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河南固有的价值体系承受着时代潮流的冲洗,一些不和谐的音节迸出,河南人在国内的诚信形象饱受质疑。以《河南人惹谁了》一书为代表,河南人表达出强烈不满。2002年,河南省著名诗人王怀让先生在《一棵比一个世纪年轻十岁的大树——为河南大学90年而作》一诗中无奈地吟唱道:“河南,河南,何其难矣!”如何让他人更多地了解河南,认识河南,河南的对外宣传策略要注重以下四点。
立足发展寻找亮点
所谓“亮点”,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社会生活中的亮点,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的期待。孙正聿先生说:“个人的价值目标总是取决于社会所指向的价值理想,个人的价值取向总是取决于某种社会的价值导向,个人的价值认同总是认同某种社会的价值规范。因此,在社会的价值体系中,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总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是衡量社会与人们行为的尺度,一切都要用此去对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三个有利于”成为衡量的标准。标准的根本变化带来社会与民众心理的变革。在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治国理念。
在当下的中国,所谓社会生活中的亮点,也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与观念、生活与实践。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瓦尔特·威廉在为新闻工作者制定的《报人守则》中,开篇讲道:“我们相信,新闻事业是神圣的职业。”之所以神圣,是新闻事业中蕴藏着为公民服务的机会和阵地,是沟通多方的媒介,拥有公众的信任。作为河南的对外宣传而言,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需要新闻工作者用“神圣”的职业理念,立足发展寻找亮点,让那些活跃在农业、工业和科教战线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亮点”真正地“亮”起来,用这束温暖之光照耀中原大地。近期,河南电视台开播了《中原亮点》栏目,其宗旨是:“彰显中原亮点,关注民生人物,用美好的眼光看河南,用美丽的镜头亮中原”,展现新河南、新人物、新文化、新亮点。
内外比较寻找特点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滥觞,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有容乃大”的天下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内核与本质。著名哲学家嵇文甫先生将中原文化精神概括为“明时务,达治体,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蹈历奋进,竭忠尽智,扶危邦,振贫民”。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把中原文化的显著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基础性。
河图洛书,周易八卦,汤武革命,群雄逐鹿,定鼎中原,经营天下,中原大地浓缩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的欢笑悲歌,生长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这里既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明的栖息之地,又是后世王朝选择帝都的首善之区;这里既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又孕育出一代代文学巨匠,贾谊、张衡、杜甫、白居易、韩愈等都是影响深远的文学巨匠;这里呵护着思想的萌芽,也浇灌着圣贤的伟大,孔子祖籍河南,老子、韩非子生于河南,程氏兄弟开创了理学的新时代。在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册上,时时都能看到河南人的身影,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濡染。二十四史中立传的河南人有912位,占总人数的15.8%;唐代留名的2000多位作家,河南人占两成;河南地下文物遗迹全国第一,地上文物位居全国第二。灿烂的文化为中原大地遗留下众多人文景观。殷墟遗址、少林寺、龙门石窟、铁塔等承载着泱泱文化大省的美誉。
河南是我国传统的农业产区。近些年来,河南始终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切实抓好“壮大龙头”、“建好基地”、“优化环境”、“提供服务”四个方面的工作。“壮大龙头”就是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好基地”就是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基地化生产为农业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优化环境”就是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走进小城镇;“提供服务”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实现农业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的对接。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指引下,河南的粮食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首位,从2006年起,连续3年超千亿斤,每年向其他省市调拨粮食100多亿斤。河南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粮仓。
在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的同时,河南的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经济总量超万亿元,工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在全国排名中稳居第五。河南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所有这些都深深地烙印着中原的品牌,也是其他省份没有的比较优势。宣传这些优势,就能有力地彰显河南特色。
关注民生寻找焦点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辞海》关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渗透着大众情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在中国的文化经典中,处处闪耀民本思想的光辉,“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等。但古代统治者强调的民本思想,其治权在君不在民。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既继承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又融入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公民意识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人为本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中国老百姓关心的五大民生问题为:就业、教育、分配、社保和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始终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分配是民生之源,是人民休养生息、幸福生活的源泉,是保证社会公平的调节手段。社保是民生之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是生活安心、放心的保障。稳定是民生之盾,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
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因此,在新闻宣传中,要时刻关注民生问题,将河南在改善民生问题上的探索和经验及时地给以总结、传播。新闻工作者要针对民生问题展开深度报道,对危害民生的问题给予无情针砭。关注民生的深度报道,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意识;二要选准主题,深入问题,深刻剖析;三要新颖灵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加可读性。
突出主题找重点
所谓重点,就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情。对河南而言,新闻工作者要能正确把握河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省委提出:“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努力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两大跨越”和“两大工程”是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工作的重点。这个重点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确立的,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意志和心愿。重点明确了,就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围绕这个重点深入挖掘新闻素材,展开全方位报道,新闻工作者所作出的努力才会赢得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建立起新闻工作者与受众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管理学上有一个“焦点法则”,就是把80%的资源和精力用在20%的事情上,使之产生80%的效益。说到底,就是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跨越。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实施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使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也是采取的这种发展战略。其最终目的是共同富裕,条件成熟时,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突出重点,也就是要遵循“焦点法则”,用重点新闻的报道引领新闻工作的方向,主导新闻舆论,营造良好氛围,为河南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和谐发展,促进中原崛起发挥更大的舆论引导作用。
从根本上讲,对外宣传路径的选择,要挑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就是要让亮点更亮、特点更特,焦点更能反映民生主题。但这些不是靠“吹嘘”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实力,靠亿万河南人民的实干树立起来,如此的特色和典型,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这些年来,河南外部形象的改善,是与河南的经济成长同步的,是与全省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步的。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编校:张红玲
