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694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期末总结与评价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对学生进行导向性的正能量引导,还要指导学生在总结中开展自评与互评及班级评价,利用总结与评价活动达到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目的,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 总结 评价 发展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更是如此,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重视细节教育,重视每个教育过程细节的完美,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在期末总结与评价活动中,精心设计评价的各个组成环节,才能发挥期末总结中自评教育与激励的作用。工作中我把期末总结评价活动设计成四环节:自我总结与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班委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四个环节各有重点,相辅相成,增强评价的功效,确保良好的教育成效。
  一、利用期末总结、自评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评价是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的主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人的评价及外部社会的评价最终要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才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最终要靠自我评价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进而促进自我实现。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期末总结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为确保学生在期末总结过程中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诊断、自我矫正、自我完善的教育目的,班主任要精心、长远地设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开学初,班主任带领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计划内容从学习成效到学习能力到团队精神,与人沟通的能力、工作组织能力……尽可能做到全面而细致。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学期计划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批改,确保他们的计划不仅起到引航灯的作用,而且切实可行,成为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努力的目标与动力。
  学期结束,班主任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制定的学期奋斗目标、取得成绩、没有实现的事项等进行总结与自我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进步情况、能力发展、性格完善进行客观总结,还要查找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指导学生写学期总结时要尽可能地做到详尽而准确。例如,学习能力方面总结可结合以下三方面:
  (1)获取知识的能力,主要指理解、阅读、搜集资料的能力;
  (2)加工、应用、使用信息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口头的、文字的)、动手操作能力等;
  (3)学习调控能力,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和调整学习计划、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困难等能力。
  如此全面的总结,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一学期各方面的情况。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看到通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会更自信,对存在的不足认真对待,并产生更强的前进动力。学生评价中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受到进步的骄傲,成长的快乐,进而以自我评价的结果指导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自己的行为不断地检查和调整,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有效机制,主动地为自己规划成长目标,促进自我发展。
  二、利用互评活动引导学生查找不足树立奋斗的榜样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外界的评价不仅影响他们的行为,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他们对待他人的态度。人都有自我评价维护的意识,人们在形成自我评价之后会关注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他人的评价如果让自己感到不舒服,有的人会远离这些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尽量回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维护自己的自我評价;有的人却善于自我反思,努力完善自我,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班主任根据学生存在的自以为是、在乎他人对自己评价的特点,在学期总结中设计互评环节,不仅为学生创造相互学习,融洽关系,全面了解自己的机会,而且便于老师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点是评价之前要求每个学生细心、实事求是地找出他人的长处与优点、不足与弱点。为确保互评的有效性,班主任要充分做好组织工作,提前布置任务、讲清评价目的,要求每个学生公正、实事求是地“备好课”,同时对他们的发言内容进行审核批改。每个学生在找其他学生学期的进步与身上的长处时会自觉地联想到自己,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在评价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练就一双善于发现榜样的“慧眼”。
  在互评过程中,在评价他人、表扬别人优点的同时,某些学生被“小伙伴”赞美的语言陶醉了,学生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更融洽。同学之间有矛盾时,想起彼此间的相互欣赏会使矛盾得到缓和。找完长处与优点,请被评价学生回避,班主任组织大家继续帮助他查找身上的弱点与不足,班主任老师认真记录,用善意、温和的语言写在特制的精美卡片里,会后送给每一位学生。
  这样一场的互评会作用有三点:其一,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相互了解。学生在发现他人优点时,无形中为自己树立榜样。在指出他人的优点、缺点时,很容易联想到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这种民主互评活动的开展,既使学生从对方的透视中正确认识自己,又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其二,培养学生表里如一的良好品质。某些班级常发生老师在一个样,老师不在又是一个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个别学生爱做表面文章,言行不一。开展学生互评,形成互相约束、互相监督的局面,促使学生做到老师在和不在一个样。其三,促进班集体建设。公开评议找优点长处时,同学们的相互表扬,使得做好人好事者,一心为班集体者得到了表彰,正气得到了弘扬,邪气受到压制。被评议者因自己的优点被同学肯定,自然加倍地发扬成绩,努力工作、学习,班里的邪气有所收敛,优良班风有效形成。另外,同学之间正、反两方面的评价为班主任期末公正、客观地写好每个学生的评语奠定了基础。
  三、利用班级评定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学生自我总结评价与互评的基础上,组织班委为每位学生写出评价。班集体的评价中要重点突出该生为班集体,为他人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让学生感受到他在班集体中的地位与作用,借此给予他们归属感,激发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怀。
