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知青文学身份

来源 :参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hu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棋王》是阿城的第一部作品,创作于1984年。小说发表后受到了广泛关注。批评界一开始将小说划入知青文学的范围,阿城此时也认为《棋王》是“另类知青小说”。但是作品所表达出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容忽视,《棋王》与传统的知青文学有明显差异。之后评论界又将之归为“寻根文学”,短暂的知青文学身份随之结束。
  关键词:《棋王》 阿城 知青文学
  阿城原名钟阿城,35岁的时候才开始创作。阿城在童年时便阅读了曹雪芹、羅贯中、施耐庵、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中外名家的著作。成年后也与父亲讨论过《易经》、儒家、道家、《资本论》、黑格尔《美学》等。这些都为阿城的创作打下了一定基础。处女作《棋王》发表于《上海文学》1984年第7期,受到了大量的关注。还获得了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的优秀作品奖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但是其发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被《北京文学》退稿,原因是表现了知青生活的黑暗。后来在改了结尾的前提下才在《上海文学》发表。《棋王》讲述在文革时代,“我”与一个绰号叫“棋呆子”的知识青年王一生在上山下乡的火车上结识,分开之后王一生四处寻找对手切磋棋艺。后来在运动会结束之后,王一生与九人同时比赛,战胜了八人,最后为了保全老者的颜面与之和棋。比赛结束之后,饥饿的王一生在同伴的搀扶下回到了住处。
  一、《棋王》的故事背景
  《棋王》的故事背景是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描写的是知青的生活,阿城本人也有着知青的经历,所以批评界一开始将《棋王》划分到知青文学中不足为奇。仲呈祥早期将《棋王》放入知青文学的作品之中,与其他知青小说作家进行比较,指出其切入角度的独特。“他描写知青生活,既不像孔捷生那样,先写‘伤痕’再写‘追求’,从《在小河那边》到《南方的岸》,……也不像王安忆那样,用《本次列车终点》把笔触延伸到知识青年回城后的就业生活,深沉地喊出找寻人生代‘终点’的课题;……他就是他,在驾驭自己所熟悉的题材上,另辟蹊径,以奇制胜。他选择了一个奇特的切入角度”[1]但在指出《棋王》与其他知青题材小说差异的同时,仲呈祥也在强调共同性,即阿城也在现实地描绘那个特殊时代知青的社会生活,只是角度更新颖。他将“棋呆子”王一生的“奇”归类为荒诞年代怪事中的一个。“因为那个荒诞的年代怪事太多,奇事便不足惊讶。”[1]王蒙也认为《棋王》是对知青文学的“发人深省的补充或者匡正”,毕竟以往的知青题材的作品中,知青们上山下乡都是去受苦遭罪的,而“我”却很向往“按月有二十几元工资”的地方,甚至担心“每月二十几元,一个人如何用完?”《棋王》弥补了以往只从上层出身知青的视角写作的缺憾,从下层知青出发,提供了“文革”特殊时期的知青上山下乡生活的新视角。[2]
  二、短暂的知青文学身份
  汪曾祺也将《棋王》划入知青文学的范畴,认为阿城写出了“没有被生活打倒”的“悲壮的乐观主义者”的新知青形象。他们“老老实实地面对人生,在中国诚实地生活”,比起老一代,“他们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较少教条主义”。汪曾祺认为“他们(知青)是有希望的一代,有作为的一代。阿城的小说给我们传达了一个非常可喜的信息。”[3]汪曾祺肯定了王一生的形象,加深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样,李劼认为《棋王》达到了知青文学更高的艺术境界,不只局限于知青经验,注入了传统文化的新鲜血液。“被写了好些年的知青小说,在这种传统文化的观照下进入了一个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而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则在《棋王》的这种艺术风貌之下被神不知鬼不觉地提炼出来,并且很快地张扬开去。”[4]
  在早期的批评中,《棋王》被圈定在知青文学的范围内。但是批评家们不得不承认,无论是题材还是内容,《棋王》都有别于传统的知青文学,而且作品所表达出的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容忽视。仅因为作家的知青背景和作品中人物的知青身份就将《棋王》简单地划分到知青文学的行列是牵强的。因此,在经历了短暂的知青文学身份之后,评论界又将之归为“寻根文学”。
  参考文献:
  [1] 仲呈祥.棋王[J].当代文坛,1984(09).
  [2] 王蒙.且说《棋王》[N].文艺报,1984(10).
  [3] 汪曾祺.人之所以为人——读〈棋王〉笔记[N].光明日报,1985(03).
  [4] 李劼.文化的个性与个性的文化——《棋王》和《蓝天绿海》的评论[J].小说评论,1986(06).