立足发展寻找亮点
所谓“亮点”,是一个历时性的概念。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社会生活中的亮点,要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的期待。孙正聿先生说:“个人的价值目标总是取决于社会所指向的价值理想,个人的价值取向总是取决于某种社会的价值导向,个人的价值认同总是认同某种社会的价值规范。因此,在社会的价值体系中,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总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是衡量社会与人们行为的尺度,一切都要用此去对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三个有利于”成为衡量的标准。标准的根本变化带来社会与民众心理的变革。在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治国理念。
在当下的中国,所谓社会生活中的亮点,也就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与观念、生活与实践。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瓦尔特·威廉在为新闻工作者制定的《报人守则》中,开篇讲道:“我们相信,新闻事业是神圣的职业。”之所以神圣,是新闻事业中蕴藏着为公民服务的机会和阵地,是沟通多方的媒介,拥有公众的信任。作为河南的对外宣传而言,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需要新闻工作者用“神圣”的职业理念,立足发展寻找亮点,让那些活跃在农业、工业和科教战线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亮点”真正地“亮”起来,用这束温暖之光照耀中原大地。近期,河南电视台开播了《中原亮点》栏目,其宗旨是:“彰显中原亮点,关注民生人物,用美好的眼光看河南,用美丽的镜头亮中原”,展现新河南、新人物、新文化、新亮点。
内外比较寻找特点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滥觞,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有容乃大”的天下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是中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内核与本质。著名哲学家嵇文甫先生将中原文化精神概括为“明时务,达治体,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蹈历奋进,竭忠尽智,扶危邦,振贫民”。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把中原文化的显著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基础性。
河图洛书,周易八卦,汤武革命,群雄逐鹿,定鼎中原,经营天下,中原大地浓缩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承载着中华民族太多的欢笑悲歌,生长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这里既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史前文明的栖息之地,又是后世王朝选择帝都的首善之区;这里既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又孕育出一代代文学巨匠,贾谊、张衡、杜甫、白居易、韩愈等都是影响深远的文学巨匠;这里呵护着思想的萌芽,也浇灌着圣贤的伟大,孔子祖籍河南,老子、韩非子生于河南,程氏兄弟开创了理学的新时代。在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册上,时时都能看到河南人的身影,处处都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濡染。二十四史中立传的河南人有912位,占总人数的15.8%;唐代留名的2000多位作家,河南人占两成;河南地下文物遗迹全国第一,地上文物位居全国第二。灿烂的文化为中原大地遗留下众多人文景观。殷墟遗址、少林寺、龙门石窟、铁塔等承载着泱泱文化大省的美誉。
河南是我国传统的农业产区。近些年来,河南始终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切实抓好“壮大龙头”、“建好基地”、“优化环境”、“提供服务”四个方面的工作。“壮大龙头”就是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好基地”就是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基地化生产为农业工业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优化环境”就是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走进小城镇;“提供服务”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实现农业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的对接。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指引下,河南的粮食产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首位,从2006年起,连续3年超千亿斤,每年向其他省市调拨粮食100多亿斤。河南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粮仓。
在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的同时,河南的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经济总量超万亿元,工业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在全国排名中稳居第五。河南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所有这些都深深地烙印着中原的品牌,也是其他省份没有的比较优势。宣传这些优势,就能有力地彰显河南特色。
关注民生寻找焦点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辞海》关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渗透着大众情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在中国的文化经典中,处处闪耀民本思想的光辉,“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等。但古代统治者强调的民本思想,其治权在君不在民。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既继承了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又融入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公民意识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人为本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中国老百姓关心的五大民生问题为:就业、教育、分配、社保和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始终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分配是民生之源,是人民休养生息、幸福生活的源泉,是保证社会公平的调节手段。社保是民生之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是生活安心、放心的保障。稳定是民生之盾,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
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因此,在新闻宣传中,要时刻关注民生问题,将河南在改善民生问题上的探索和经验及时地给以总结、传播。新闻工作者要针对民生问题展开深度报道,对危害民生的问题给予无情针砭。关注民生的深度报道,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意识;二要选准主题,深入问题,深刻剖析;三要新颖灵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加可读性。
突出主题找重点
所谓重点,就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情。对河南而言,新闻工作者要能正确把握河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省委提出:“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努力推进和谐中原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两大跨越”和“两大工程”是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工作的重点。这个重点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确立的,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意志和心愿。重点明确了,就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围绕这个重点深入挖掘新闻素材,展开全方位报道,新闻工作者所作出的努力才会赢得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建立起新闻工作者与受众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管理学上有一个“焦点法则”,就是把80%的资源和精力用在20%的事情上,使之产生80%的效益。说到底,就是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跨越。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实施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使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的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也是采取的这种发展战略。其最终目的是共同富裕,条件成熟时,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突出重点,也就是要遵循“焦点法则”,用重点新闻的报道引领新闻工作的方向,主导新闻舆论,营造良好氛围,为河南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和谐发展,促进中原崛起发挥更大的舆论引导作用。
从根本上讲,对外宣传路径的选择,要挑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就是要让亮点更亮、特点更特,焦点更能反映民生主题。但这些不是靠“吹嘘”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实力,靠亿万河南人民的实干树立起来,如此的特色和典型,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这些年来,河南外部形象的改善,是与河南的经济成长同步的,是与全省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步的。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