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内涵、价值及实践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inlong1988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益创业以社会公益为理念,运用商业模式,通过创造新的服务、产品或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外蓬勃发展,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途径。随着高校对公益创业的积极探索,青年大学生对公益创业显示了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公益创业呼唤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公益创业。本文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内涵出发,探索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社会价值及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创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096-03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祝贺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式时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1]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公益创业以社会公益为理念,运用商业模式,通过创造新的服务、产品或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大学生具备公益创业的诸多优势,公益创业和大学生群体有着天然的联系,公益创业呼唤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公益创业得到历练和发展。
  一、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内涵
  (一)公益创业的概念和特点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译作“社会创新”“公益创新”“社会创业”等,最早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并在国外许多国家蓬勃发展。公益创业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及其创建的救济贫困模式的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公益创业的热潮,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公益创业的关注,公益创业的概念也迅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美国杜克大学Fuqua商学院教授、社会企业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格里高利·狄兹(J.Gregory Dees)被认为是最早对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
  eurship)进行定义的学者,他认为,社会创业包含两个概念,一是利用变革的新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并且为全社会创造效益,二是引用商业经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经营所得不是为个人谋取利益,而是将所得造福社会[2]。
  此后,很多学者都对“公益创业”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在继承国外经典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公益创业的定义:“公益创业,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或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3]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公益创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和标准,但他们都包含一个共性点,即公益创业既强调社会价值,同时又兼顾经济效益。里斯(Reis)认为:“社会创业就是把商业机制和市场竞争引入到非营利组织,从而让这些组织以更高的效率为社会提供服务。”[2]通过分析概念,公益创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社会性。公益创业以解决社会问题为责任,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坚持解决社会问题的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
  第二,创新性。通过创造新的服务、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不受当前资源限制,大胆行动,持续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公益创业的发展。公益创业,大胆创新,进行颠覆性的创新,这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亨顿(Henton)认为:“社会创业从根本上说是要创造新的价值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已经存在的组织或者活动。”[2]
  第三,商业运作模式。公益创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运用商业运作模式和手段,实现社会目的,实现自身造血,保证创业的有效、持续发展。在公益领域融入创新精神和商业模式是一种新型社会创新,在优化社会结构、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和扩大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内涵
  公益创业,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个“新分支”,对大学生来说,有着天然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大学生是公民社会的建设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希望,他们生气勃勃,意气风发,他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渴望将自己的智慧和知识用于创新创业,解决社会问题,实现自身价值。大学生是我国志愿者队伍中最大的群体,近年来的公益创业中,带有志愿者精神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最为活跃,因而也最受人们关注。公益创业的社会性、创新性、商业模式运作方式也符合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特点。因此,研究大学生公益创业,就是关注公益创业本身,两者互为内需关系。大学生群体是公益创业的主体力量,公益创业更是呼唤大学生群体。可以说,大学生公益创业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能力培養、服务社会的新途径,更代表着大学生新的就业前景。
  二、公益创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首先,公益创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随着在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凸显,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留守儿童、养老问题等等。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参与。但是,刚性的强制的社会制度架构和建设不足以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因为刚硬的社会制度缺乏温情、温度和文化道德功能。构建美好和谐社会,需要公益温情的力量。公益创业,公益是基本理念,是天然的基因,他是社会和谐的新动力,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剂良方。公益制度立足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和秩序。公益创业,以社会公益为取向,坚持民生为问题导向,对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公益创业有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公益是降低社会发展成本、提高政府效率的一个最有效途径。在倡导政府简政放权的宏观发展背景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成为政府发展的趋势,政府360度管理社会事务不具备可行性,事无巨细、一竿子到底的管理方式早就不能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政府职能应该适当放权,民间公益性组织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就交给他们承担。将政府职能中凡社会能办好的,社会民众能办好的,就交给社会民众来处理。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社会治理成本,还可以提高政府运行效能,增强社会活力,并最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第三,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公益创业有益于强化社会协同、扩大公众参与和增强社会自治。公益创业基于社会使命和责任感的要求,以公益为出发点,以谋取公众社会利益、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这大大不同于商业创业以追求利润和投资回报率为出发点,因此,有助于推动社会志愿服务、吸引群众参与。公益创业事业,具有优化和谐社会秩序、协调矛盾和冲突,通过志愿服务和群众参与,增强社会自治,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社会公德的功能。
  三、公益创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契机
  (一)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困境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较大压力。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和2002年分别为114万和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1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2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预计到2030年,我国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一直保持在60%以上[4]。2015年大學生毕业人数达749万。据统计,2016再创新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而且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难题。
  (二)公益创业为大学生开辟新的就业领域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就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激发社会创造力;在全社会弘扬创业精神,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力倡导劳动光荣、创业光荣,大力营造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的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可见,通过创业来缓解就业压力成为社会的趋势。但是,传统创业难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拓宽就业路径是大多数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活跃繁荣的创业市场及创业资金,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的频发以及各种社会新需求的递增。因此,既有创业需求,又有市场和资金,中国正处于创业的黄金时期。
