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张蕾(1991.10),女,汉族,甘肃天水市人,西南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油画。
摘要: 克里姆特是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艺术大师,是19世纪下半叶曾经席卷欧美的“新艺术”运动中三个伟大代表之一,是一位才华横溢,独具个性,艺术理念别具一格的艺术家,也是在艺术表现方式上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一位艺术家。他的绘画创作深刻的影响了当今艺术的发展,并获得了无数人的关注与赞赏,使其成为奥地利艺术领域里德高望重的名人。画家马克斯˙艾斯勒是第一位评价克里姆特的艺术史家,他曾经说:“克里姆特连结了历史的必然和内涵”。艺术评论家海因里希˙格鲁克也在1924年发表的专文《维也纳的国际艺术地位》一文中写到:“一般人并不认为克里姆特已将国际化风格融入了維也纳,就此而言,他的确是一名烈士”。本文结合自身兴趣,主要从自己所学专业出发,以画家克里姆特的一些代表画作为例,通过对画家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及其绘画风格成因的探索,系统的从立意,色彩,画面形式感等方面来研究克里姆特绘的绘画艺术是如何表现当时的时代特征,再结合自身创作,总结对克里姆特绘画手法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 克里姆特、绘画风格、创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122-01(一)克里姆特绘画风格概述
任何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的形成都脱离不了他所生活的环境,时代,以及当下的社会文化。克里姆特出生在一个金饰雕刻家的家庭和一个变革的时代,受其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影响他从小对艺术颇感兴趣,从小便显示出过人的艺术才华。
克里姆特的绘画经历了从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到表面上尽可能的消除客观因素,企图通过“非物质的“形式来体现作品内容的象征主义时期。这与他当时遭受的人生变故不无关系,也正是这些遭遇让他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解读和认识。他这一时期的绘制的作品《哲学》、《医学》、《法学》开始采用独特的象征性符号和象征性语言来表达他对生死的释义,也是克里姆特打破传统束缚追求自由思想的开始。克里姆特受他父亲职业的影响,从小便对金色有特殊的喜爱与迷恋,金色风格时期是他绘画生涯中最鼎盛的时期。克里姆特最后一种风格是东方绘画风格,与金色风格不同,在用色上大胆的运用对比色来烘托画面气氛。在画面的形式上,人物大多采用站姿立于画面中央,且一般都是正面。以团块的形式分布,用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体和动态,这种表现方式和中国的线描颇为相似。对中国纹样形式的借鉴和浮世绘中元素的采用也是克里姆特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
(二)克里姆特绘画风格的演变
无论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想要在历史中留下来,它都必须有其独特的创造精神和对艺术以及生活的认识,克里姆特正是把自己对于绘画,对于生命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画面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形式。
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主要经历了从早期自然主义到中期突出的几何装饰性风格,再到后期的喜用东方图腾并且笔触跳跃、颜色绚丽的东方风格。他运用着装饰性的色彩、具设计感的构图与元素、昂贵的材料等特有的表现手法,为我们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另一番景象。
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具有强烈的寓意性,克里姆特的许多作品在题材上都表现出对死亡的理解和诠释,例如作品《爱》中所表达出来的一种被爱包围着的恐惧与死亡的情绪,可见画家的一种即向往世间的美好,又害怕转瞬即逝的矛盾心理。在关于男性和女性情爱主题的作品《拥抱》中可以看出克里姆特对女人权利的肯定和对女人控制力的一种害怕与矛盾的心理。还有他对各种不同的符号之间的对比,同种符号色彩与形体上的变化,以及各种符号之间节奏关系的设计,使画面彰显出别样的生机。还有很多以情色为内容的素描,多以女性形象为载体,以他特有的方式,画出了男性内在生命的精神图像,这些图像是指向人的自我终结过程中的永恒元素。他对女性题材的狂爱也充分的体现在他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如表现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同性爱情的《女朋友》和《水蛇》系列作品,还有表现和画家之间亲密关系的女人的作品《朱迪丝》、《希望》、《艾米莉》等。克里姆特作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前期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绘画具备了这个时期独有的“符号化”“几何化”“自由化”“平面化”等特征,在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克里姆特绘画风格对我创作的启示
