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位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so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背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特点,宜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为培养“农民—工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创业型—新型农民”,服务现代农业,同时为农村社区民众提供终身教育服务。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多元性与层级性、发展性与前瞻性、相对性与同一性、主体性与社会性等特点。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职业教育 定位 新型农民 劳动力转移
  [作者简介]马建富(1962- ),男,江苏溧阳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农村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教育。(江苏 常州 213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6JA880034,课题主持人:马建富)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9-0005-0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要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重要前提是必须准确定位。
  
  一、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定位的论争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职业教育恢复发展以来,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就很明确,即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为振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尽管在职业教育恢复发展之初,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困难重重,但农村职业学校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较好地体现了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都具有“乡土气息”,可以说是姓“农”。但是这种“好光景”并不长久,很快农村职业学校,尤其是以“农”字头专业为主的学校不景气,许多学校被迫关门,呈现一片萧条景象。在此情况下,许多学校纷纷“弃农”,以开设非农专业为主,受到家长、学生的欢迎,学校也因此起死回生,重现繁荣景象。但随之而来的质疑之声、批评之音、反对之语也越来越多,他们提出的共同问题是:农村职业教育究竟应该为谁服务?应该姓“农”、姓“职”,还是姓“城”?因此,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出现了。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也展开了许多讨论,应该说这些讨论对于人们厘清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定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也确实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里仅列举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论”:农村职业教育应以培养本土人才为目标。“农村职校办学应该实行本土化,着眼于本地的经济发展,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并落脚于本地的流动就业,这样才能找到施展才能的发展空间,也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尤其是要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农民致富作出贡献,这样才能受农民欢迎,职业教育才可能兴盛。”①我们认为,这一观点看上去颇有道理,似乎体现了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但这是一种偏“左”的观点,至多说明该目标定位具有阶段性的合理性。
  第二种——“离农、守土兼顾论”:“农村职业教育应当确立‘离农’教育为主,‘守土’教育为辅的双重性办学目标定位选择。现阶段之所以将‘离农’教育作为选择重点,是因为它有着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上的理论依据,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反映当代农民愿望的正确办学定位。”②这是一种比较激进、有新意,但容易引起歧义和争论的观点。
  第三种——“大职业教育论”:“为农村发展的教育服务决不能囿于在农村中发生与进行的教育,同时还应该包括在城市中进行的一切可能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体现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特点,既满足扎根农村的农民成人教育的需要,又切实满足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生活的教育需要。”③这种观点的视野比较宽阔,以大教育的理念、前瞻的目光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
  应该说,上述三种观点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反映的或者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实然”定位,或者是“应然”定位,或者是“必然”定位。这些观点的共同点是,都强调农村职业教育必须为“农”服务,但为农服务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算为农服务?在理解上显然具有较大的分歧。特别是,如果从未来发展的角度、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来看,这些定位还有明显的不足、不到位。我们认为只有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规定性去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定位”和“应然定位”,才有助于农村职业教育功能更好地发挥。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定位
  
  1.指导思想。农村职业教育定位问题既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战术问题。定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农村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其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功能及质量,因此,确定农村职业教育定位,必须有战略思维以及宽阔的视野。
  首先,必须坚持以系统论的思想、城乡统筹发展的思维,共同谋划城乡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问题。“如果从制度上安排两种不同的标准、质量和功能的教育,那么农村教育面向农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城市教育面向城市、服务城市,实际上,这种教育上的‘双轨制’只会钳制农村孩子进入城市主流文化圈,是一种不公正的制度安排,加剧城乡的分割和对立,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教育发展必须破除城乡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④不仅如此,城乡分割,各自独立,自成体系的职业教育,不利于提高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效能,而且会降低城乡教育资源,尤其是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作用的发挥。特别是,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单一的同质经济的转变,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追求。因此,要建立一种国家层面的农村大职业教育发展观和实践观,建立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协同运作,共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制度安排,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也是符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的。
  其次,要以非均衡发展与和谐发展辩证统一的思想,确立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化、梯度化(层级化)的现实定位。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各地职业教育文化积淀以及职业教育资源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确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尤其是近景性的目标时,必须体现多元性,并实施梯度发展。例如,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城镇转移就业作为当地农村职业教育近景性的主要发展目标;同时,基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农为主,但生产力水平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现实,要兼顾新型农民的培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些地区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层次高的地区一样,将培养新型农民、为社区民众提供优质生活教育等作为重要的目标与任务,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城乡的和谐发展,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和谐发展。
  第三,要以人本主义的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农村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也就是说,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既要为经济建设服务,适应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更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农民享受生活,终身发展服务。这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归宿,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定位必须重点考虑的。
  2.定位的表述。根据我们对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依据的全面分析,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应然性”的元功能(固有性功能)定位与“必然性”的衍生功能(发展性功能)定位,我们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作如下定位:农村职业教育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发展宗旨和目标导向,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要求,加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坚持以培养“农民—工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主,注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积极满足农村社区民众终身学习与发展以及生活教育的需要。
  
