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变后进生的“一个中心”和“三个基本点”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要做好转变后进生的工作确非一件易事。因为,即使最先进的理论、最高明的经验,如果缺乏了对这类学生真诚的爱心,缺乏教育上的艺术,只是盲目地按部就班进行教育,都将变成纸上谈兵,难以化成有效教育。
  一、以“爱”为中心
  罗素曾经说过:凡是教育工作者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受教育者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够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热爱学生是最核心的职业素养,而作为班主任如何去“爱”学生,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种爱不同于父母之爱,也不同于兄弟姐妹之爱,更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关心”“同情”“怜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是更深层次的爱,是一种永久的、根本上的爱。这种爱使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使学生的品德更高尚,性格更坚强。总之,这种爱,能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在班主任平常工作中,我把这种爱化做满腔激情,倾注到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每一个方面,特别是班上的后进生,我觉得他们更需要这种爱。田同学和梁同学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说明。
  上体育课时,田同学被石头绊倒,摔得手脚鲜血淋淋。因为他平时成绩特别差,被同学调侃为“一位数”,性格又很内向,很少同学理睬他。他自己哭着来找我,我二话不说,马上用自行车把他送到学校附近的医疗所清洗伤口,再送他回家。
  班上的梁同学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习成绩落后,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什么事都藏在心里,从不和别人说,也很少看到她的笑容。无论寒冬酷暑,她都穿着一双凉鞋。我了解情况后,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不用灰心,只要自己努力,成绩一定能慢慢进步,并告诉她,出生在哪个家庭是我们没办法选择的,只能靠我们自己努力去改变它。我还送了她一双运动鞋和三双袜子。第二天,她见到同学就抬脚说:“郑老师送给我的,真好看。”
  总之,对这两位后进生,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有任何困难,我都尽力及时解决。孩子都是天真无暇、聪明可爱,他们接收到老师的爱,自然而然就和老师亲近。两位学生一遇到困难就向我倾诉,我也耐心一一帮他们排除,他们俩也就在学习方面努力刻苦,学习成绩也慢慢提高。
  转变后进生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后进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以平等的方式与他们相处,尊重其人格,他们也就亲近老师,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二、以“宽容”为基本点
  有人说,爱的别名是理解与宽容。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真诚欣赏与宽容。宽容架心桥,我把宽容作为转变后进生工作的第一个基本点。
  后进生没有统一的模式,面对不同智力、不同能力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心理历程、不同情绪体验的学生,必须有一颗仁厚包容的心,包容下他们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才有可能从不同角度挖掘到这类学生的闪光点,才能欣赏到他们不同的美,才不会用同一模子来套人,才有可能对不同的后进生赋予不同的价值,从而使后进生发生转变。当然,“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后进生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善于等待,允许学生出现反复,坚信每个“问题学生”经过教育和自身的努力都可以取得进步。
  我班有个个性怪异的余同学。在广播操训练时老是小声讲话、鞋子不拉后带、做操不认真,我提醒了他两次,他公然从做操队伍出来,扬长而去。课后我找到他,他竟然认为不是什么大事,觉得我不民主,管得太多,而且声音比我的还大,态度也很恶劣。师生无法沟通下去。我决定冷处理:“今天就谈到这里,你回去好好反思一下。”之后我便悄悄他和他家长见了面,一起研究出处理方案:表面平淡,密切关注。第二天、第三天他变得极为老实,因为他预感到我不会轻易了结此事。过了一周、两周,仍然风平浪静,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家长打来电话:“孩子近来学习很努力,还说郑老师真有办法。”我庆幸找到了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余同学的事例说明:民主平等地对待后进生,即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他们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观,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当然,宽容不是姑息放纵,也绝非不讲原则。对于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尚未成熟的学生,教师给他们多一些微笑,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平等,少一些恐惧,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以“艺术”为基本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自然也免不了受到老师的批评,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采用我的第二个基本点——艺术教育。
  提起批评,也许更多人的理解是“挑刺”。 毛泽东深明批评三昧,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批评包含着“治病救人”的性质――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同步成长。
  批评和表扬一样,是转变后进生常用的一种手段。而且,批评和表扬经常是被综合运用。近几年,因教师批评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出走、弃学甚至自杀等过激事件时有发生,致使部分教师不敢使用批评这种有效的教育方法。这些过激事件的发生,应该说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学生自身心理不健康、忍受挫折能力低下、家庭的过度保护和社会不良影响等,但也与教师的批评方法不当、滥用批评、不讲究批评艺术有关。因此,讲究批评技巧和批評艺术就显得特别重要。
  怎样批评才有效甚至高效呢?欲抑先扬。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批评,心里往往会好受得多。”首先肯定其优点,然后指出其不足,最后再进行适当的激励,这样,他们更容易接受,更有利于错误的改正,而且还会增添前进的信心。如我班的某同学上学期期末考三门课程不到一百分。他自己因为这事也很悲观,觉得在班里抬不起头来。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是父母硬要他读书,他打算第二学期跟妈妈去外地打工。但我知道该生是一个画画小天才,画画方面在班里数一数二,尤其画小动物、花草画得非常好,是学校公认的小画家。就问他:你画画不是很好吗?他说不是,只是平常喜欢乱涂鸦罢了。我就因势利导,对他说:你画得这么好,一则是你喜欢,二则是你比别人更有天赋;难道就不能在学习上多下功夫,提高成绩吗?至少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课程要顺利过关,通过小学毕业考试,要相信自己能行。后来经过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他的思想有明显转变,学习上刻苦勤奋了,从这学期看来,所有功课都学得很好,他对自己也有了信心,变得乐观开朗了。
