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办学过程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独立学院的实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在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立了“成功素质教育”这种全新的大学素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基于把大学生的素质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这样一种新的素质分类基础上而提出的。
素质教育针对不同的对象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和内容是不一样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其目标和内容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基础素质,为学生成人成才打基础。在高等教育阶段,一方面,高等教育具有显著的专业教育特点,要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因而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相应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具有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性质,直接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因而也要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即“非专业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
所谓“专业素质”,是指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征的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观念和专业品格等;所谓“非专业素质”,是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其内容很多,我们把它分为五大体系:一是观念体系,主要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等;二是品格体系,主要包括远大的志向、过人的胆识、进取的心态、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崇实的品质、博大的胸怀、优良的性格等;三是知识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以外实现成功所必要的非专业知识;四是能力体系,主要包括敏锐的思维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准确的预见能力、超强的学习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出色的管理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充沛的体能等;五是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等。
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中,把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二者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促进大学生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协调发展,激发潜能,培养特长,全面塑造大学生成功素质的系统教育理念与模式。
2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非专业素质教育方面的探索主要体现如下:
2.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该校改革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专业设计模式,创立了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两条线”并重的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其中,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的课时比达到1︰1;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学分比达到6︰4。像专业素质教育那样,构建了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之进课表、进课堂、进学分。
2.2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各环节。为避免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该校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推行励志激励法(成功引导法)和失败因子消除法等育人方法,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战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自主式学习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等学习方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学生的特点,把非专业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备、教、辅、改、考、研等各个教学环节,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同步提升。
2.3通过系统实训拓展来培养学生非专业素质。系统训练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实训以及户外拓展。实训课是课堂教学之余,由学校统一规划,依托班级、共青团组织、学生社团,利用成功素质展示节等平台,在素质导师和素质拓展师指导下,有组织地或学生自行开展的训练与练习活动。实训的基本内容,按照成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以创业与创新训练、“两项基本技能”(外语和计算机技能)、“三项基本功”(一口话、一笔字、一手文章)、“读百本书”等为重点。其拓展课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内外素质拓展基地开展“延伸性”拓展,是一种实践性体验式教育活动,即设计一系列项目,创设一个平等、开放、活跃、互动的环境,由专职素质拓展师负责教学,使学生在互动中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服务意识等非专业素质得到内化和提升。
2.4通过实践经验积累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一是在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和课程内容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使之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二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参加一个社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促进学生自觉的开发潜质和发展个性;三是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常规性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活动,认真策划和严格考核,促使学生进行社会历练;四是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协作办学的集团公司和社会上挂职锻练,以积累实践经验。
2.5通过环境同化培养学生非专业素质。该校在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学生文化活动场馆设施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加强以凸显“成功素质教育”特色的大学文化软环境建设。如“笃成功之志,铸成功之魂,塑成功素质”的主题教育;以“寝室文明、教师文明、校园行为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教育;以“乐学、会学”为特征的学风教育;以“八荣八耻”为导向,追求成功为目标的成功观教育;在学生中开展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警示、自我批判等“四自”活动,克服自身失败因子;素质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设计等等。
3建立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保障体系
第一,健全非专业素质教育专门机构。该校创建了全国高校中首个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作为实施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专门教育教学机构。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下设理论教学部、素质拓展部、实训测评部、职资培训部等机构。其基本职能是负责全校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总体设计、宏观指导;对全校学生实施非专业素质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组织开展全校性非专业素质实训与拓展;对学生部分非专业素质实施有重点地测评与认定;为全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试提供服务。
第二,建设专职的非专业素质教育队伍。该校专职的非专业素质教育队伍包括:一是非专业素质教育理论课教师,负责其基本理论教学;二是素质拓展培训师,负责基地素质拓展的实施;三是素质导师队伍,除履行辅导员职责外,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非专业基础项目的实训和对学生生涯设计及自我修炼的引导;四是素质测评师队伍,负责素质测评方案的研发、对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测评等。
第三,建设实训设施与拓展基地。根据成功素质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该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了以大学生活动中心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大楼为核心的校内“训练性”素质拓展设施与基地建设;在完善校内500余亩“体验性”素质拓展基地建设的同时,在校外建设了千余亩的“检验性”与“提升性”素质拓展基地建。确保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物质条件。
