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电网山火灾害“星地空”立体防控体系建设及应用

来源 :消防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m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火是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严重灾害.电网发生山火时,处置时限性要求极高,为提升电网山火的处置效率,构建“预测提前部署—卫星广域、空中机载巡查及时发现—空地联动灭火”的山火立体防治体系:研制直升机监测、通讯和灭火一体化装置,实现直升机监测、应急会商与灭火快速联动,携带直升机灭火装备巡查山火,发现山火快速灭火.实践中,该体系已扑灭现场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山火80余处,应用表明:直升机灭火装备40 min内灭火距离达100 km.
其他文献
建筑物内部发生火灾时环境复杂多变,传统疏散指示路径难以根据实际火场情况进行有效的路径规划,为此引入一种改进麻雀搜索算法.首先,根据实际火源位置设置麻雀算法预警值参数,实现算法路径规划过程中对于火源等危险区域的躲避.其次,对麻雀搜索算法位置更新公式进行优化,引入精英反向学习策略以及带有动态权重系数的正弦余弦优化算法,进一步针对麻雀搜索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进行改进.最后,采用栅格法搭建3种地图类型,将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与基本麻雀搜索算法、灰狼算法进行路径规划对比,得出该改进麻雀搜索算法在火灾复杂环境下有
非连续分布固体燃料是指多个固体可燃物非常靠近但被气隙隔开的状态,与连续分布燃料相比,非连续分布燃料更能够代表一些现实的火灾情况,以往的研究中较少涉及.笔者通过实验的方法分析不同燃料覆盖率下固体燃料竖直向上火焰蔓延的特点.所选用的浇筑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PMMA”)材料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外立面中,呈现出一种非连续分布的状态.对PMMA材料在建筑外立面的应用进行合理简化,使用防火背板、钢制底座、钢制支架搭建非连续分布固体燃料PMMA竖向火蔓延实验平台,开展10%~90%不同燃料覆盖率下固体燃料竖向火蔓延
设计研发了一种室内智能消防机器人,由激光雷达、移动底盘、机械臂、深度相机、热成像深度相机、灭火剂喷头、控制箱等组成.机器人具备遥操作、建图、自主导航、巡检、灭火等功能,通过感知周围环境完成自动导航避障.消防机器人基于火情报警信息,采用改进A*算法进行全局路径规划,并使用动态窗口法(Dynamic Window Approach,DWA)修正局部路径.在移动到火警位置后,机器人使用机械臂调整灭火装置喷嘴,对准火源喷射灭火剂实现灭火.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机器人具备机动灵活、性能稳定等优点,能够有效完成设定灭火
为研究高速剪切法制备干水灭火剂的物料配比、搅拌转速、搅拌时间3个关键工艺参数对制备过程及产品性质的影响,根据响应面实验分析方法,设计了17组对比实验,分别测量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制备所得的干水产品的松密度、流动性、含水率以及保水性等性能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物料配比、搅拌转速、搅拌时间这3个因素对于产品粉体的松密度、流动性、含水率以及保水性等物理性质影响显著,且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将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建立了各性能参数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函数模型,并得出了最优制备参数是物料配比为6:100,搅拌转速为6000 r
为了研究大型木结构古建筑群的火灾风险,深入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大利侗寨、肇兴侗寨等大型木结构古建筑群开展实地调研,并归纳总结了大型木结构古建筑群的火灾危险性特点.结合上述火灾危险性特点,构建了基于Gustav法的大型木结构古建筑群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西江千户苗寨进行火灾风险评估: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11个区域的灭火延迟因子、人员危险因子、财产危险因子、烟气因子的指标权重;依据Gustav法参数取值表对固定火灾荷载因子、易燃性因子、火灾区域及位置因子赋值,形成新的评估体系,通过该评估体系得到
为了对森林火灾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常州市森林为研究区域,提出适应森林火灾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GIS软件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基于博弈论的思想进行组合赋权得到综合权重指数,建立森林火灾风险值模型,最后求得组合赋权方法的风险值等级.结果表明:在本评估模型下,溧阳市的森林火灾风险等级为高,金坛区为中等,新北区、武进区和天宁区为低.这一评估结果为消防部门防范森林火灾提供了参考.
消防审查是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基于BIM模型实现消防智能审查的需求非常迫切,如何让计算机准确理解规范条文知识,已成为实现消防智能审查的核心问题,也是现阶段行业研究的热点.提出了面向BIM消防智能审查的规范语义模型构建方法,基于IFC标准进行知识本体构建,并以此为条文结构化对象,通过逻辑表达式建立规范语义模型,实现消防规范条文的快速结构化表达,从而达到面向BIM模型的消防智能审查的目的.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森林大火后的残余地表余火及地下阴燃火是引起二次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为防止发生二次森林火灾,清理森林余火和阴燃火是必要的.细水雾作为哈龙灭火剂的最佳替代品,被广泛应用在消防领域.本文设计一种适合熄灭森林余火和阴燃火的撞击分流高压细水雾喷头,采用Fluent进行喷头流域的仿真,分析喷孔孔径、喷孔长度和喷孔喷雾锥角对喷出细水雾速度和喷雾保护半径的影响,并进行实验验证.Fluent仿真结果表明,细水雾速度受喷孔孔径和喷孔长度影响显著,并随喷孔孔径的加粗和喷孔长度减小而增大;喷雾保护半径受喷孔孔径和喷孔喷雾锥角影响
燃料载荷和含水率是森林火灾中地表火蔓延的重要影响因素.选取香樟叶和云南松松针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燃料载荷和含水率条件下平坡地表火蔓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燃料载荷下,随含水率增大,火焰长度、火蔓延速率、火线强度和辐射热流减小,滞留时间增大;同一含水率下,燃料载荷增大,火焰长度、火蔓延速率、火线强度、辐射热流和滞留时间均增大.
为了掌握林地腐殖质火阴燃温度变化特征.以南京栖霞区丁山的地表腐殖质可燃物为研究对象,将可燃物种类、可燃物燃烧深度、含水量、风速分别作为自变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组实验对照,建立了初步的阴燃蔓延模型,得出相关实验数据.数据表明,枯立木阴燃温度最高能达到689℃;地表土阴燃燃烧深度越深,阴燃持续的时间就越长,发生在土层表面横向的阴燃火蔓延决定了阴燃林火的范围,此外,因为阴燃的地下燃烧特征,阴燃会在地下将可燃物烧净,而地表没有燃烧,从而呈现空洞特征;当含水率大于42.3%时,腐殖质复燃的可能性极低;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