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巩固高效德育成果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uz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德育课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中小学德育形式,是指教师以某一品具体德育内容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思想德教育、心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综合课型,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课”,它是德育与智育的结合,是促使德育形式多样化,提高德育课程有效性的新尝试。由于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实践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开展微型德育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捕捉最佳教育时机
  微型德育与传统德育课相比较而言,具有时间短、切入点小、灵活性强和教育深刻等特点。但如何捕捉开展微型德育课的时机,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确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不能发现社会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不能掌握学生思想的新动态,或者即使发现这些问题和动态,却没有及时开展和组织好微型德育课活动,而只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照常“上课”,那么,微型德育课的优点就将完全发挥不出来。
  例如,教师从新闻媒体得知中国将于某日上午发射载人航天器,届时会进行电视直播,就可以在当天电视转播发射倒计时的时候组织学生收看。学生们甚至很可能会跟着现场指挥员的声音一起喊“十、九、……三、二、一,发射!”在那个令人感到紧张,又十分兴奋、自豪的时刻之后,教师再开展一次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微型德育课,效果将事半功倍。
  此外,对学生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不良行为,如果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进行教育和纠正,效果也比问题逐渐积累再爆发要好得多。例如,班主任教师在食堂就餐时,发现有些学生不爱惜粮食,随意丢弃饭菜。这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召集起来,在学校食堂开展一次微型德育课。当学生们看着满地、满桌都是饭菜和其他杂物,这种场景是教师在包括教室在内的其他场合都无法真实构建的。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浪费粮食的观感,谈谈对勤俭节约的认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遵守文明礼貌规范等,再组织学生动手把食堂打扫干净,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更有说服力,而且也更有指导性。
  要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很考验教师的责任心、敏感性和教育能力。为此,教师不仅要平时注意自己的学习,训练思维反应能力,还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和分析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厚积薄发,从而捕捉到开展微型德育课的最佳时机。
  二、提升德育实效
  首先,部分教师将微型德育课开办成处理班级事务的主题班会,没有突出思想教育性。一些班主任甚至就在微型德育课上布置班级事务,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对微型德育课失去热情。其次,教育方法显得单调、落后,部分教师习惯了批评说教,不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想法与感受,更不愿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学生缺少参与体验的机会。第三,部分教师很少研究本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谈不上有针对性的教育,如此敷衍了事,其效果之差可想而知。
  微型德育课与其它课程一样,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教师使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因此,为了提升微型德育课的实效,避免出现以上问题,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营造氛围,将声音、图像和影像等结合起来,将更多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如果最近学生做早操变得有点懒散,教师在班会上讲过了但收效甚微,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做操的时候利用手机或数码相机的拍摄功能,录下学生做操的情况,再剪辑成一个视频,加上一些风趣、幽默又令人警醒的旁白,在上微型德育课的时候播放,效果一定十分明显,让学生自己辨别是非,主动更正行为,能起到语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师在平时就要积累教育的素材和信息。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日积月累、聚少成 多。建议班主任要注意拍摄学生平时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照片,这样一个镜头便是他们一段学习生活的写照,一张照片便是一页珍贵的个人回顾和情感精神的凝结;一张图表便是一段努力进步的见证。丰富、充实的素材会使同学们在微型德育课上情绪饱满、兴趣盎然地见证、感怀自身的成长、学校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教师一定要真心地尊重和热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悉心研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认真备课、做多媒体课件等,真正发挥好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以持之以恒的教育态度,形成学生稳定的良好品格,努力提升微型德育课的教育实效。
  三、巩固教育的内化成果
