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IT界才女李颖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颖领军的赛迪传媒是继湖南电广传媒之后的中国传媒第二股,赛迪传媒及其大股东旗下拥有的16家IT类专业报纸、杂志,还有实力强大的赛迪网和声名鹊起的赛迪影视。借助IT媒体市场商业运作的深厚积累和在资本市场的捷足先登,这个机构已经彰显为以IT为特色、跨媒体运作服务的领军者。
  
  向着IT媒体的纵深行进
  
  在从业媒体之前,李颖从事技术工作有六年之久。1982年,她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微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一呆就是四年,1985-1988年,又在北京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当了三年工程师。
  1988年是中国的第一个出国高潮,正值二十七八岁的李颖,希望换一换工作性质,寻求比如出国的机遇,于是她在中国计算机报社的第一次招聘活动中来到了报社。
  当时,李颖进入的是《中国计算机用户》编辑部。1988年,《中国计算机用户》仅仅是一本月刊,相当于中国计算机报社的一个部门,总共有七八个人,发行量也不大。
  学计算机出身的李颖感知到了杂志的发展空间,《中国计算机用户》的定位是计算机产业的终端,是用户界面和消费者。在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上,以深度报道见长的杂志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如果没有用户的使用和发展,哪会有产业的发展?”李颖潜意识到。
  李颖来的时候,杂志社准备做一本《中国名优新电子产品大全》,就是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把当年评选出来的400多个电子产品汇集成册。当年杂志社定的经营收入是150万元,而这样一本书定的经营收入是80万元,占到了杂志社当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杂志社很多人当时都认为,负责做这本书是“一块硬骨头”,都不愿接这个活。
  这个硬骨头就交给李颖来啃。这本书共有400多页,其中有近70页内容需要在四川组稿。时值八月流火的盛夏,她独身一人跑到四川去组稿。“我们单位的人现在都去度假了,多舒服啊,看看我,一个女同志苦呵呵地跑到成都这个大火炉来。”她的事业心、敬业精神、良好的沟通和说服能力打动了四川省电子厅的一位办公室主任,这位主任不仅把自己熟悉的市县的朋友、企业介绍给她,而且还帮着她一起跑了几家企业。
  那一年,这本书做了90多万元的收入,超额完成了任务。
  这本书的成功,不仅让报社认可了她,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让李颖找到了自信。 “这本书非常有商业价值,成了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做完那本书后的1989年初,李颖被任命为《中国计算机用户》的编辑部主任,1990年,她又升任杂志的副主编,1993年改任杂志的副总编辑,1995年,李颖任杂志的总编辑。
  在李颖任杂志总编的1995年,她领导了杂志半月刊的改版。当时,杂志的广告形势非常好,按照新闻版面和广告版面2 :1的“黄金法则”,李颖顺应市场驱动的潮流,将杂志由月刊改为半月刊,成为当时唯一一本IT类半月刊杂志。在李颖任主要领导期间,《中国计算机用户》发行量达10万册,成为发行量最大的IT类杂志。
  杂志的发行量节节上升,营收额也年年猛增。1992年,《中国计算机用户》从报社独立出来的上半年,杂志的经营收入只有十亿万元,但是下半年就达到了100万元;第二年,杂志社的经营收入达到了300万元;第三年,600万元;第四年,900万元;到了第五年,也即1996年,这本杂志的经营收入就已经迈过了千万大关,达到了1200万元。
  不能说,这些业绩都是李颖一人的功劳;但是,没有李颖的贡献,杂志社绝不会发展得这么快。
  当李颖离开杂志的时候,杂志社员工已将近20人。她和这个团队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观,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共同为一个事业而奋斗:当杂志下一年的发行量比预想增长得还要快时,大家一块儿高兴;而当某一个月杂志的广告额有些下降时,大家又一块儿郁闷。“直到今天我还怀念这个团队,或许今后一生我都很难遇到这样的团队了。”
  从成功做出的一本书开始,而后是杂志、报纸、网络,李颖一步步向着IT媒体的纵深行进。
  
  实践了“读者群的商业价值”理念
  
  李颖说她主要有两点贡献,一是她在中国计算机报社强化并实践了“读者群的商业价值”理念。这个理念简单地讲就是媒体为了自己的经营,不光要迎合读者,而且要善于选择读者,选择那些具有商业价值的读者群体。
  在担任杂志总编的时候,李颖就意识到“读者群的商业价值”这一理念,于是她自我定位为“广告总编”,她总是问自己:“什么叫杂志变好了?前提是市场、广告客户认可了。”