  四、以“快乐”为基本点
  转变中下层生的工作辛苦、琐碎,有时还不被他们理解。但是,教师可以主动传递一种“快乐”,与学生互动,可以改善不被理解的状况。
  “快乐”如蒙蒙细雨,能滋润种子的梦境;“快乐”如融融春意,能慰藉苦闷的心灵。
  这种蒙蒙的细雨正是我平时的笑,我觉得我的笑对后进生很重要,我的笑对他们的心情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我乐他们乐。五年级时学校举行团体广播操比赛,由于在最后列队出场时,在最后的两位男生转向和全班同学方向相反,比赛结束了,我们班得了最后一名。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所有男同学都垂头丧气地坐在座位上,而女同学全部趴在桌面上哭,教室里一片失望、伤心,空气仿佛也已凝结了。我一踏进教室全部学生都抬头注视着我,我也望着他们,班上同学就开始七嘴八舌埋怨他们俩。这时,我一字一顿地说:“你们失望的眼神足以杀死老师和他们俩;我们班的女孩子,个个法力高强,个个是‘白蛇娘娘’,教室现在已经是水漫金山,老师和两位男生快被淹死了,快撑船来救我们呀,救命……”同学们破涕为笑,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们俩笑了,我也笑了,不!是我笑了,他们俩才笑了。
  有人说过:正是在给予中,我领悟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使我和他们欢乐溢怀。花有花的光彩,叶有叶的荣耀,根也有根的感受。做一名班主任,我努力保持“快乐”,千方百计传递“快乐”,我快乐,于是学生快乐。学生快乐,我便真的很快乐。
  总之,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不妨牢记“一个中心”和“三个基本点”,让后进生在爱的沐浴下、在宽容的理解下、在快乐的传递中学习和生活,成为班级的主人。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中国水能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将面临深埋长隧洞勘探技术与方法、隧洞围岩稳定性、活断层与区域稳定、冻土地质灾害、特殊地质介质工程特性等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对超深孔
研究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探索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中职化学教师的基本任务。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对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下面的一管之见。  一、感知化学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和实验是自然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极为重要。化学实验是一种很直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和体验,形生动的、丰富的感性知识。在备课时,要
陶行知先生主张建设活的乡村教育,其基本思想启示是:我们要有奉献乡村社会、改造乡村社会的精神,要把我们整个的心献给农民;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对于建设新中国、新农村的意义
职业学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中职院校通过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推动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形成磨砺技能的良好氛围。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谈谈我校动画片制作技能竞赛促进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过程及成果。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是我校动漫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综合类应用课程。课程开设于2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中,语文课只有学习字词、句子分析、文段讲解等功能,课堂显得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我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发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巧用活用德育资源,从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实施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其对自身的重要意义,包括生存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死亡教育。人因何而活?生命的真谛是什么?我所任教的学生绝大
随着新一轮本科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逐步展开,评估方案及评估指标较之以前更趋科学化,也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外部评估。结合上一轮评估实践,针对本科高校如何引入和建立外
民本、新民思想是晏阳初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理论的核心。他认为乡村建设的开展以农民这一主体的素质提高为先决条件,乡村建设的成功以具备新智慧、新展望、新技术、新才能的“
绘本作为图文并茂的读物,给学生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绘本与写作牵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爱上写作。  一、绘本简介  《神奇糖果店》讲的是小猪走进“神奇糖果店”,狗獾叔叔给他试吃了各种颜色的神奇糖果,有黄色的大力士糖果、还有绿色的可以隐身的糖果,还吃了红色的,能变成大灰狼的糖果!吃了红色的神奇糖果后,小猪伪装成大灰狼到处恶作剧,正当他得意地哈哈大笑时,真正
人文素养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素养,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综合了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个性、能力等丰富的内涵,是对人自身完善的一种关注与追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笔者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感悟人文素养  1. 加强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本
于永正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没想到,我精心设计的课,很少有让学生记住的,让他们难忘的竟然是故事。”曾经也有人这么说,听故事能够打开教育无法达到的领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从故事中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在教育教学中,一提到“故事”,孩子们的眼睛发光发亮。故事,无时不有,无处不有,那么如何运用故事进行德育,提高德育实效呢?  一、故事选材,适合阶段特点  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也一样,具有阶段性。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