物高产优质的生物调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