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阳县农委能环站
他,黝黑脸庞,身材魁梧;他,声如洪钟,历练精干。他就是市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市县优秀村支书——重庆市云阳县盘龙镇活龙村党支部书记王槐仲。
他所在的活龙村,濒临长江,地处三峡库区的云阳新县城对岸。他把大力推广沼气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将沼气建设作为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重点工程”。他从2004年12月开始着手建设沼气工程,在2005年和2008年形成两次建设高峰。由于他工作得力,全村688户(3137人)已建成沼气池540口(其中中型1口),沼气入户率高达78.49%,是全县的6.39倍。沼气点亮了村民的生活,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他以全村户用沼气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目标,为全村生态家园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
为了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搞好沼气池建设,质量问题一直是王槐仲同志倍受关注的事,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他起早贪黑,呕心沥血,经常穿梭在幅员面积61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沼气池建设的工地上经常有他的身影。在沼气工程建设上,严格按照标准,严把质量关,敢于逗硬,不循私情,没有一个沼气池返工,做到一气成功。已建成的沼气池全部投入使用,即使冬天产气也仍然良好,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当有的农户对沼气建设还心生疑虑时,王槐仲同志便走村串户,通过大力宣传沼气建设典型,组织现场参观,提高农民群众对发展沼气的认识。同时给群众讲解沼气的建池技术、管理注意事项、综合利用效益,替农户算经济帐等,耐心细致做工作,排除群众的顾虑,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加入到沼气建设队伍中来。
活龙村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政策引导、农民自愿、统筹协调、整村推进、保证质量、务实求效”的原则,将农村能源户用沼气项目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扎实工作。
在王槐仲同志主政的活龙村,沼气项目建设,采取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他深刻认识到,户用沼气系统是一个独立的集产气、供气、用气为一体的体系,要保证农户最终用好沼气,必须把建池、投料、管道安装、产品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抓好。在沼气建设上重点把好五关:一是施工技术关。必须强化科技的应用,聘用有资质的沼气技术员上岗,高峰时多达12人。平时3人,确保了技术力量到位。建池技术人员的报酬与建池工程质量挂钩,促使技工严把质量关,使沼气池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同时印发技术资料分发给建池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二是材料供应关。通过正规渠道采购,把好材料供应质量关。三是施工管理关。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沼气工程质量。沼气项目建设单元为“一池三改”,即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配套到位,且配套设施的质量优良。所完成的“一池三改”任务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农户非常满意,赞不绝口,提高了农民建设的积极性,使活龙村沼气建设项目完成进展顺利。四是检查验收关。工程完工后,村里邀请县农委能环站组织相关单位组成专业技术验收组进村分户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按方案和规定的工程量对项目的技术、财务、资产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五是后续服务关。沼气池是三分建,七分管。农户沼气池需要日常维护,在沼气使用过程中建立完善和规范的后续管理、维修和服务体系,村级服务直接与沼气用户对接。户用沼气池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沼气技术员立即到农户予以修复,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除此,活龙村的农户不仅实现了沼气煮饭照明,而且还实现了沼液浸种、沼肥种果、种菜等综合利用技术,使沼气的发展由单一的获取生活能源走上了综合利用的轨道,有力地促进了该村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王槐仲同志正在努力办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立志作为“精品”建设,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实用技术和新能源使用的实实在在地好处和优势,从而自己渴望建沼气池。
王槐仲同志所领导的活龙村沼气建设成效显著,各地参观者络绎不绝,纷纷交口称赞,不愧为沼气示范村。因沼气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等成绩不凡,2009年活龙村获得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称号。
他,黝黑脸庞,身材魁梧;他,声如洪钟,历练精干。他就是市党代表、县人大代表、市县优秀村支书——重庆市云阳县盘龙镇活龙村党支部书记王槐仲。
他所在的活龙村,濒临长江,地处三峡库区的云阳新县城对岸。他把大力推广沼气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推进生态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将沼气建设作为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重点工程”。他从2004年12月开始着手建设沼气工程,在2005年和2008年形成两次建设高峰。由于他工作得力,全村688户(3137人)已建成沼气池540口(其中中型1口),沼气入户率高达78.49%,是全县的6.39倍。沼气点亮了村民的生活,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他以全村户用沼气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目标,为全村生态家园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
为了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搞好沼气池建设,质量问题一直是王槐仲同志倍受关注的事,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他起早贪黑,呕心沥血,经常穿梭在幅员面积61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沼气池建设的工地上经常有他的身影。在沼气工程建设上,严格按照标准,严把质量关,敢于逗硬,不循私情,没有一个沼气池返工,做到一气成功。已建成的沼气池全部投入使用,即使冬天产气也仍然良好,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当有的农户对沼气建设还心生疑虑时,王槐仲同志便走村串户,通过大力宣传沼气建设典型,组织现场参观,提高农民群众对发展沼气的认识。同时给群众讲解沼气的建池技术、管理注意事项、综合利用效益,替农户算经济帐等,耐心细致做工作,排除群众的顾虑,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加入到沼气建设队伍中来。
活龙村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政策引导、农民自愿、统筹协调、整村推进、保证质量、务实求效”的原则,将农村能源户用沼气项目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扎实工作。
在王槐仲同志主政的活龙村,沼气项目建设,采取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他深刻认识到,户用沼气系统是一个独立的集产气、供气、用气为一体的体系,要保证农户最终用好沼气,必须把建池、投料、管道安装、产品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抓好。在沼气建设上重点把好五关:一是施工技术关。必须强化科技的应用,聘用有资质的沼气技术员上岗,高峰时多达12人。平时3人,确保了技术力量到位。建池技术人员的报酬与建池工程质量挂钩,促使技工严把质量关,使沼气池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同时印发技术资料分发给建池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二是材料供应关。通过正规渠道采购,把好材料供应质量关。三是施工管理关。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沼气工程质量。沼气项目建设单元为“一池三改”,即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配套到位,且配套设施的质量优良。所完成的“一池三改”任务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农户非常满意,赞不绝口,提高了农民建设的积极性,使活龙村沼气建设项目完成进展顺利。四是检查验收关。工程完工后,村里邀请县农委能环站组织相关单位组成专业技术验收组进村分户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按方案和规定的工程量对项目的技术、财务、资产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五是后续服务关。沼气池是三分建,七分管。农户沼气池需要日常维护,在沼气使用过程中建立完善和规范的后续管理、维修和服务体系,村级服务直接与沼气用户对接。户用沼气池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沼气技术员立即到农户予以修复,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除此,活龙村的农户不仅实现了沼气煮饭照明,而且还实现了沼液浸种、沼肥种果、种菜等综合利用技术,使沼气的发展由单一的获取生活能源走上了综合利用的轨道,有力地促进了该村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王槐仲同志正在努力办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户,立志作为“精品”建设,起到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实用技术和新能源使用的实实在在地好处和优势,从而自己渴望建沼气池。
王槐仲同志所领导的活龙村沼气建设成效显著,各地参观者络绎不绝,纷纷交口称赞,不愧为沼气示范村。因沼气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等成绩不凡,2009年活龙村获得重庆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示范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