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适度扩大对台金融开放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zmh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关总署6月8日发布的最新外贸数据显示,2013年前5月,大陆与台湾进出口贸易额为869.7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178.7亿美元,同比增长34.5%;自台湾进口69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4%。而2012全年,两岸双边贸易额就已达到1689.6亿美元,占同期大陆外贸总值的4.4%,同比增长5.6%。面对如此强劲的贸易增长势头,我们应该如何促进两岸更深层次的经济交流,推动两岸经济发展?针对这一问题,近日,《经济》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通过其对两岸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的分析寻找答案。
  贸易为先 搭建两岸经贸桥梁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前,两岸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基本上互不相通。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台商开始进入大陆,开设工厂并生产商品。“但是所生产的商品并非流向大陆市场,更多的是远销海外。”霍德明向《经济》记者介绍道,“因为不管是台商还是港商,所熟悉的都是海外市场,对大陆的需求一无所知。他们看重的是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我们将台商在大陆进行的这种最初的贸易称为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相对于一般贸易而言的,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指一国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的贸易方式。而一般贸易是指单边输入或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
  据霍德明介绍,当时的港澳台商是在大陆进行加工贸易的最大客户,其加工贸易额已经占到大陆加工贸易总额的50%以上,但遗憾的是,如此庞大的数字对于大陆市场而言却没有丝毫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的不断升级,加工贸易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逐渐由简单的初级加工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方向转型,并且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富士康的高附加值加工企业,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同时加工贸易商也不再局限、单一。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1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9746.7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13.4%。其中出口3.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5088.7亿美元),增长18.4%,进口2.9万亿元人民币(折合4658亿美元),增长8.4%;贸易顺差2705亿元人民币(折合430.7亿美元)。霍德明表示,尽管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状态,但事实上,过去的30年间,我国一般贸易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相反,加工贸易则有相当大的盈余。最新的海关外贸统计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今年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863亿美元,增长7.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9.9%;一般贸易项下逆差189.8亿美元,收窄了63.5%。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为3230.2亿美元,增长6%,占我国贸易总额总值的33.1%;加工贸易项下顺差842.6亿美元,收窄3.6%。
  此外,针对加工贸易,霍德明还谈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十二五”以来,我国一直在强调内需的重要性,并且也在不断扩大内需市场,多管齐下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如此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加之我国高附加值加工企业的存在,诸如iPhone系列产品的国内售价理应比国际价格优惠得多,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其价格不低反高。原因何在?霍德明认为,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内市场“堵塞”、“不通畅”导致的。国内部分商人表示,产品从国内运输到美国,流程简单,只需要考虑运输工具而已;但是在国内,跨省市、跨地区的货物运输却显得非常繁琐,并且我国对外销产品的退税优惠政策,也使得大量“Made in China”产品“心甘情愿”地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霍德明建议,我国应该逐步取消外销产品退税优惠政策,使得成品商品的外销价钱与国内保持一致,以保证国内消费者享有平等的价格购买权。
  投资随后 扩大市场空间
  通过加工贸易,台商将大量的资金带入大陆市场,除了进行必要的生产筹备之外,也开始从事房地产买卖和股票交易,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相对于加工贸易以商品为主的流通方式,投资则会引发两岸之间劳动力、人才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频繁交流。2000年以后,台湾一部分人才开始流向大陆,并且在大陆就业甚至长期居住;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两岸的贸易往来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之后,台湾的融资大门开始向大陆敞开,为两岸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交流空间。
  霍德明认为,台湾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中高端水平,而大陆则仍处于相对低级的阶段,这种经济上的深层次交流对于两岸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从宏观上讲,大陆在劳动力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资本也有一定的储备,但在研发和创新上还有相当大的欠缺;而台湾虽然在劳动力和资金储备方面不如大陆,但是其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和人才素质则是世界有目共睹的,“这就形成了两岸经济合作的互补空间,而这种互补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大陆和台湾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在贸易往来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中,其贸易方式逐渐由国际贸易转向国内贸易,“亲密度”大大增加,两个市场的需求交流也更加及时有效,不仅能够开拓出更大的市场空间,也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基础和生产力,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以汽车为例,霍德明说,两岸在汽车高精尖技术上或许很难超越德国,但是通过合作,可以在大陆已经掌握的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研发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国内自主品牌例如奇瑞汽车的安全性能,减少排放量和耗油量,如此,便可通过其实惠、性价高的优势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国内外中低端汽车销售市场。
