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道德建设创新对在校学生的成长影响探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是高校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主动力,也是引领办学方向和培养人才的基础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为深化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新常态下,高校道德建设工作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本文就高校道德建设创新对在校大学生的成长影响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校道德建设;学生成长;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1-0172-02
  一、道德内涵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用善恶评价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主要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促使人们逐步形成一定的信念和习惯,并通过个人的自律或通过一定的舆论对社会生活发挥约束作用。道德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二、高校道德建设状况
  高校的道德建设工作由学校党委下属的宣传部门主管,学校的二级单位分别由学院党委、系党总支以及各部、处党总支负责分管。改革开放以前,高校的道德建设工作主要是集合政治理论学习的开展,给教职工及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基本理论,教育教职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的道德建设工作有了新的完善与创新,过去的德育教研室、马列教研室已先后更名为社科系、人文学院、马列主义学院和公共关系学院。从此,有更多的教师及研究生参与研究或探讨道德建设课题。学校学生工作处、团委等学生职能部门也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生动活泼的演讲、竞赛以及多种趣味活动,使学生在动静态的循环中接受知识,明白道理,感悟生活,思考人生。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人们的各种欲望也随之递增,相互攀比,金钱至上,贪图享受的思潮不断提升,导致社会公共道德出现滑坡。高校学生也同样受其影响,具体表现在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意识较差,观念不强。如:有的学生通过作弊得了高分还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有的学生不愿帮助贫困同学,只顾自己;还有的学生使用公共物品不懂得爱惜节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些现象均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现了问题,必须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针对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所面临的具体情况,学校应该从深层次的角度和思路去分析研究,道德建设工作必须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也要更新。要积极改变枯燥陈旧的理论说教,用走进学生视野,了解学生心态,倾听学生诉说,关爱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新思路去接触学生,寻找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切入点。对于逆反心理较重的学生,更要敞开心扉,以诚相待,要通过多次反复的沟通、聊天、拉家常和交友的方式,取得他们的认可和信任,以便激发出他们接受教育的热情。同时,作为教育者,还要充分肯定当代大学生的优点和能力,不要回避社会现实问题和矛盾。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看待周边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得更好。
  三、高校道德建设创新对在校学生成长的影响
  (一)价值观影响
  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一种观点。价值观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一个人的价值观往往受到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要积极引导在校大学生向着道德完善的价值高度去不断追求,只有坚持坚定的信仰,才能形成坚强的道德价值观。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发展、成熟和完善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人生的影响很大,并使人终生受益。同时,大学学习也是道德培养,道德建设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修养讲道德的文明公民。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引领着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路径。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坚定崇高理想追求,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高校道德建设创新要有新方法、新思路,要用科学的理念,把人生的目标与丰富的知识相联系,把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发展相联系,把校园学习与社会繁荣相联系,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与方法,使学生摆脱传统说教模式的阴影,从心灵深处感触到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高校学生在校园内外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增强法律意识,做知法、明法和守法的公民。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个人修养的培养与完善,从自我做起,从眼前做起,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二)人格品质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包括人的气质、能力和性格等特征的总和。人格具有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品质是指人的行为、作风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和品性等本质。
  人格品质的培养与完善,对在校学生的所起的作用非常之大,它既可以规范大学生自身的言行和品德,又可以提升整个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层次,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修养的培养和教育,从最基本的怎样做人教育开始。学校要充分运用课堂教育的理论知识与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具体实际以及校园周边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经历相结合,在静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寻找做人素质高低的差异以及所产生的后果。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追求,克制个人陋习,逐步养成、完善良好的基本素质修养。   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可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学校教育,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和教育好在校的所有学生,使他们理性认识自我,努力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和做事规则,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不断优化自身人格。学会自我控制,融入当代社会环境,为提升公民的综合素质多做贡献,使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群体中明显处于高层次群体。其次是家庭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品质行为起源于家庭环境和家教程度,尤其是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极大。所以,作为父母亲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不断净化和完善自我人格,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合理合情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在健康的轨道上成长。最后是社会舆论作用,社会舆论的导向和传播是巨大的外部能量,它的影响往往起导向作用,是突发的,转折性的。因此,高校要特别关注社会舆论、媒体的传播和导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良传统文化道德观引领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使大众舆论不断释放出社会主义正能量。