第四,创立素质学分制,将非专素质纳入学分体系。素质学分制是一套以培养成功素质为目标,对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状况及其效果,用学分的形式来评价学生成功素质状况的教育测评体系。素质学分反映的是学生综合素质指数,由专业素质学分和非专业素质学分两部分构成。其中非专业素质学分由课程学分、实训学分、素质拓展学分和素质表现学分四部分组成。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积累才能认可完成学业,这从根本上确保非专业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办学过程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独立学院的实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在长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创立了“成功素质教育”这种全新的大学素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非专业素质教育是基于把大学生的素质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这样一种新的素质分类基础上而提出的。
素质教育针对不同的对象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目标和内容是不一样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其目标和内容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基础素质,为学生成人成才打基础。在高等教育阶段,一方面,高等教育具有显著的专业教育特点,要为社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因而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相应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也具有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性质,直接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因而也要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即“非专业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
所谓“专业素质”,是指人们实现成功所必备的具有专业特征的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观念和专业品格等;所谓“非专业素质”,是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其内容很多,我们把它分为五大体系:一是观念体系,主要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敬业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等;二是品格体系,主要包括远大的志向、过人的胆识、进取的心态、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崇实的品质、博大的胸怀、优良的性格等;三是知识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以外实现成功所必要的非专业知识;四是能力体系,主要包括敏锐的思维能力、突出的创新能力、准确的预见能力、超强的学习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出色的管理能力、清晰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充沛的体能等;五是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等。
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中,把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二者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促进大学生非专业素质与专业素质协调发展,激发潜能,培养特长,全面塑造大学生成功素质的系统教育理念与模式。
2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非专业素质教育方面的探索主要体现如下:
2.1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该校改革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专业设计模式,创立了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两条线”并重的成功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其中,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的课时比达到1︰1;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学分比达到6︰4。像专业素质教育那样,构建了非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之进课表、进课堂、进学分。
2.2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教学各环节。为避免非专业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两张皮”的现象。该校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推行励志激励法(成功引导法)和失败因子消除法等育人方法,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战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自主式学习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等学习方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学生的特点,把非专业素质教育理念贯彻到备、教、辅、改、考、研等各个教学环节,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同步提升。
2.3通过系统实训拓展来培养学生非专业素质。系统训练是指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实训以及户外拓展。实训课是课堂教学之余,由学校统一规划,依托班级、共青团组织、学生社团,利用成功素质展示节等平台,在素质导师和素质拓展师指导下,有组织地或学生自行开展的训练与练习活动。实训的基本内容,按照成功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以创业与创新训练、“两项基本技能”(外语和计算机技能)、“三项基本功”(一口话、一笔字、一手文章)、“读百本书”等为重点。其拓展课是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校内外素质拓展基地开展“延伸性”拓展,是一种实践性体验式教育活动,即设计一系列项目,创设一个平等、开放、活跃、互动的环境,由专职素质拓展师负责教学,使学生在互动中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服务意识等非专业素质得到内化和提升。
2.4通过实践经验积累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一是在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课程教学中结合专业和课程内容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使之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二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参加一个社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促进学生自觉的开发潜质和发展个性;三是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一项常规性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活动,认真策划和严格考核,促使学生进行社会历练;四是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协作办学的集团公司和社会上挂职锻练,以积累实践经验。
2.5通过环境同化培养学生非专业素质。该校在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学生文化活动场馆设施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加强以凸显“成功素质教育”特色的大学文化软环境建设。如“笃成功之志,铸成功之魂,塑成功素质”的主题教育;以“寝室文明、教师文明、校园行为文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教育;以“乐学、会学”为特征的学风教育;以“八荣八耻”为导向,追求成功为目标的成功观教育;在学生中开展自我激励、自我反思、自我警示、自我批判等“四自”活动,克服自身失败因子;素质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设计等等。
3建立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保障体系
第一,健全非专业素质教育专门机构。该校创建了全国高校中首个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作为实施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专门教育教学机构。非专业素质教育学院下设理论教学部、素质拓展部、实训测评部、职资培训部等机构。其基本职能是负责全校非专业素质教育的总体设计、宏观指导;对全校学生实施非专业素质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组织开展全校性非专业素质实训与拓展;对学生部分非专业素质实施有重点地测评与认定;为全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试提供服务。
第二,建设专职的非专业素质教育队伍。该校专职的非专业素质教育队伍包括:一是非专业素质教育理论课教师,负责其基本理论教学;二是素质拓展培训师,负责基地素质拓展的实施;三是素质导师队伍,除履行辅导员职责外,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非专业基础项目的实训和对学生生涯设计及自我修炼的引导;四是素质测评师队伍,负责素质测评方案的研发、对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测评等。
第三,建设实训设施与拓展基地。根据成功素质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该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了以大学生活动中心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大楼为核心的校内“训练性”素质拓展设施与基地建设;在完善校内500余亩“体验性”素质拓展基地建设的同时,在校外建设了千余亩的“检验性”与“提升性”素质拓展基地建。确保了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物质条件。
第四,创立素质学分制,将非专素质纳入学分体系。素质学分制是一套以培养成功素质为目标,对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状况及其效果,用学分的形式来评价学生成功素质状况的教育测评体系。素质学分反映的是学生综合素质指数,由专业素质学分和非专业素质学分两部分构成。其中非专业素质学分由课程学分、实训学分、素质拓展学分和素质表现学分四部分组成。学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积累才能认可完成学业,这从根本上确保非专业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