  德育是一个长期、复杂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包括微型德育课在内的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在坚持中不断巩固微型德育课的内化成果,实现稳定的外化。
  我们在实践中不难注意到在这样一个现象:围绕某个主题开展微型德育课教学,当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不久之后,原来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言行又卷土重来。在各所中小学校中,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开展微型德育课的很多,教师们都很精心地进行组织,用很有感染力的真实故事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感知父母、老师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关爱,听课过程中,教师也的确发现学生深受感动,有的甚至泪流满面,下决心以后要在生活中关心父母,以勤奋的学习感恩父母和老师。可是,有些学生在维持这种情感和状态一段时间以后,又故态复萌。
  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微型德育课可以围绕相同的主题,以多种形式、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巩固,使教育思想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烙下深深的印迹,通过多次内化以实现稳定的外化。
  第二,传统的德育趋向于“知性”德育,但这容易导致“水过地皮湿”,学生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会落实到行动中。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微型德育课及平时的教育中强调“知行合一”,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明白道理。微型德育课绝不能热热闹闹上完就结束了,不正确的行为是否改正,预期的目的有没有达到,班主任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
  第三,围绕班级存在的突出问题,设置情景,经常开展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微型德育课。这样既能避免班主任教师的生硬说教,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教育自己。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学生定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自主解决班级和个人问题的好习惯。
  总之,在开展微型德育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和学习,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造性地选择那些能发挥最佳效果和最富教育意义的时间、地点、活动形式,这样才真正能够提升微型德育课的作用与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学生总是要交作业的。学生每天有“同步练习”,每周有如“青春文摘”、“成长随笔”和“美文品读”等作业。有作业就要有检查,不检查督促就很难保证作业的质量。学生不停地交作业,时间一长,作业本的使用页面就多了起来。这样一来,教师翻阅起来往往就很费时间;学生为了让老师能够快捷地翻阅到作业所截止的页面,又常常会折叠这个页面,从而又对作业本造成了“伤害”。为此,我曾这样倡议:练习册、文摘本、周记本等也都是有生命
用直读光谱仪分析航空结构钢中Pb、Sn、As、Sb、Bi祝世玮,张国军,宋玉环,彭国瑞(抚顺钢厂研究所辽宁抚顺,113001)航空用合金结构钢中Pb、Sn、As、Sb、等五害元素对钢材质量的影响较大,是一攻关课题,建立钢中五
基于在活化剂柠檬酸存在下,V(V)对KClO_8氧化罗丹明B这一缓慢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拟定了一个可测范围和检测限分别为0.15~20ng/ml和0.05ng/ml钒的催化光度测定法,并用于试样分
应用锌试剂(2-羧基-2′-羟基-5′-磺苯甲Ti)作显色剂,以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的微量锌。在pH9.28的条件下,选择试剂和配合物的最大吸收蜂波长(490nm,620nm)分别为参比波长和测定波长,读取吸光度差对锌浓
福柯说:也许当今的任务不是去揭示我们之所是,而是去拒绝我们之所是。当政治课堂广遭诟病,不置可否的是:课堂被“游离”与“悬浮”,课堂已“迟暮”与“僵化”。尼采说:我们需要一个目标,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转身”与“反刍”,“变轨”与“涅槃”:告别骨感,走向丰满,摒弃灵魂深处的“约拿情结”,在“挣扎”中有尊严地自我突围,“再建构”一个“简单而幸福”的课堂,是师者情不自禁的追寻……  一、依归:
本文报告了地质样品中痕量镍和钴的物相分析,分析四个相,它们是硫化物相、超基性岩相、铁氧化物相和中酸性岩相,方法主要用于查明化探异常样品中元素的赋存状态。
小学生天生好动,喜欢涂涂、画画,美术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学科,按理说,小学生应该是很喜欢上美术课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存在这样的现象:越到高年级,小学生就越不喜欢上美术课,造成这种反常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美术课上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的灌输与绘画技巧的传授,从而让小学生感受到美术的枯燥与乏味。《美术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在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
本文比较了两装置砷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以及装置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性能,丘氏定砷器均优于国家标准GB7485-87规定的装置,应用地废水中砷的测定,结果满意。
本文论述了光电光谱分析用炉中试样的制备方法,以及在钢的冶炼过程中如何利用光电光谱仪独立承担碳、硫、磷的监控分析。在合金比<10.00%的钢的冶炼过程的监控分析上,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正> 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与水在适当比例下组成的无色、透明低粘度热力学稳定体系,它在光度法中的增敏作用已有报道。而有关微乳液增敏原子吸收法还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