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的血液凝固状态的改变.方法检测4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19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患者术后24 h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IB)、Ⅷ因子活性(Ⅷ:C)、D-二聚体(D-D)、纤溶酶原(PLG).两组的入选标准均为缓解期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既往无导致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选择OC者为经济条件不佳或对腹腔镜技术心存疑虑者;LC组手术时间为30~165 min,平均(63.5±36.1)min;OC组手术时间为35~100 min,平均(64.5±19.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SS 10的软件包对LC和OC的上述血凝指标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术后24 h两组PT、APTT、AT-Ⅲ:A均值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WF、D-D、Ⅷ:C均值均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LG均值在正常范围,但LC组比OC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能引起血液的高凝状态,但与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并无更严重的改变,也无更高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测双价痢疾工程菌苗滴鼻免疫小鼠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淋巴组织细胞表型的变化,探讨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对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
目的分析胰源性黄疸术前行直接胆道造影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对1997~2002年收治的110例因胰腺疾病导致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前行直接胆道造影发生急性胆道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转染大鼠肝细胞对胆汁毒性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SOD基因转染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克隆、筛选及鉴定阳性克隆,PCR法、Western-blot印迹分析检测S
目的 由二维CT图像重建肝脏三维模型 ,使医生能从各方向观察肝脏形状、病变情况 ,并可计算肝脏体积 ,可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及手术规划。方法 对肝脏CT扫描图像进行半自动
我院对375例住院患者取清晨第一次与第二次尿液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有机磷(OP)中毒家兔脑干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24只青紫蓝家兔分4组:敌百虫(10LD,1 112.0 mg/Kg)组,久效磷(10LD,22.24 mg/Kg)组,甲基对硫磷(10LD,74.10 mg/kg)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中毒6、24 h各取脑干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制备组织匀浆.用酶抑制法测脑干组织游离有机磷毒质(FOP)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
目的介绍Ilizarov外固定技术在合并有严重的病理改变的踝关节融合手术和翻修融合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及临床结果. 方法总结分析1999年5月至2002年1月在澳大利亚皇家布里斯本医院
目的观察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后,不同时相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对静脉壁的影响.方法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壁切片Van Gieson组织特殊染色,测量静脉壁胶原含量;观察不同时相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对静脉壁损伤情况;测定球囊导管取栓后静脉壁血栓残留量.结果血栓形成后第3天,静脉壁外膜胶原沉积为(5902±399)μm2,对照组为(5333±454)μm2 (P<0.05).不同时相应
目的观察颈、胸段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患者病程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将30 例颈、胸段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根据其病程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并分别给予运动治疗、热疗及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MAS评定.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M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且早期组疗效优于晚期组. 结论对于脊髓损伤后肌痉挛应尽早采取综合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微波外科技术在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微波组织凝固(MTC)行兔脾部分切除术0 h、术后7 d和14 d分别切取脾脏行病理与电镜检查. 结果光镜下脾组织凝固止血带呈坏死区、致密区和边缘区三个区域.术后14 d,纤维隔在组织内形成,透射电镜显示脾的网状细胞接近正常,细胞线粒体嵴尚不完整. 结论 MTC行脾部分切除对脾的损害短期内可修复.微波外科技术行保脾手术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