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g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要通过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注重成绩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1.教学目标模糊
  在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虽然制定了教学目标,但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去开展相应的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课堂完成效果一般。甚至有些教师,还没有意识到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性作用,还在实施阅读教学时,没有制定教学目标,这就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完成效果没有一个评判标准,教师也难以在一节课结束之后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有部分语文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单一,只是从学生的成绩出发,而没有综合考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等,这样的教学目标发挥不出应有的功效,在实践中也没有很大的意义。
  2.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过程基本上都是先让学生掌握文中的一些词语,然后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容易让学生产生无聊感和乏味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甚至可能因为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而使学生对阅读课产生抵触情绪,这样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部分教师由于没有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直接将阅读课设计成学生的自主阅读课,缺乏教师的引导,容易使学生在把阅读课当成自习课,如此,阅读课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有所创新,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设计出灵活、有趣的阅读课程。
  3.教学方式存在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效率、效果等,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一定要适当,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首先,教师只是机械地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堂主要就是教师讲解,学生记录,这样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的参与度与存在感极低,甚至可以说没有学生,教师也照样能完成一堂阅读课,这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对阅读也没有兴趣,结果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为主讲人。但随着教育的发展,很多新式的教学手段也走进了课堂,教师完全可以在阅读课上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比如角色扮演、观看影片等来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此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影响小学语文阅读现状的因素
  1.应试教育
  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仍旧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课程任务比较繁重,且关注的是学生成绩的提高,这就容易导致大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只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倾向于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回答阅读理解的题目,如何将题目做得更接近于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偏向于功利性,而忽视了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这也是我国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理想的因素之一。
  2.传统观念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传统语文教育的观念影响深远。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这种模式自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在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在遇到相关阅读问题的时候,不会去主动思考,而是等着教师来分析解决。这种方式还容易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比较浅显。此外,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将阅读能力转变为其他能力。
  3.教育部门的一些措施不到位
  一些教育部门一味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因此也就不鼓励教师进行创新。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而难以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探索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作用,所以,在设计阅读教学内容之前,一定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和能力,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预期的效果一定不能超出学生可能达到的范围,即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当然,也不能设计一个学生已有水平的目标,这也是不合理的。其次就是目标的设计一定要是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如果目标不具备可操作性,也是没有意义的。新《课标》强调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我在执教《荷花》这一课的时候,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这些教学目标的主体都是学生,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的效果。此外,充分考虑了教学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后,就是教学活动不能仅限于这一篇文章,而要有所延伸,比如我注重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下一次的阅读活动中加以应用。
  2.设计多样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也是关键。教学内容选择得是否恰当,直接關系到课堂效果。所以,在设计阅读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所创新。其次,教学内容不能只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在执教《菜园里》这一课的时候,将学生六人分为一个小组,课堂四周摆放了许多新鲜的蔬菜,如白菜、卷心菜、萝卜、辣椒、茄子、豆角等,每一种蔬菜分别挂了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它们的名字,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置身菜园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去摸一摸、看一看这些蔬菜,并且记住它们的名字。等学生全部看完并记住之后,再让他们回到座位上。此时,我按顺序拿起蔬菜,请学生大声地喊出它们各自的名字。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检验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还能让学生自主探究每一种蔬菜的不同特点。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3.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引进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的新式学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參与到阅读教学中,通过发问、追问,引起学生的自主思考,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此外,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心理等因素,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我在执教《小小的船》这一课的时候,先用“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创设了一个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实行看图、读文、自主识字、音乐欣赏、朗读感悟、拼句游戏等多项语文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我是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从而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尤其是本课中进行了一个“摘果子,作拼盘”的拼句游戏,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将“智慧树”上的“词语果子”摘下来后,放在盘子里,做成“谁在那里干什么”的水果拼盘。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学会了造句,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4.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小学生是非常单纯的一个群体,教师的点评往往会引起学生情绪上的较大波动。在阅读教学课程的评价方式上,教师不应该拘泥于传统方式,即以成绩作为依据,而应该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比如,学生在这节课上是否有所收获,或者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篇课文,这些都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评价标准。此外,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也不应该一味地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术语可以更加倾向于学生的心理,带有适度的激励性。最后,对学生的考查,应该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包括说话、朗读、背诵、综合测试四个方面,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上文提到的问题,要做到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创设多样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有所创新的阅读教学,才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一、教学目标  1.从环境、人物、情节、主旨感受童话之美。  2.理解“从儿童视角诠释沉重话题”的赏析方法。  3.感悟经典作品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说起童话,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童话大师安徒生,台湾作家张晓风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人精神成长的必经之路。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是学生提升自我语文素养的过程,学校通过开展有效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  一、初中生阅读基本情况调查  初中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如何,呈现什么特征?笔者通过对几个学校
笔者曾经批阅过一次中考作文,话题是“多想一步”,结果大部分都写牛顿研究苹果落地这件事,大多数感受也是相同的,对此老师评分都困难。学生积累少,感悟浅,怎么叫他们写出内容丰富而又思想深刻的文章来呢?教师作文教学思路一成不变。很多语文教师负担较重,对作文教学投入不大,用心思较不够。教学中最普遍的循环方式就是指导作文—布置作文题—学生写作—教师评分—评讲作文。虽说有作文指导,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系统性,对学生
每次测试下来,我们学生的语文得分总是不高。中考语文测试中,大部分学生存在阅读困难,理解有偏差,答题有遗漏的问题。中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试卷的特点,考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试卷题型丰富,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广。不仅考查了语文的基础知识,还特别关注对学生在语文运用能力上的检测,还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突出语文学科核心能力的考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让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让学生进行行动、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表现性评价组织学生學习语文知识,可以从更开放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增加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  一、体察自己与同伴的差距  运用表现性评价学习语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行动与学
意象是理解诗歌的钥匙。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诗人把原本孤立的两个文学意象“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合而用之,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仔细研读分析这两个意象,也成为把握作者情感的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要问:面朝大海,能看到春暖花开的景象吗?春暖花开的风景似乎应该是在阔大的庭院或在旷野远山才能看到。海子把这两种风景糅和在一句诗里,带来了奇崛久远的魅力,也通过这两个意象,倔强地表达了自己唯
一、引子  古人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正所谓“一轮皓月当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少年,读书正是“隙中窥月”的阶段,“窥月”得法,方能“别有洞天”,领略到“月色”另一番滋味。  二、课的缘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古人的体验,对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也有激励作用。课外阅读是中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语文素养和
“孩子,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妈妈这辈子没什么文化,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妈妈知道,是党带领我们走向幸福的生活,以后你要听党的话,做个合格的党员,永远跟党走!”  我从小生活在90年代的东北农村,记忆里,小时候的春天有漫山遍野的映山红,潺潺的小溪流水;夏天有绿油油的稻田,傍晚蛙声一片;秋天红红的苹果压满枝头,沉甸甸的是农户们一年的希望和收获;冬天农贸大集上热气腾腾的叫卖声,一串串糖葫芦,孩童们大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的有效程度。而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存在着这样一些误区:一是“小众对话”,即课堂对话只是几个善于思考和表达的学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被冷落一旁。二是“浅层对话”,就是当学生把自己看法表达出来之后,教师只一味称好,不进行正确、深入的引导,使学生的认知仍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面对这些现象,我不禁思考:什么才是课
国文课定期命题作文,原是不得已的办法。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依理说,心中有所积蓄,自然要说话;感到说话不足以行远传久,自然要作文。作文既以表达所积蓄的为目的,对于一字一词的得当与否,一语一句的顺适与否,前后组织的是否完密,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