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证实的79例小肠出血诊断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rackfor1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手术证实的79例小肠出血进行分析,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

方法:

79例小肠出血分别行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99mTc扫描、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检查,最后均得到手术及病理证实。

结果:

出血原因中,肿瘤39例(49.4%),以息肉、平滑肌瘤和肉瘤居多;憩室和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均为10例(12.6%);伤寒及克隆病均为8例(10.1%);空肠血管畸形3例(3.8%);其它1例。选择性动脉造影阳性率达75%(9/12);核素扫描阳性率为50%(2/4);小肠气钡造影为10.4%(2/19);6例剖腹探查,4例阳性,2例借助术中肠镜发现病变。

结论:

肿瘤占出血原因首位;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及伤寒也占较高比例(22.7%),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及时剖腹探查,术中肠镜可提高阳性发现。

其他文献
TGF-β在肝纤维化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以MTT法及原位杂交检测法研究TGF-β单抗对NIH/3T3细胞增殖及Ⅲ型前胶原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TGF-β单抗抑制3T3细胞增殖,并显著抑制细胞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提示离体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可能存在TGF-β自分泌,TGF-β单抗能显著阻断其效应,阻止细胞增殖及胶原表达。
为了进一步了解肝硬化门脉高压时的结肠粘膜的超微结构变化,对1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PHT)、10例原因不明肠炎病人及实验性肝硬化PHT大鼠和正常大鼠的降结肠粘膜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发现,肝硬化PHT时,病人结肠粘膜不仅有镜下及组织学变化,而且有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表现为结肠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糜烂及溃疡,粘膜下动脉蜘蛛痣样扩张;粘膜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瘀血,部分上皮细胞脱落;内皮细胞肌微丝
为了研究不同腹部手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采用连续动态胃肠测压对10例胆囊切除手术病人和7例大肠癌根治手术病人术后早期胃肠移行性动力复合波(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腹部手术完全消除了正常的胃肠运动,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远较传统认为的早,大多数病人手术结束后1小时左右MMC即重新出现,大肠癌根治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则相对较慢。腹部手术对胃肠动力的抑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