艺术源自生活,也源自我们生命经历的点点滴滴,克里姆特那富有民族性与创新性的绘画艺术不仅形式独特而且寓意深刻。他在继承了西方美学的优良元素的同时又吸收借鉴了东方艺术的精髓并加以创新。
克里姆特的绘画中强烈的精神寓意、色彩及其画面形式感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一段时期的绘画创作。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我以人为载体,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的循环,即出生—发展—死亡的三个阶段,希望通过对生命出生—发展—死亡的整个过程的描述,可以让人更加深刻的了解生命的不可逆转,警示人们珍爱生命,把握人生的每个阶段,不要虚度年华。有赖于我对克里姆特绘画的喜爱与崇拜,在画面形式上,克里姆特善用一些象征符号来表现画面,我也如是,对线条独特魅力的迷恋使我的画面以线条贯穿到底再运用蒙德里安的切割构成形式组成画面,使画面整体结构尽量和谐。在色彩上,我主要通过色彩的强弱、明暗、厚薄、虚实、节奏、比例以及结构来表现画面,运用大量鲜艳的色彩组成画面,在对色彩本省寓意的表达上我运用不同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我所想要表现的内容。克里姆特说“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在当下,我们在绘画创作中提倡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变形与模仿,最重要的是我们无论采用任何形式都必须出自内心需求,要知道成功的创作和变形,必须对造型有很深的把我能力,懂得每一个变形的原由,只强调形式感不强调内在精神的画面是失去灵魂和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何政广着:《克里姆特》,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李娜着:《中国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1年
[3]梅忠智着:《日本浮世绘精品》,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4年
[4]滕守尧着:《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5]孙欣着:《克里姆特绘画研究》, 首都师范出版社,2011年
[6]康定斯基着:《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摘要: 克里姆特是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艺术大师,是19世纪下半叶曾经席卷欧美的“新艺术”运动中三个伟大代表之一,是一位才华横溢,独具个性,艺术理念别具一格的艺术家,也是在艺术表现方式上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一位艺术家。他的绘画创作深刻的影响了当今艺术的发展,并获得了无数人的关注与赞赏,使其成为奥地利艺术领域里德高望重的名人。画家马克斯˙艾斯勒是第一位评价克里姆特的艺术史家,他曾经说:“克里姆特连结了历史的必然和内涵”。艺术评论家海因里希˙格鲁克也在1924年发表的专文《维也纳的国际艺术地位》一文中写到:“一般人并不认为克里姆特已将国际化风格融入了維也纳,就此而言,他的确是一名烈士”。本文结合自身兴趣,主要从自己所学专业出发,以画家克里姆特的一些代表画作为例,通过对画家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及其绘画风格成因的探索,系统的从立意,色彩,画面形式感等方面来研究克里姆特绘的绘画艺术是如何表现当时的时代特征,再结合自身创作,总结对克里姆特绘画手法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 克里姆特、绘画风格、创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122-01(一)克里姆特绘画风格概述
任何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的形成都脱离不了他所生活的环境,时代,以及当下的社会文化。克里姆特出生在一个金饰雕刻家的家庭和一个变革的时代,受其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影响他从小对艺术颇感兴趣,从小便显示出过人的艺术才华。
克里姆特的绘画经历了从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到表面上尽可能的消除客观因素,企图通过“非物质的“形式来体现作品内容的象征主义时期。这与他当时遭受的人生变故不无关系,也正是这些遭遇让他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解读和认识。他这一时期的绘制的作品《哲学》、《医学》、《法学》开始采用独特的象征性符号和象征性语言来表达他对生死的释义,也是克里姆特打破传统束缚追求自由思想的开始。克里姆特受他父亲职业的影响,从小便对金色有特殊的喜爱与迷恋,金色风格时期是他绘画生涯中最鼎盛的时期。克里姆特最后一种风格是东方绘画风格,与金色风格不同,在用色上大胆的运用对比色来烘托画面气氛。在画面的形式上,人物大多采用站姿立于画面中央,且一般都是正面。以团块的形式分布,用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体和动态,这种表现方式和中国的线描颇为相似。对中国纹样形式的借鉴和浮世绘中元素的采用也是克里姆特这一时期绘画的主要特征。
