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激光的可编程脉冲信号发生器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可编程脉冲信号发生器控制激光脉冲的频率、脉宽和功率,使激光脉冲在微机控制下可组成各种激光脉冲序列。
其他文献
利用LiNbO3波导电光棱镜,验证了导波光束偏转器的双稳态特性.对此,利用调制特性曲线的高斯函数模型,作了必要的理论分析,与测量结果基本相符.
期刊
针对高功率激光装置,基于自研鬼像追迹软件(GA)的鬼像分析结果,采用辅助设计方法在装置的三维结构模型中形象、直观地显示鬼像的分布情况,精确计算出鬼像光束传输过程中与装置的干涉情况;并对典型未知的鬼像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可采取的规避措施。所开发的软件能够满足高功率激光装置不同要求的鬼像分析计算,其分析结果直接应用于装置的设计,对于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光束质量、降低装置造价具有重要意义及明确的应用前景。
用具有扁平放电截面的等离子体管设计一种新颖的CO2激光器,并用纵向辉光放电和横向无声放电同时激励。阐述了这种激光器的设计原理,理论上讨论了激光管内电子浓度的横向分布,实验研究了它的工作特性,并与仅用辉光放电激励的情况进行比较。实验表明,由于横向无声放电的作用使这种激光器的激光功率、工作气压和工作气体中氮的比例有明显的提高,激光效率也有所提高,而且放电电流能兼顾最大激光输出功率和最佳效率。
三维重建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研究人类组织器官的微观空间结构更加直观,然而由于缺乏理想的连续组织切片技术,特别是全喉这样的大尺度组织,其高分辨率组织空间结构的构建困难重重。本文综述了基于大尺度组织连续切片三维重建的方法及进展,为喉等大组织超精细空间结构研究的开展提供帮助。
期刊
导光板(LGP)网点的散射能力直接影响了背光模组的光能利用率和网点密度,快速选出最佳网点结构对企业生产非常重要。提出了用LGP网点散射效率评价网点有效导光能力的方法,基于企业已量产的LGP网点密度档,分别从理论和实验分析了网点倾角对散射效率的影响,并将获得的最佳网点结构应用于实际加工。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给出网点散射效率与光能利用率、有效发光面积和网点密度的关系,并得到光能利用率最大时对应的倾角范围为25°~60°,在该范围内网点散射效率与倾角呈正相关。以散射效率较高的网点对LGP重新进行均匀优化设计,发现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分别采用平平直腔和V型折叠腔对比了Nd:GdYVO4和Nd:YVO4两种晶体的基频和腔内倍频特性。采用平平直腔在抽运功率为10.64 W时分别获得了5.35 W、6.29 W的1.06 mm基频输出, 光-光转换效率达50.3%、59.1%, 斜效率达58.1%、68.8%;采用V型折叠腔KTP腔内倍频, 在抽运功率为6.71 W时分别获得了1.73 W和2.34 W的稳定倍频绿光输出, 光-光转换效率达25.8%、34.9%。比较得出, Nd:GdYVO4-KTP绿光激光器的平均输
考虑腔场初始处于弱相干场的情况, 采用三体纠缠的张量计算法来度量三原子间的纠缠, 研究了基于光纤连接的耦合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中原子间三体纠缠动力学。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腔-光纤耦合强度变化, 以及弱相干场强度变化对原子间三体纠缠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腔模和光纤模间耦合系数增大,原子间三体纠缠减弱。另一方面, 随弱相干场强度增大, 原子间的三体纠缠增强。
期刊
相干的偏振激光在生物系统上有一种特别的效应,直到现在尚无法解释。这种效应叫做生物刺激作用。为了解释这种效应,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假想模型。这个模型的实质是:偏振光使细胞膜里的类脂双分子层的各极化头重新排列,因类脂双分子层接近于相变状态。细胞膜的这种质的变化,影响了与细胞膜密切有关的一切过程。这些过程的变化,可以解释这种生物剌激效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