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从事具体的阅读教学工作时明确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同时制定科学、完整的计划来对他们进行培养,由此进一步凸显教学实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良性发展。本文以部编版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详细探究了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终身受益,所以新时期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重对其阅读习惯的培养,并采用有效的策略对其施以引导,以便不断发挥阅读教学工作的价值,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其在良好习惯的引导下形成完善的阅读思路、积累丰富的阅读学习经验,最终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1、设计导学案——培养学生预习新课的习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能够辅助教师优化教学结构、创新知识传输的方式,进而不断增强教学的最终效果。在此趋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设计导学案并借助网络平台将其实时发送到学生手中来培养其预习新课的习惯,以便让他们在较为新颖的学习形式的引导下更为高效地开展自主预习工作,同时将个人的学习成果及时总结出来,从而在之后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如,语文老师在教学《赵州桥》一课之前,就可以先为学生设计一份任务明确的导学案: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建造背景、设计者;再次阅读描写赵州桥的段落,用两个文章中的词语表述其特点,并找到具体的描写语句;找到文章中承上启下的句子,分析它的作用;赏析第三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之后,语文老师可以将导学案传输到班级共享群中辅助学生进行预习,并要求他们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体现在课文之中,进而在长期的训练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督促鼓励——强化学生积累各种语言知识的习惯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老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积累各种语言文字知识的好习惯,从而使其在分析和解读阅读文本内涵的同时储备更加丰富的文学知识和写作素材,有助于不断增强他们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摘抄成语、名言或是优美的语段,也可以鼓励学生将相关的写作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行文布局方法等积累下来,以此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凸显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海上日出》一课时,要求他们积累其中的“灿烂、目不转睛、一刹那、奇观”等词汇,同时鼓励他们进行造句,并引导其分析作者描写日出的顺序,掌握作者在写日出景象时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由此使其在有效的积累中掌握更多阅读学习的方法,进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3、加强引导——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辅助他们体会文本内涵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以此帮助他们在阅读中领会文本内涵、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成效。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构建音乐情境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朗读习惯,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金色的草地》一文时,就可以先从网上下载一些比较舒缓和灵动的音乐,然后结合文本的主要情感基调来将多种音乐剪辑到一起,并在课堂中播放出来引导学生开展配乐朗读活动,由此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其主动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语言文字的阅读之中,进而不断强化其有感情朗读文章的习惯。
3.2要求学生养成运用工具书开展阅读学习活动的习惯
阅读学习也离不开工具书的帮助,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解决阅读问题的习惯,进而不断强化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每一次上课之前,教师都要让学生将字典准备好,以便在阅读文章时及时解决其中的生字和生词,由此辅助其更加准确地掌握文章中相关语句的含义;教师还要让学生借助与教材同步的工具书来学习和分析阅读文本,同时要求他们结合个人所学去完成其中的练习任务,有利于在培养其使用工具书自主解决问题习惯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和体会阅读语句的习惯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也要善于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和体会相关阅读语句的习惯,借此机会来发展和提升其学科素养,并有效增强他们的鉴赏和分析能力。此时,教师需要从日常教学活动入手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强化,如,在引导学生分析《爬天都峰》一文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内涵时,就可以要求他们阅读前文,明确“我”和“老爷爷”互不相识的事实,同时了解“我们”两人在爬天都峰过程中互为榜样、互相激励的情形,由此使其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正确分析和解读文章结尾的内涵。
3.4鼓勵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养成随文练笔和做批注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授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使其通过开展随文练笔活动、做批注等及时抒发个人的感悟,进而有助于使其从多个方面解读文本,并帮助他们深化文章主题、形成良好的写作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要求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顺序开展仿写练习活动,或是指导学生根据《精卫填海》一课的主题和内涵进行写作,也可以鼓励他们在学习《小英雄雨来》一文时随手将自己的阅读感悟以批注的形式展示在文章之中,进而有效增强其阅读素养。
4、结论
总之,在初级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使其在阅读的同时储备更多文学知识、掌握有效的阅读分析技巧,同时推动他们阅读、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进而实现其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渗透于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不断强化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丹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02).
[2]孟亚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03).