  四、利用班主任评语挖掘学生的潜力与闪光点,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班主任在学生自评,互评、班委评价的基础上,写好学生的评语。准确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与闪光点,为学生树立新的奋斗目标,是班主任撰写评语的核心目的。班主任用灵活的形式、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通过评语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评价、沟通;学生通过老师评语获得精神激励,进一步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不断进取的信心,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班主任在评价时应把握以“德”为先的原则,全面分析,抓住主流,突出学生优点,多肯定,多加激励;不以偏概全,草率下结论;突出个性,打动学生。评语要“紧扣”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彰显学生的特点,准确点评其优点和缺点,让学生从评语中看到老师的爱。对待学生应立足发展,用期待、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做到用“赏识”的眼光引导优等生;用肯定、“关爱”的语言激励中等生;用“博爱”胸怀去转化后进生。
  事事皆教育不只是一句话,是教育过程中件件具体事情的有效落实。老师的爱不是一句口号,是老师具体工作的呈现。重视细节教育,才能让学生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参考文献:
  [1]冉乃彦.自我教育——真正的教育.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文系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中职学生思想德育建设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索》(编号JG1301)的阶段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助学习,赢在探索,从基础知识学习到学术研究频频闪现风采,手中有尺度,互助有章法,学习有兴趣,课堂有风景,互助学习成了学习主导方式之一。  关键词: 探索 尺度 预设 次第  互助学习,应时而生,潜隐千年,一朝萌芽,在嘈杂声里日见茁壮,已然课堂教学里的新鲜血液,焕发勃勃生机。  一、见缝插针,基础知识学习领域里的得力助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是传承的平台。教学工作中,语文老师既是一位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代性理解,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性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理解,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中的实践性、历史性和开放性。同时对其人性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关系进行解读,尝试做出现代性的解释,希望为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现代化做出探索。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性 一般性 特殊性 动力  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作出了科学的说明和解读,这是很多人的共识。然而,对于人性,马克思
摘 要: 新自由主义思潮不仅是一种纯学术理论,而且是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工具。本文揭露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意识形态本质,指出其对高校师生的负面影响。在分析新自由主义思潮传播途径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坚定政治方向、加强过程控制、统筹媒体管理、强化队伍建设、占领文化阵地等管控措施,消解和排除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干扰与影响。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思潮 政治传播 控制  党的十八大报
摘 要: 自后续ESP课程设置以来,大学英语教师一直在摸索有效的测试评价方法。任务型测试满足了ESP课程对测试真实性和专业性的要求,其测试形式有助于实现ESP课程的测试目标。在进行测试任务设计时,旅游英语课程的任务内容选择和题型设定,以及评分标准都应同时符合真实性和专业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ESP课程 任务型测试 旅游英语 任务设计  引言  近几年来,大学英语改革逐步加深,以专门用
摘 要: 语音造词是汉语中创造新词语的重要方式,新兴网络三字格词语中队语音造词法的运用具有新的表现和特点。利用谐音造词法所创造的新兴网络三字格词语分“无心插柳”和“有意为之”两种情况,利用音译造词法所创造的新兴网络三字格也因源语言的不同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此外,新兴网络三字格中属韵律格式“1 1 1”的缩略式词语,常常以结合谐音的方式进行造词,且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及缩略风格,因此本文兼论“1 1
摘 要: 本文从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途径角度,对教育改革培养方式进行探讨,以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实验班为例,通过实验班的创建及实验班运作方式和课程安排,学校联系实际现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开展一系列实验班学生的实践交流活动,策划新的培养方案以满足基础教育用人单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单位与基础教育单位交流互动中对培养计划进行分析、思考、总结,从而探寻二者之间的
摘 要: 本文对《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世界现代史部分进行解读,指出其中的三点不足:一是文化游离于政治、经济线索之外,缺少文学艺术;二是美国在现代史中地位不可忽略,而二战后缺乏对美国的介绍;三是课标以时序建构教学体系,以致逻辑有些混乱,针对这三点不足提出在编写教材时应适当补充,对知识重新整合,以弥补课标中的不足,更好地诠释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进程,方便教与学。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标
摘 要: 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在中国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涌现出大量相关论文、专著、评论集等,研究的角度各有千秋。本文归纳总结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国内对该小说的研究与接受情况,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加以概括评述,指出近年来的研究除了在传统方向上有进一步发展之外,还出现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蝇王》 语言学 生态批评 影视分析  1.引言  作为二战后崛起的
摘 要: 张爱玲小说的苍凉主要体现在环境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张爱玲喜欢杜鹃花,在看似火红喜庆的杜鹃花环境中触及的却是失落者的世界。她把自身的经历及对生活的感悟都融入作品中人物的刻画上,把人物放进环境中炼狱,凸显了失落者的心态,揭露了女性的奴性和物质的人生追求,把炼狱中的女性形象以特别的方式展现出来。  关键词: 张爱玲 失落者 奴性 物质  她“觉得最可爱的是她自己,有如一枝嫣红的杜鹃花,春
摘 要: 本文对二十世纪初“民歌”发生的社会学机制,以及围绕“民歌”界定的充满争论性的话语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在“民歌”发生一开始,就存在“界定”的“两难”问题。“民歌”的发生和兴起脱胎于“新文化运动”,它在“界定”问题上“两难”是与“新文化”本身所包蕴的矛盾性联系在一起的。“新文化”的分化,也直接带来“民歌”问题的争议。  关键词: 民歌 社会机制 新文化运动 国学门  一、1918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