  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定位特征分析
  
  1.多元性与层级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给予全面的智力支撑,职业教育应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和农民脱贫致富,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帮助他们在城镇稳定就业。”由此看出,要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则“为农村发展的教育服务决不能囿于在农村中发生与进行的教育,同时还应该包括在城市中进行的一切可能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体现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特点,既满足扎根农村的农民成人教育的需要,又切实满足农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生活的需要”。⑤所以,我们将农村职业教育作多元、多层次的定位:在“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前提下,要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的重点;“提高留守农村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促进其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使其成为“新型农民”;还要“兼顾满足农村社区民众终身学习与发展以及生活教育的需要”。这是多元性的发展目标,它同时考虑到了为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培养新型农民以及农民生活享受教育的需要。
  层次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层次——培养“农民—工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转型的典型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也正是这一转移,拉开了以劳动力资源流动为龙头的全国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序幕。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显示:至2006年末,我国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的90.1%。2007年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认为,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将持续存在。按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测算,今后20年将有3亿农村人口陆续转化为城镇人口。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大于一般收益,而转移效益的实现从根本上说依赖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所进行的针对农村劳动者的培训。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根据周其仁对北京、深圳、苏州、武汉四市118家企业的调查,90%的城市企业招收民工时提出明确的文化程度要求:76.3%的企业要求必须在初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以上;3.6%的企业要求高中和高中程度以上。样本企业中,45.8%的企业规定民工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后才能上岗;39.8%的企业要求实施短期培训。毫无疑问,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工作都存在“教育门槛”,而且这个门槛越来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规模、速度,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迫使农村劳动者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所以,我们认为,强调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主”,这是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优先考虑和承担的职责。
  第二层次——培养“创业型—新型农民”,服务现代农业。“注重提高留守农村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促进其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这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⑥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减少农民数量,但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农民,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我国现有农民数量庞大,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表明,在47852万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0.8%。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民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另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而其他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力的比例为17.26%,比农业部门高出23倍。现在,我国每7000亩土地只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每7000头牲畜只有1名兽医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30到40。⑦另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有关领导介绍,在农村留守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到8%左右,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只占5%左右。所以,农村职业教育决不能忽视留守农村的农民素质的提高,更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与此同时,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也需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民。之所以强调培养创业型新农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在市场经济中,农民应成为市场的主体,必须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采用先进理念和技术来指导经营。一个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生产者,与传统农民不同,需要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修养。这些从本质上来说要求农村劳动者必须是一个创业型农民、农民企业家。另外,我国未来就业政策的发展取向以及为农服务专业的特殊性,需要为农服务的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各类人才都必须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才能。
  第三层次——面向“社区民众”,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从发展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兼顾满足农村社区民众终身学习与发展以及生活教育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社会发展对每个社会人素质要求的提升以及农村民众对提高生活质量需求提升从而对享受教育需求的旺盛,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及时为他们提供“时时”“处处”都能够接受的各类教育。所以,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具有发展的、战略的眼光。
  2.发展性与前瞻性。农村职业教育要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能的服务,就必须与之保持良好的动态适应性。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先决条件就是其定位必须准确、科学、合理,否则,会影响服务的有效性,甚至起到负面的消极作用。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定位必须充分注意其历史性、动态发展性和前瞻性,必须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和确定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位问题。陶行知先生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曾经对当时的农村教育进行了批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这种批评放在当时的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背景下来看是一针见血的,揭露了当时我国农村教育不为农村服务的错误性。但是许多学者将陶行知的这一观点作为批评今天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则是学术上的教条主义,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定位是有害的,会起到误导作用。
  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出,农村职业教育定位只有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也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够真正成为受人民欢迎的大众教育,体现出真正的“人民性”。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职业教育尚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当时的农村职业教育是我国农村职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都是具有农村气息,当时的非农类专业反而受到冷落、质疑和批评,因为当时农村经济主要还是农业,加上一些农副业,乡镇企业很不发达;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种状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农专业快速萎缩,第二、三产业服务的专业迅速发展,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这与当时我国第二、三产业,尤其是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处在新农村建设这一更新更广阔的背景之下,毫无疑问,我们必须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并用更宽阔的视野、更长远的战略思维来探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唯有如此,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
  3.相对性与同一性。在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主要的环节是要通过职业教育使滞留在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成为“镇上人”“城里人”,成为“市民”,或者通过产业转移就业,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然而,对于这种“离农”教育的定位,有人认为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知识精英涌向城市,必然造成农村人才资源的匮乏,从根本上滞缓了农村发展的步伐。教育在筛选少数人进入城市同时,也淘汰了大量的农村人,这些被贴上教育失败标签的‘不幸儿’怀着失望、不安的情绪无奈地留在农村,他们又将走出乡村的梦想寄托于下一代”。⑧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如果农村教育只追求为农村服务,那么农村孩子永远进不了城市主流文化,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参与城市生活和国家生活的权利,不利于社会阶层公平流动”。⑨这与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建设公平、和谐的社会相悖,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也就难以改变。由此,人们又感到所谓的“为农”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事实上,我们认为以上所谓的“两难困境”并不真实,是个伪命题,也就是说“离农”教育与“为农”教育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他们实际上都是“为农”教育。这个“农”是“大农”,两种教育都是指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教育。那种认为“离农”教育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的观点实际上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离农”正是更好地“为农”,没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通过职业教育离开农村,没有农民的大量减少,就难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也难以有农村的脱贫致富,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同时,正是有了“离农”教育,才使得长期固守在农村的千千万万农民兄弟有平等参与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而这正是我们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追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教育是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工具,具有维护不平等社会关系的功能。如果农村教育只面向农村劣势文化圈,那么只能导致农村孩子低地位的社会再生产,农民永远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因此,培养“离农”的“转移人才”和培养“守农”的“留守人才”,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必须同时兼顾。
  当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两种目标定位选择应该是有主次之分的。在目前我国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急需转移的情况下,要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缩小城乡差距,农村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实现路径和手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同时进行“离农”人才(农业—工人)和“留守”人才(新农民)的培养,并坚持以“离农”教育为主、“守土”教育为辅的办学目标定位,应该说是科学的、明智的选择,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4.主体性和社会性。无论是初等教育或是高等教育,也不管是普通教育或是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就其功能或作用来说,都同时担负着促进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从根本上来说,又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和人类的享受服务的。我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应该说同时体现了上述要求。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要目的的定位主要体现的是农村职业教育“社会性”或“经济性”价值,而“满足农村社区民众终身学习与发展以及生活教育的需要”则主要体现的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目的,反映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人本性”的一面,体现的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性价值,也可以说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元价值。不仅如此,随着农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将更加鲜明地体现为农村民众个体发展的价值。应该说,农村职业教育最重要、最长远的目标定位就是为人的发展以及更好地享受生活服务。因为,“教育的本体是教学成人,通过教学而形成人,增进人的知识品德和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也是教育的本体价值。这种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是包括农村的教育和城市教育在内的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谈论和确定农村教育价值关怀的逻辑前提,与农村教育的工具价值和现实关怀相比,具有逻辑先在性、绝对性、至上性和永恒性,甚至是不可讨论的。……离开了教育的这一本真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就不能有效地致力于和服务于人的发展,就会成为受人指责的伪教育,成为限制、束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怕的工具,为动机不纯、一味追逐名利的人或社会力量所利用”。⑩
  