(二)克里姆特绘画风格的演变
无论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想要在历史中留下来,它都必须有其独特的创造精神和对艺术以及生活的认识,克里姆特正是把自己对于绘画,对于生命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画面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形式。
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主要经历了从早期自然主义到中期突出的几何装饰性风格,再到后期的喜用东方图腾并且笔触跳跃、颜色绚丽的东方风格。他运用着装饰性的色彩、具设计感的构图与元素、昂贵的材料等特有的表现手法,为我们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另一番景象。
克里姆特的绘画作品具有强烈的寓意性,克里姆特的许多作品在题材上都表现出对死亡的理解和诠释,例如作品《爱》中所表达出来的一种被爱包围着的恐惧与死亡的情绪,可见画家的一种即向往世间的美好,又害怕转瞬即逝的矛盾心理。在关于男性和女性情爱主题的作品《拥抱》中可以看出克里姆特对女人权利的肯定和对女人控制力的一种害怕与矛盾的心理。还有他对各种不同的符号之间的对比,同种符号色彩与形体上的变化,以及各种符号之间节奏关系的设计,使画面彰显出别样的生机。还有很多以情色为内容的素描,多以女性形象为载体,以他特有的方式,画出了男性内在生命的精神图像,这些图像是指向人的自我终结过程中的永恒元素。他对女性题材的狂爱也充分的体现在他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品中,如表现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同性爱情的《女朋友》和《水蛇》系列作品,还有表现和画家之间亲密关系的女人的作品《朱迪丝》、《希望》、《艾米莉》等。克里姆特作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前期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绘画具备了这个时期独有的“符号化”“几何化”“自由化”“平面化”等特征,在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克里姆特绘画风格对我创作的启示
艺术源自生活,也源自我们生命经历的点点滴滴,克里姆特那富有民族性与创新性的绘画艺术不仅形式独特而且寓意深刻。他在继承了西方美学的优良元素的同时又吸收借鉴了东方艺术的精髓并加以创新。
克里姆特的绘画中强烈的精神寓意、色彩及其画面形式感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一段时期的绘画创作。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我以人为载体,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的循环,即出生—发展—死亡的三个阶段,希望通过对生命出生—发展—死亡的整个过程的描述,可以让人更加深刻的了解生命的不可逆转,警示人们珍爱生命,把握人生的每个阶段,不要虚度年华。有赖于我对克里姆特绘画的喜爱与崇拜,在画面形式上,克里姆特善用一些象征符号来表现画面,我也如是,对线条独特魅力的迷恋使我的画面以线条贯穿到底再运用蒙德里安的切割构成形式组成画面,使画面整体结构尽量和谐。在色彩上,我主要通过色彩的强弱、明暗、厚薄、虚实、节奏、比例以及结构来表现画面,运用大量鲜艳的色彩组成画面,在对色彩本省寓意的表达上我运用不同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我所想要表现的内容。克里姆特说“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在当下,我们在绘画创作中提倡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变形与模仿,最重要的是我们无论采用任何形式都必须出自内心需求,要知道成功的创作和变形,必须对造型有很深的把我能力,懂得每一个变形的原由,只强调形式感不强调内在精神的画面是失去灵魂和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何政广着:《克里姆特》,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李娜着:《中国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1年
[3]梅忠智着:《日本浮世绘精品》,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4年
[4]滕守尧着:《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
[5]孙欣着:《克里姆特绘画研究》, 首都师范出版社,2011年
[6]康定斯基着:《论艺术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