  李颖注意到报纸这个“商品”的特殊性:读者不能给报纸带来直接的商业价值,但它又是实现最终商业价值的基础,所以这就是做新闻产品的特殊性和难点所在。报纸在第一个环节上是赔钱的,这使得报纸的经营风险被加大。当报纸有了既定的读者群后,广告商会对这个读者群的商业价值进行判断,然后决定是否在报纸上投入广告。从中可以看到,报纸必须让广告商完成对报纸读者群的认可而后才能实现报纸的商业价值。
  李颖提出这个理念,是基于报纸经营面对的成本压力。因为,报纸在发行环节是赔本销售,所以,其发行量不能无限制地扩大。根据推算,《中国计算机报》认为自己的发行量应控制在20万份比较合理。但是这20万个读者不是随随便便产生的,他们必须是具有商业价值的有效读者。这样,要想在数量有限的读者群中创造出更高的商业价值,就要调整读者结构。这样,同样是20万读者,他们的购买力就比原来的读者购买力更高,那么,这个读者群的商业价值也就更高,对于广告商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面对IT媒体市场的领先者《计算机世界》,李颖改变了《中国计算机报》在竞争中是“追赶者”的观念,这是她对报社的又一大贡献。她认为,在很多行业,人们对竞争的理解过于狭隘,侧重于将竞争局限在对对手的追逐和超越,往往把别人当成靶子,从而看重一城一池的局部较量。“要看到IT媒体的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创新的机会很多,任何一个竞争者都有胜出的机会。”
  她提出对竞争的概念要超越“追赶者”的范畴,就是我们不仅仅是一个追赶者,竞争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只是一个“追赶者”,对手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对手往哪儿转变,我们就往哪儿转变,这样只能是永远赶不上别人,无法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局面。
  李颖的同事都说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与她接触我们也感到她宽严有序的行事风格。采访李颖的时间安排在晚上8点,在采访之前,一位赛迪的员工还在等着李颖签字,与一大部分企业总裁签字大笔一挥不同,李颖每个文件看得都很仔细,还不时问这问那。
  李颖称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认为人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生活中有许多酸甜苦辣,如果你抱着一种感激的心情去认识生活,享受生活,生活就是多姿多彩的,人生就很幸福。同时她又是一个信奉多支点生活准则的人,不会为事业的成败而不择手段。“男性和女性有很大的不同,男性看重结果,女性看重过程,对于我来讲,最大的乐趣在于过程之中。”
  当有人要把她和杨澜、李亦非、吴小莉并称为“电视界的女强人”时,她说:“如果是传统意义上的女强人,还是不当的好。”她觉得自己首先是一个有人格的正直的人,其次,她是一个女人,要做作为一个女人应该做的一切,享受作为一个女人应该享受的全部。她不愿意提及她的家庭和爱人,“但我很在意这个家,尽管我贡献得比较少”。
  到赛迪13年了,李颖感觉自己“永远在创业”,一直在爬坡。在忙了一段时间后,她会“必须给自己一些务虚的时间”,想想自己过去的得失,将来怎么走,放松自己,款待自己,安慰自己,“让自己清醒一下”。
  在来赛迪的前后,李颖一直想着出国,后来阴差阳错也没有去成。但是,她从来到赛迪就没有再换过单位,一来就是13年,圈内人都说她是一个忠诚度极高的人。在李颖看来,这不是一个忠诚度高低的问题,她来赛迪13年来赛迪的舞台在不断地拓展,自己一直在做着喜欢的事情,而她也在随着这个舞台不断成长。
其他文献
在风起云涌、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各种名目繁多的保险品种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眼花缭乱。作为一个保险人,要想在区域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取得营销佳绩,没有高远的眼光和卓越的营销谋略恐怕是不行的。  2003年4月,一位名叫吕燕军的年轻人犹如一匹黑马,从中原保险业界脱颖而出——他带领中国人寿河南分公司金茂营销部的同事们创新营销,激流勇进,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令同行刮目相看。  “国寿”品牌,在这个保险营销总经理
期刊
人物档案:  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现任驻马店海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董事长、驻马店实验学校董事长、驻马店安吉尔双语幼儿园董事长、河南省海港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    今年34岁的唐峰,风趣豪爽,言谈举止中流露出青年企业家的果敢与机智。和他接触,你会惊讶地发现,他矢志不移的昂扬之气和他的职业角色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与吻合,时时都会感染、激励着你。他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赤诚,在自己的青