  (作者简介:任雨菲,女,在读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学思潮)(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微凉的夜  微凉的夜 你在安睡  我如一片落叶在你旁边  袒露着忧伤的纹理  你的睡姿像云一样轻  像天空一样离我遥远  我的心依然无法碰触你的灵魂  我知道 我将在秋天里离去  化为你脚下的泥土  经历一场寒霜与冰雨  你将飞向暖暖的晴空  可我依然欣慰 此刻  你仁慈地把我踩在腳下  我微微地笑着  用淡淡烟酒 掩饰着一种神情  等待黑夜被黎明带走  我还给你一个美丽的早晨  飞鸟  幻想一只
期刊
浪淘沙·坝上看雪  飛雪似杨花,落遍天涯。野园溪畔柳枝斜。玉砌粉妆如入画, 坝下人家。风紧卷银沙,最是无瑕。孤单萧瑟几蒹葭。年复一年催白发,又老韶华。  临江仙·秋夕  片片飘零木叶,低低吟唱秋虫。长天霜冷露华浓。俯身临月影,举目送归鸿。深夜难眠无梦,今生风雨谁同?佳期飘渺又成空。浮生何所似?恰恰一飘蓬。  蝶恋花·雨中行  试问东君春几许?芳草萋萋,飞泻潇潇雨。空鸟归巢寻伴侣,柳绵化作天涯絮。无
期刊
入住橘子酒店  关上门窗,住进  橘子的芯里  一瓣一瓣心房挨着  橘络牵引金色的蜜汁  酸酸,甜甜的  车流如蚁的义乌江南岸  万顷波涛  寒冬取走了阳光  窗帘,薄被,粉色的墙  偷偷忙碌着  试着什么也不说  而腊梅暗香。多么经久  如那盏陈旧的仿古宫灯  水仙  如果只有根,我选择  放弃虚长的叶子  像放弃天空明净。仙子鼓乐  不如退回汉唐  援琴而歌,持一曲《水仙操》  我不关心窗台是
期刊
朴鼎山颂  啊!  洛阳江的源头——我的朴鼎山  你那潺潺溪水哺育了大泉州的繁荣  你那雄偉的山峰是那洛阳江文明的骄傲  张山  朴鼎山下蔡溪水,  大公八尖两山陪。  闽泉洛北升明月,  苑头马鸣东寨里。
期刊
浩瀚的星宇并不平静  永恒的真理亦渐清晰  谁在挑动星宇的脉搏  谁又掀起真理的面纱  是前行者  脚下的道路荆棘遍野  远方的目标遥遥无期  谁在一路上披荆斩棘  谁又跋山涉水不停歇  是前行者  时间的洪流冲刷万象  历史的车轮横压大千  矗立时间之上  推动历史之轮  唯有前行者亘古不变  行走于天地日月间  誰又不能成为前行者?
期刊
摘要:读诗,可以带来人性的优雅和高贵,可以唤醒沉睡疲惫的灵魂,而读古典诗歌,因语言的遥远和隔膜,带来欣赏的距离,掌握读懂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沉淀美好幽雅的情感,涵养高贵宁静的人性。  关键词:古典诗歌 读诗 情感 人性  诗意地栖居,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提出的一种人生主张。诗歌的魅力,来源于它的文体追求,即“诗言志,歌咏言”,它能够真实深沉地抒发主体内心不为人知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凝炼化
期刊
摘要:中日新感觉派作为两个现代文学流派,在两国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由于中国新感觉派深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因此两个流派的对比研究通常成为一个学术热点。长期以来,学界大多关注流派概念的阐释以及新感觉派作家的创作手法的异同性比较。本文另辟蹊径,从文本细读出发,以异国想象作为小的切入点,选取中日新感觉派的两位代表作家——穆时英与横光利一,对涉及的几篇小说进行解读。同时,异国想象的行为背后是想象
期刊
摘要:速写与素描肖像课程,是绘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还有缺乏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以及表现能力和造型能力欠缺,使作品呈现得不够理想。因此,必须要提高造型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述了速写与素描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改革方法。  关键词:速写 素描肖像 造型能力 教学改革  速写与素描肖像教学,是美术院校专业教学的一部分。一般认为,速写和素描的区别就在于:速写的绘画时
期刊
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武进“春秋淹城”遗址,坐落在常州南门外约十公里处的一个叫河留墅的小村附近。由于文字资料匮乏,“三河三城”遗址终成千古之谜。然而民间的轶闻与传奇却一直为民众聒噪不绝。其中,一个叫“白玉神龟”的传说,就来自我们今天还能依稀看到的城池里的一口古老玉井。据说当年有一对白玉神龟就出自这里。白玉龟每年产蛋不少,人吃了还能长生不老。因此,淹王视之如珍宝,每天都要跑到玉井边和神龟对视良久。 
期刊
赠小师妹  像一只百灵鸟在清晨的枝头歌唱  那婉转的歌声催生莲花般的开放  春天来了  湖北的街头弥漫着最后的雪  而昆明的天空早已镶嵌着傲人的骄阳  多想  回到那美麗记忆里的校园  在林荫的小道上  看到你背着小书包路过的模样  那靓丽的背影装点着昆工的校园  犹如一颗珍珠发出洁白的光芒  当校园的人流由稀疏变得攘攘  当空荡的170路逐渐撑不下  你的身边重新被师兄师弟的温暖包围  而你会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