[3]宋沂蒙.越读越有趣——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探析[J].考试周刊,2018(A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终身受益,所以新时期的小学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重对其阅读习惯的培养,并采用有效的策略对其施以引导,以便不断发挥阅读教学工作的价值,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其在良好习惯的引导下形成完善的阅读思路、积累丰富的阅读学习经验,最终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1、设计导学案——培养学生预习新课的习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能够辅助教师优化教学结构、创新知识传输的方式,进而不断增强教学的最终效果。在此趋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设计导学案并借助网络平台将其实时发送到学生手中来培养其预习新课的习惯,以便让他们在较为新颖的学习形式的引导下更为高效地开展自主预习工作,同时将个人的学习成果及时总结出来,从而在之后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如,语文老师在教学《赵州桥》一课之前,就可以先为学生设计一份任务明确的导学案: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建造背景、设计者;再次阅读描写赵州桥的段落,用两个文章中的词语表述其特点,并找到具体的描写语句;找到文章中承上启下的句子,分析它的作用;赏析第三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之后,语文老师可以将导学案传输到班级共享群中辅助学生进行预习,并要求他们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体现在课文之中,进而在长期的训练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督促鼓励——强化学生积累各种语言知识的习惯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老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积累各种语言文字知识的好习惯,从而使其在分析和解读阅读文本内涵的同时储备更加丰富的文学知识和写作素材,有助于不断增强他们的学科素养。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文章中摘抄成语、名言或是优美的语段,也可以鼓励学生将相关的写作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行文布局方法等积累下来,以此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凸显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海上日出》一课时,要求他们积累其中的“灿烂、目不转睛、一刹那、奇观”等词汇,同时鼓励他们进行造句,并引导其分析作者描写日出的顺序,掌握作者在写日出景象时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由此使其在有效的积累中掌握更多阅读学习的方法,进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3、加强引导——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辅助他们体会文本内涵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以此帮助他们在阅读中领会文本内涵、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成效。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构建音乐情境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朗读习惯,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金色的草地》一文时,就可以先从网上下载一些比较舒缓和灵动的音乐,然后结合文本的主要情感基调来将多种音乐剪辑到一起,并在课堂中播放出来引导学生开展配乐朗读活动,由此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其主动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语言文字的阅读之中,进而不断强化其有感情朗读文章的习惯。
3.2要求学生养成运用工具书开展阅读学习活动的习惯
阅读学习也离不开工具书的帮助,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解决阅读问题的习惯,进而不断强化他们的阅读能力。如,每一次上课之前,教师都要让学生将字典准备好,以便在阅读文章时及时解决其中的生字和生词,由此辅助其更加准确地掌握文章中相关语句的含义;教师还要让学生借助与教材同步的工具书来学习和分析阅读文本,同时要求他们结合个人所学去完成其中的练习任务,有利于在培养其使用工具书自主解决问题习惯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和体会阅读语句的习惯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也要善于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和体会相关阅读语句的习惯,借此机会来发展和提升其学科素养,并有效增强他们的鉴赏和分析能力。此时,教师需要从日常教学活动入手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强化,如,在引导学生分析《爬天都峰》一文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内涵时,就可以要求他们阅读前文,明确“我”和“老爷爷”互不相识的事实,同时了解“我们”两人在爬天都峰过程中互为榜样、互相激励的情形,由此使其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正确分析和解读文章结尾的内涵。
3.4鼓勵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养成随文练笔和做批注的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授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使其通过开展随文练笔活动、做批注等及时抒发个人的感悟,进而有助于使其从多个方面解读文本,并帮助他们深化文章主题、形成良好的写作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要求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顺序开展仿写练习活动,或是指导学生根据《精卫填海》一课的主题和内涵进行写作,也可以鼓励他们在学习《小英雄雨来》一文时随手将自己的阅读感悟以批注的形式展示在文章之中,进而有效增强其阅读素养。
4、结论
总之,在初级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使其在阅读的同时储备更多文学知识、掌握有效的阅读分析技巧,同时推动他们阅读、写作能力的同步提升,进而实现其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时,需要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渗透于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不断强化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丹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02).
[2]孟亚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03).
[3]宋沂蒙.越读越有趣——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探析[J].考试周刊,2018(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