  传统的创业模式是办企业、开公司,而公益创业强调公益性取向,具有门槛低、服务社会以及创新性等特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新领域。转型时期庞大的社会需求将为公益创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显示,公益机构创造的就业机会大约可以占到城镇就业数量的10%左右[5]。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压力下,一种特别适合大学生特质的创业形式——公益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选择。
  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富有创新精神,也肩负着社会责任感和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使命,他们渴望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创业,解决社会问题。可以说,公益创业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能力培养、服务社会的新途径,更代表着大学生新的就业前景。
  四、大学生选择公益创业的优势及实践
  (一)高校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精神保障
  高校不仅传授大学生知识,更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具备正能量,为社会做贡献。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和中坚力量,是公民社会的建设主体。他们青春朝气,良好的教育使他们富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对社会问题有独特的敏感度并渴望用自己的所学改变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大学生是中国志愿者队伍中最大的群体,在志愿服务和公益服务的过程中,他们的主体认知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从中发现人们对公益服务的巨大需求,从而产生公益创业最初的热情和动力。大学生是公益创业的最大群体。
  (二)高校积极探索公益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理论支持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时代的需求。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自主创业代替被动创业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意义重大。因此,在全国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既是关乎时代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解决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公益创业教育作为一个新的分支,是创业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创业教育面临的一个崭新领域,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探索。
  湖南大学是我国最早推行公益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从2006年开始,湖南大学开始探索“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在公益创业活动开展、课程设置、与专业教育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和实践。该教育模式荣获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项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正在构建“基于胜任力开发的多层次嵌入式”教育模式,清华大学等高校和一些研究中心也开始关注公益创业理论的研究和探索。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的尝试和探索都为大学生公益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高校广泛创办公益活动组织,为大学生公益创业奠定实践基础
  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搭建契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组织和团体,定期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或寒暑假时间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团或组织一般不得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活动基本是公益性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健康开展,有利于大学生组织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培养了大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最终走上公益创业道路奠定了实践基础。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温州童馨留守儿童服务中心”于2014年6月在市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它的开端就是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一批热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大学生们创建的暑期社会实践队。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这份责任,“童馨”团队应运而生。团队2011年以支教的形式在丽水市庆元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活动。五年来,童馨团队已开展多次社会实践活动,并成立了童馨公益基金,长期扶助留守儿童,志愿者也从30人发展到350余人。“温州童馨留守儿童服务中心”获得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公益组银奖。
  2003年3月成立的温州大学温瑞塘河志愿服务站,在开展了12年的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之后,响应“五水共治”的号召,2015年4月在市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成立了温州市文达清源水环境公益中心,在国内高校环保社团中率先实现了从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到专业公益机构的转型。按照公益创业的要求,文达清源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聘请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共同参与公益事业,借助“学校主导、政府扶持、专业运作”的商业模式,以“公益服务+公益产品”双轮驱动发展,形成了政府购买服务、企业公益营销、社会组织合作、公益产品义卖、校友基金捐赠五个稳健筹资渠道,中心成立后短短一年筹资40余万元。文达清源依托高校学科和专业优势,以及大学生志愿者丰富的人力资源,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志愿服务、城市河流污染公众监督、中小学爱水节水教育等业务领域优势明显,已经成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先锋和大学生社会组织的旗帜。
  这些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走出来的公益项目,因为紧密结合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通过创新组织和模式,实现公益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正是大学生群体实践公益创业的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推广和实践公益创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深远意义。公益创业,作为一种创新的社会创业形式,坚持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以促进社会公益为使命,有利于增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进步以及培养高校大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主席习近平祝贺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EB/OL].
  [2016-03-01].http://www.gov.cn/ldhd/2013-11/08/content_
  2524372.htm.
  [2]严中华.社会创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3]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35-36.
  [4]徐小洲,李永志.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与策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0(11):12-17
  [5]杜银伟.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其他文献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必须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高等财经院校应当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通过
文章从图书馆读者服务与图书馆管理两个方面简述了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观念,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创建和谐的图书馆的前提,同时提出了具体内容。
员工个体岗位绩效主要受技能、协作、能动性三个因素的影响,而这三者对绩效的作用是随着在岗时间具有相关性的,其中技能、协作对绩效的影响与时间应是正相关,而能动性作对绩效的
摘 要:研究以大学生为目标群体,以生命意义为视点,探索了核心自我评价与生命意义对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作用情况。通过对生命意义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挫折承受力间的中介作用机制的验证,探讨高校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生命意义与挫折承受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对于挫折承受力存在直接效应,生命意义在核心自我评价对于挫折承受力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核心自我评价;生命意义;挫折承受力  中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阶段,面临着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新需求、新期待,面对着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
一直以来,国内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运作,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能根据政策要求和自身经营情况需求,制定了各项内控制度,并得到较好的落实.但一些
每到学生作文时总觉得无什么可写,这始终成为长期困惑学生的问题,为此我做了如下探讨,让学生多角度“讨米”。
在全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陕西省的民营经济近年来也得了快速发展,这与宏观经营环境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陕西省的民营企业也和其他地区的民营企业一样,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管理的含义,并从本院实际出发,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探讨了本院电子阅览室对软硬件及人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步步加深,我国养老需求旺盛与养老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养老问题成为百姓、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养老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基层政府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