  [注释]
  ①苏济,杜学元.浅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42.
  ②周青.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定位的双重选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2):196.
  ③⑤姚远峰.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目标定位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18.
  ④张济洲,孙天华.论农村教育目标定位的困境与出路[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32.
  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5-12-31.
  ⑦王静岩.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J].高职论丛,2008(1):39-40.
  ⑧⑨张济洲,孙天华.论农村教育目标定位的困境与出路[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30,31.
  ⑩郭祥超.农村教育价值之本真与“三教”价值的重新定位[J].集美大学学报,2005(1):35.
其他文献
本文在详细研究三次方及四次方外噪声对系统非平衡相变的影响后,归纳出了N次方外噪声下FPE的普遍形式,从而为讨论一般的非线性外噪声打下丁基础。
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随着科学的发展,通过对AMI的不断探讨和研究,提高了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AMI病死率明显降低。1发病机制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粥样
本文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研究4×100m接力最佳排棒顺序,根据排列定律,对各棒队员的不同排列进行运动学分析,提出了最佳排捧模式。
通过对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护理,使患者减少发作,改善呼吸功能,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目的:讨论有效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的方法。方法:积极彻底洗胃,合理、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及复能剂,留置胃管反复人工洗胃,甘露醇导泻,同时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6
目的比较硬膜外与硬膜下手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临床疗效。方法 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141例,随机分为A组63例,B组78例。A组采用硬膜外手术治疗,B组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比例不足,企业尚未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保障,社会“重学历、轻职业资格”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分担教育成本较高。文章论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观,探讨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的创新,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 发展观 发展理论 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明航(1967-
传统的盲探法臂丛神经阻滞是以人体解剖标志进行定位,通过刺激神经寻找异感来定位神经,需患者配合,常需反复穿刺且易损伤神经、血管,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超声技术越来越
目的:探讨玉屏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订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方法及依据。方法:运用国家疾病监测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报告的2012年手足口病相关数据,导入Excel进行统计处理,运用
本文对域D内的亚纯函数族{f(z)},讨沦了其线性组合a_0f~((k))(z)+a_1f~((k-1))(z)+…+a_kf(z)在一定条件下的正规性(即本文定理2),推广了文[1]的相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