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水平测度及评价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高校专业与地方产业适配性为研究对象,对江苏省12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所在城市产业发展的融合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能较好适配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发展需求,协同度整体处于理想状态,但不同高校、产业和专业互相之间却并不均衡,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仍有待提升。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准确定位,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强化市场导向,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协同各方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产教融合新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4-0050-05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统筹协调,提高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是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举措。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面向地方、面向市场,其办学定位、资源优势、服务对象、招生对象、就业面向都在地方,要真正实现服务地方,就必须使其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有机融合[1][2]。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应用型本科院校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以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同频共振”,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本文以江苏省12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样本,探析其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间的协同融合状况,通过适配性测度评价,综合分析产教融合发展水平,以期为提高应用型本科服务地方能力,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一、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概况
  截至目前,江苏省共有以“学院”命名的办学定位为应用型的普通本科高校14所(不含警察、艺术等特殊类型院校),分别为南京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泰州学院、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淮海工学院,其中泰州学院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成立于2013年,2017年才有本科毕业生,因此本文选取其他12所院校作为研究样本。这类院校基本是江苏省内以教学为主的新建本科高校。从地域分布看,苏南6所,苏北6所,分别位于南京、苏州、常州、盐城、徐州、淮安、连云港。参考武书连《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分析报告》的高校分类方法,除江苏理工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等4所为师范类院校外,其他均为理工类院校。
  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样本院校基本涵盖理、工、文、经、管、艺等六个及以上学科门类,其中淮海工学院学科门类最广,涵盖理、工、文、经、管、教、艺、农、法、医十大学科门类,也是样本院校中唯一设置医学的院校。笔者初步梳理发现,样本高校均设置50个以上的本科专业,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较为紧密,专业布局基本成型,但样本院校间仍存在专业设置趋同、专业覆盖基本相近等共性问题,专业发展特色和集聚效应尚未完全形成[3][4]。
  二、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适配性分析
  高等学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程度主要取决于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的适配程度及合作深度。为测度评价样本高校产教融合水平,分别从专业结构与三大产业、专业结构与主导产业、新增专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三个方面进行适配性分析。
  (一)专业结构与三大产业结构的宏观适配度
  通过计算样本高校所在城市三大产业结构占比与相关专业占比的差值,得出“专业-产业”(M-I)错位度,初步探索专业与产业间的宏观适配性,分析样本院校专业结构的相对合理性,计算公式为:
  M-I错位度=|产业产值比Ci-相关专业数占比Cj|
  错位度指标(绝对值)越小,表示宏观适配性越好,计算结果见表1。
  从整体上看,样本高校专业设置与三大主导产业宏观适配性差异较大,南京晓庄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高校专业设置与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匹配度相对较高。从第一产业M-I值看,12所样本院校中仅5所高校中设置农学专业(均为理工类院校),除金陵科技学院外,其他高校第一产业相关专业所占比重均低于所在城市第一产业比重。从第二产业的M-I值看,整体而言理工类院校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占比均超过所在城市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由于师范类院校“文科类”专业比重相对较大,其占比则相对低于第二产业比重。其中,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院校匹配度较高,而盐城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院校M-I錯位度较为突出。相比之下,师范类院校在第三产业的对接方面相对较为匹配。部分理工类院校与第三产业相关的经管、艺术以及服务类专业设置占比与所在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完全适应,如苏南的南京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苏北的盐城工学院等。
  需要指出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大多是从专科升格而来,有的行业背景突出,有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沿袭原有传统和优势,如南京工程学院延续原“机专”“电专”基础和优势,继续做强机械、电力等相关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有所侧重。由于三大产业涵盖范围较广、高校专业交叉较为复杂等因素,同时本计算方式及所得指标没有消除三大产业中各主导产业比重或产业地位差异的影响以及各专业规模的影响,因此只能粗略反映高校专业与三大产业的适配程度。
  (二)专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的适配程度分析
  1.主导产业的选取确定方法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技术先进、增长率高、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为消除三大产业中各主导产业比重及产业地位的影响,本文还着重考察样本高校专业结构与所在城市主导产业的适配情况。由于本文涉及7个城市和12所院校,受各类统计年鉴统计口径及篇幅所限,只选取所在城市专业化程度最高的5个制造业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代表,用5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作为产业产值比重。主导产业的选取根据产业专业化率Z=(qij/qj)/(Qi/Q)来确定,其中,qij表示i市j产业产值,qj代表高一层次区域(江苏省)同产业产值;Qi和Q分别代表i市和江苏省制造业产业总值;Z值越大,表示该产业专业化程度越高[5]。各市主导产业专业化率见表2。   2.专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的协调性分析
  协同学是研究不同系统间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性,实质上就是研究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因此,本文基于协同学原理,构建协同度模型,利用协同指数分析专业与产业间的适配程度。参照已有计算办法和分类标准[6][7],协同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其值在区间[0,1],值越大表示适配性越强,低于0.5为不可接受区间,高于0.5为可接受区间,可接受区间又分为初级协同[0.5,0.69]、中级协同[0.7,0.89]和优质协同[0.9,1]。协同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i为各主导产业产值比,Cj为相关专业数占比。计算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按照已有研究的划分标准,样本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整体上处于理想状态,除南京晓庄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海工学院以外,其他样本学院总体协同度都处于优质协同水平,协调程度较好的是南京工程学院、江苏理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高校。本文还对5大主导产业分别进行适配性考察,根据计算结果,南京工程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淮阴工学院等高校与5大主导产业均达到优质协同或中级协同,表现出与地方主导产业良好的匹配对接状态。金陵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盐城师范学院与地方2个或2个以上主导产业无对接专业,表明相应产业协同性较弱。