期刊
首届全国平面模特大赛年度总决赛在豫举行    2007年2月3日,首届全国平面模特大赛年度总决赛在河南洛阳落下帷幕。    此次大赛历时1年,设立了10多个分赛区,报名选手达10000多人,经过各个赛区的初赛和网上的直选,最终来自全国40多个城市的45名选手进入了年度总决赛。  决赛分成两个组别,通过活力、才艺、晚礼装三个比赛环节进行激烈的角逐。佳丽们的精彩表现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赞扬,现场掌声
期刊
宝庆路3号大房子里的舞客们都是老上海大家族的后代。他们执意迷恋和捍卫着一个已经过去的年代,甘心把自己变成时间的逐客、历史的遗民。在宝庆路3号易主后,一切将曲终人散。  即使和淮海中路咫尺之隔,宝庆路3号仍然是一个让人感觉有“时差”的地方。  这座有80年历史的花园洋房,坐落在中国最时尚的城市里、最摩登的街道边,往左走是衡山路酒吧街,往右走是淮海路美美百货。落地窗外是香樟、广玉兰、金橘树和张爱玲笔下
期刊
在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驱动下,新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解决乡村问题的重要途经。随着市场经济冲击影响的不断加大,乡村社会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大量人口外流,使得乡村人口结构失衡,乡村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乡村公共活动日益减少。同时,由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乡村物质空间建设呈现出对城市空间的简单模仿复制,导致乡村公共空间脱离村民实际需求。相比于传统时期,当下公共空间并不能吸引公共活动的发生,乡村公共生活被进一步削弱,乡村集体凝聚力减弱,从而引发乡村发展中许多问题的产生。这其中,村委广场作为当下乡村中普遍拥有的
[个人档案·张维迎]  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  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  1990年9月入读牛津大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  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  现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
期刊
在非议龙永图的背后,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利益主体对于开放战略的评价之争。从一个“入世”功臣到被指责为“卖国贼”,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滋味。近日他通过某媒体自称“问心无愧”。  龙永图受到非议,有着特定的背景。“入世”对条约履行、国门洞开与外资涌入的影响逐渐显现,各种力量的博弈日益清晰而激烈。有人抛出了“过度开放论”,剑锋直接指向龙永图。而在2005年8月,龙永图的一句“不
期刊
南阳这块被历史文化浸润透了的热土,曾经孕育出数不清的商贾精英。古往今来,无数的南阳人走出盆地,纵横四海,创业发展,丰碑四树。他们心怀天下的诚信大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循着他们的足迹,我们走进了中国经济全面改革的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又恰逢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原崛起战略实施的绝佳机遇,一时间,商潮涌动,商贾云集,无数杰出的宛商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书写了一个个精彩的财富人生。在豫商崛起的大
期刊
绝境中邂逅擦鞋纸商机    1970年12月,王宏华出生在江苏海安。1991年王宏华大学毕业后,先后进了一家供销社和一家工业品公司。在这家工业品公司,他邂逅了一位姑娘。1997年两人喜结连理,第二年便有了孩子。2002年,他们夫妻双双下岗。  赋闲在家的王宏华看着家中的窘境,常思考着致富的点子。就在这时,王宏华在上海工作的哥哥回来探亲,劝王宏华去上海找门路。  那天在上海,他和哥哥的一帮朋友在饭店
期刊
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穿着休闲西装,微笑有点腼腆,脸上还带有稚气。很难想象,他已经是温州一家著名企业集团的掌舵人。他叫张鹏飞,现任温州泰昌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张鹏飞1985年出生,今年刚满20岁。2003年3月,他的父亲张贤瑞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去世。高中毕业、正打算出国留学的张鹏飞从北京回到温州,继承这家资产总值4亿元、拥有800名员工的家族企业,当时年仅18岁。  这样的经历跟中国最年轻的富豪李兆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