  总之,人格品质的培养与完善是一个漫长的反复的过程。既要有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又要有校内外教育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还要有大学生自身的感悟和觉醒。在全面深入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过程中,高校将不断完善与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方法与新思路,并使之常态化。
  (三)学习影响
  学习是指通过读书、听讲、研究和实践等方式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一种行为。大学学习是大学生从埋头做题到抬头提问的一个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逐步培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中学学习有着明显的不同和差异,能否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规范学习行为起着引领作用。道德建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体现,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气质,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精神追求,展现出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特性和人文价值。高校要坚持思想道德创新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培养大学生包容和宽容的美德,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思想道德创新还要注重大学生的个人修养教育学习,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强化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学习行为的规范教育和管理教育,使大学生的行为方式选择和行为习惯养成向着健康的和规范的方向发展。学校可运用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文明风尚和文明习惯。要强化校园环境对育人成才的影响,在大力加强修养教育的同时,切实做好日常细节性的管理教育,让良好的文明行为得到巩固与延生。要在不断完善管理的过程中强化教育管理,尤其是加强自觉性教育,使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逐步落实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规矩。道德教育还要以社会常规教育为起点,使大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社会公共道德,以便走向社会符合文明人的标志。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就是要激发出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精神和动力,努力培养在校大学生把个人学习、服务社会与国家建设有效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学校要不断完善与创新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工作,努力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使大学生成为爱学习,能做事和会做人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严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注重优良学风的传承、教育和培养,养成讲究诚实、尊重科学的学术作风,杜绝弄虚作假和剽窃他人成果的陋习。为此,高校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学生的校园文明建设、社会公德教育和学术风气教育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努力做到常态化,持续化,并认真落到实处。从而,不断激励在校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为学术研究和探索做出新的贡献。
  四、结束语
  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创新与发展是大学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也是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事业所面临的新课题。如何更好地完善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把理论教育、课堂教学与现实实际有效、灵活的集合起来,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高校各级领导,各位学者、专家和教师要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决议为引领,全面贯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项方针和政策,认真研究和探析本校的实际情况,把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细做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家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2.
  [2]编写组.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3]胡旭宇.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周边社区的影响[J].吉林教育,2012,05.
  [4]胡旭宇.家庭教育对90后在校大学生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4,11.
其他文献
根据查阅文献和阅读书籍了解了戏剧艺术,体会了其中的精髓,本研究主要研究幼儿园中的戏剧活动对幼儿产生的影响,选择适合幼儿的戏剧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期刊
对埋地液态CO2管线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管输过程的水力热力系统视为准稳态,考察轴向温度的分布规律。求解PR方程获得不同压力、温度条件下,液态CO2的密度、比热、
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为:“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总体目标来看,非常重视对当代学生的能力要求。在新形式下我们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尤为重要。笔者从课堂教学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讲评,以及如何提高文综四项基本能力方面谈谈自己的看
一 、从心理着手,矫正扭曲的心理  1.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  2.尊重他们,给予自信  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
<正>12月8日,河南省电机工程学会八届一次常务理事会暨八届二次理事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周凯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副理事长冯元、张留锁、郄彦明、韩书
期刊
今年年初,省电力公司下发1号文件《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关于加快推动本质提升的意见》。在2018年工作会议上,侯清国董事长作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
众所周知,在一种语言的学习中语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留学生在最初学习汉语的时候接触到的就是语音,因此本文由《汉语拼音方案》的指导意义出发来讨论汉语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及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省电力公司在参与增量配电改革,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中不断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建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并运营逐渐成为常态,2017年公司系统完成公司制改革
&#39;青豫直流&#39;工程完全靠清洁能源自身互补能力独立供电,将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该工程的建设,是包括我省在内的有关各方,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