  整体而言,理工类院校协同程度要普遍优于师范类院校,而苏南与苏北高校间协同度未见明显差异。产生这一结果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理工科类占多数,其专业设置相对而言都偏向制造业等重要主导产业;二是主导产业的就业引导力较强,地方工科院校往往比较注重对接主导产业,提高就业率。本文所考察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属于较为传统的行业,而苏南发达城市目前的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三二一”结构态势,制造业发展方向开始向“高精尖”转型。此外,苏南苏北还面临着大量产能转移的问题,这些都将对江苏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虽然选用相关专业数占比而非学生规模占比进行计算,可能存在学校间专业规模不一致所带来的误差,但量的扩张是结构变化的动因,结构构成是量的体现,因此从整体上看并不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需要说明的是,专业与产业的对应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有可能是一对多或多对一,即有的专业可能同时对应服务于几个产业,有时候也存在几个专业对应服务于一个产业的情况。但限于搜集数据的困难,本文在选择相关专业时,并没有考虑专业和产业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
  (三)新增专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适配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和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进入了快车道,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大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需要,适应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科学合理地开设新专业,为地方发展供给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统计显示,2010-2015年,样本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187个,从学科门类来看,工学类新增专业数量最多,达到了96个,其他依次为文学类、管理学类、经济学类、艺术学类、理学类、教育学类和农学类。从样本学校内部看,部分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新增专业较多,其中徐州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和南京晓庄学院新增专业比例较大,占其专业总数的1/3以上。本文通过对比法,考察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增专业与所在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适配情况,详见表4。
  从整体上看,样本高校60.34%的新增专业(113个)可对接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说明与所在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匹配程度较高,反映样本高校能够按照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把握产业发展新动向,不断调整完善专业设置。样本高校新增专业中虽然均有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但高校之间差别较大,南京工程学院和盐城工学院新增专业中与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数量超过了10个,占新增专业总数60%左右;其次为金陵科技学院,由于其近年来重点发展方向为软件科技,该校新增专业中近半与新兴产业相关;淮海工学院虽然自身专业比较齐备,新增专业总数不多,但其中62.5%的专业均与新兴产业有关;徐州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的新增专业中有近1/3左右与新兴产业有关。相比之下,南京晓庄学院、鹽城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的新增专业更多的以文学类、管理学类和经济学类为主,与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数量较少。
  从具体专业看,虽然各高校基本能够紧跟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调整设置专业,但部分专业出现过热现象,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新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样本高校一半以上均有设置。以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样本高校中有7家设置,而全国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全国同期布点466个,是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布点最多的专业,盲目扩增之后,必然有人才输出过剩的风险。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准确定位,强化特色,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找准定位,瞄准方向,密切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强化自身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近年来,江苏应用型本科院校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形成了显著的专业发展特色,如淮海工学院、金陵科技学院以专业改革为突破,分别打造“海洋”特色、“软件”特色等。面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供给侧改革的新要求,建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按照“对接产业、优化专业、引导创业、服务就业”的思路[8],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发展和培育优势专业,使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应用型关联专业组团式、集群式发展。要慎重开设新专业,充分考虑产业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资源,不可盲目追求对接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而脱离已有的特色和优势;要充分认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受国际市场、产能结构等影响较大,而人才输出具有相对滞后性,因此必须以前瞻性视角应对可能出现的产业重大变革与调整,防止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发生。   (二)市场导向,订单培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新的增长极
  高校人才供给要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把市场供求比例、就业质量水平作为学校自主调整设置学科专业、确定培养规模的首要条件。要坚持市场导向,大力开展訂单培养,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获取人才需求订单。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全面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师资培训等环节,重组再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流程,确保供需零距离对接、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一体化。要将企业文化和职业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营造职场化的专业文化氛围,努力寻求教学标准与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文化与行业价值之间的有效统一,实现由培养“技术人”向培养“社会人”的根本转变。要在订单培养基础上,辅以“大专业、多工种”的复合型专业设置方式,适当降低与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关专业的比重[9]。要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对相近专业进行课程整合,使教学内容柔性化,促进专业设置综合化,调节人才就业空间。
  (三)政府引导,统筹布局,促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
  发挥省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牢固确立产教融合发展导向,充分考虑省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根据本省产业发展合理调控人才培养布局,主动引导和帮助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转型发展路径设计。要从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建立政府主导、教育部门牵头、行业企业及社会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协作机制,打造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网络。要健全就业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引导高校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在高校调整专业时引入行业企业评议,避免高校为了吸引生源而盲目开设新专业。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形成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为校企合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参 考 文 献
  [1]柳友荣,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5):64-69.
  [2]赵艳林,等.地方工科院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互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2(6):5-9.
  [3][9]李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4):96-103.
  [4]洪林,李海莲.苏北地区地方本科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2):61-69.
  [5][6]赵红梅,等.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的适配性研究—基于常州的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6-11.
  [7]蔡瑞林,刘霞,龙慧.基于协同学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对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7):82-85.
  [8]涂宝军,王峰.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J].江苏高教,2016(5):84-87.
其他文献
摘 要 国家教材建设奖作为全国教育领域级别最高的奖励,等同于国家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选一次,代表着我国教材建设工作的最高水平,获奖教材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三类。对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类优秀教材奖从获奖区域分布、编写单位分布、完成单位合作情况、优秀奖教材对应的专业大类分布和相似或相同教材编写等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特征分析,建议从健全保障体系、强化系统设计、完善质量监测评价等方面入手加
摘 要 PDP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划和专业教学及培养计划的制定都具有非常有效的辅助作用,该系统按照学生素质的分类分为六组:职业了解程度、压力应对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专业技能、英语电脑能力。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施测,按技能主指标分类对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发现学生专业技能随年级的上升而显著提高,而压力应对、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等重要核心能力的获得感没
摘 要 学生满意度是衡量就业创业教育实效性与学生获得感的重要指标。以高职院校270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对本校就业创业类课程进行评价时,其整体满意度处于较低的正向水平,尤以“课程开设数量”“课时安排”与“教学方法”得分较低。低满意度的形成與学生个人因素和教学内部因素有关,就学生个人因素而言,“生源地”与“专业”变量产生显著影响;就教学内部因素而言,教师维度的“教学模式”与“教师态
入选理由 将视角聚焦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变化,从政府统筹主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模式推陈出新、服务区域经济能力不断提升、促进文化创新与创新诸方面,对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发展动向和趋势进行分析。案例鲜活,数据翔实。  主要观点 报告指出,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生产经营和科学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同。许多地方政府有意识地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区域经济
摘 要 推进院系治理现代化是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重要战略选择。权力互动矩阵网络是透视高职院校院系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视角,揭示出高职院校院系治理困境在于学术权力内外部互动呈现“中心-边缘”状态、行政权力内外部互动呈现“支配-依附”状态、民主权力内外部呈现“强化-式微”状态。可通过设定学术性发展目标、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权力约束机制等举措,形成院系治理权力运行的良性互动网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给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的新要求,发现财经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面临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不够等困境。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是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提升师资力量国际化水平、拓宽国际合作和交流渠道。  关键词 一带一路;创新创
摘 要 基于匹配原则,构建“质量工程”教育资源投入量化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区域、专业2个维度定量评价,同时与招生、产业结构联立匹配矩阵,重新审视“质量工程”资源分配绩效。研究结论表明,江苏省“质量工程”教育资源投入在区域、专业2个维度总体处于“吻合”、“基本吻合”区间;“申报—评审”资源分配机制下,专业结构通过倒逼资源分配,进而与产业资源错位;教育资源有强烈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基于区域平衡考量,教育资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根本任务,“德术兼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基于优秀传统“仁”文化,通过建设典型案例教学库、推进“医学 思政”课程教学改革,设置“课程化”活动项目、搭建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实施量化积分制考核评价、建立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加强育人队伍建设,发挥“他育”“自育”协同合力,形成了特色性“三仁行、三路径、三悟形”思政德育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
摘 要 高职院校开展的质量保障活动,实质上是一种以质量为目标的内在自我约束行为。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第三方专业教育评估机构对本校学生就业数据和教师取得的成果进行监测,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构建适应学校质量观要求的质量保障体系,培养全员质量意识与责任感。  关键词 文化;质量保障;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02-0010-0
摘 要 “国立第一职业学校”是徐良裘培养“国家之工匠”的“试验田”。该校以职业精神培养作为“国之工匠”思想训导的核心;采取“趋实践型”的课程设置模式和“艺徒化”教学方式并构建了“趋工厂化”的“完全教育”模式。“国立第一职业学校”办学实践表明,经费短缺是“工匠培养”失败的主要原因,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工匠”培养成功的关键,“艺徒制”的教学方式与工厂文化的熏陶是传承“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