  同时,霍德明还强调,要用全球的视野来看待两岸间的经贸关系,不能单纯地就两岸经济来谈两岸经济,从根本上讲,两岸的经济融合是全球经贸关系链中的一环,也是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金融适度开放 因地制宜要有特色
  历经30年的飞速发展,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霍德明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强大之后,其货币也会随之很受欢迎,美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是现实,不能忽略。目前,大陆的金融体系还比较落后,但是纵观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势必要求其对外开放,并且开放程度将会越来越大,这是一种趋势,挡都挡不住。”
  那么要对哪些地方进行开放呢?霍德明给出的回答是:台湾。他说,目前大陆对香港、澳门已有一定程度的金融开放,下一步,应该考虑对与大陆在贸易、投资、人员等多方面交流较为强烈的台湾适度开放。“除了创新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台湾的资金运作效率,也是大陆开拓国内外金融市场所必须要借鉴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与大陆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开放金融体系过程中,大陆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盲目对外开放,其开放程度也要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随着金融体系的开放,相应的问题也会纷至沓来,如何应对成为当务之急。面对记者的忧虑,霍德明认为不必过分担心。因为我们的金融体系还处于比较低的发展阶段,不能因为2008年的金融风暴是金融体系极度开放的产物,而在操作方面投鼠忌器,畏手畏脚。“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未雨绸缪,但是也不能因为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不让小学生去读书,这是不应该的,也是没必要的。我们要做的是努力读书,考上好的大学,为将来就业增加保障。”台湾的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在文化、金融上又与大陆比较接近,在金融体系发展、内需市场的开拓、金融整合等方面,可以为大陆提供很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指导。
  此外,大陆金融体系的发展还要有自身特色、因地制宜,不能照搬欧美国家的发展路线。霍德明认为,就中国和发展中国家而言,目前仍需走“产业为主,金融为辅”的发展道路,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达到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之后,再考虑走“金融为主,产业为辅”的道路,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在经济道路上又好又快地发展。
其他文献
脱口而出的流利英语、信手拈来的经济学术语、滔滔不绝快言快语中不失自嘲、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爽朗大笑,在《经济》记者走访的众多经济学家中,像他这一“范儿”的还不多见。受教于多位知名大师,曾在驻外大使馆工作,连续10年参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起草,他总只是轻描淡写,提醒记者“不值一提”。走进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毕吉耀的办公室,偌大的房间里简单而又朴素,几乎没有装饰,除了书柜就是满地堆积的资料和书刊
期刊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迎来的第一个海洋日。近年来,全球对海洋经济的开发与发展愈加重视,联合国将21世纪定义为“海洋世纪”。中国也在不断利用海洋经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贡献。自2003年首次发布《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10年来,中国海洋经济以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整体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2012年中国海洋生产总
期刊
新能源还未进入百姓常用字典,还带着“新”字成长在世,却已提前进入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承载美好期望的新能源“并网”也困难重重,与传统能源、现存体制磨合不畅。近日新能源企业业绩下滑,集体落入低谷,部分严重者甚至已进入破产程序。看起来,新能源往前“冲”得太快了。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发展面临多重瓶颈,并未如预期般带领起一场能源革命,反而出现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为何?新能源的出路在哪里?
期刊
风电是技术较为成熟,可以大规模发展的清洁能源。2006年后,我国风电市场迅速扩大,并带动了国内风电制造业的成长与成熟。201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风电市场国,技术水平和制造业规模亦排名前列。但在近几年风电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并网消纳瓶颈凸显,制造业竞争加剧,风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未来保障市场和产业规模持续发展,需要在技术和产业升级、政策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创新。  风电市场集中和分散开发并重  2
期刊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十二五”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能源工业稳步增长,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实现数次腾飞,全国各地新能源企业迅猛发展。然而,各项问题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受到国际市场影响,许多新能源企业陷入危机,甚至面临倒闭。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实现产业升级?《经济》
期刊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支撑。在这一关键时期,应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对此,《经济》记者专访了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陈传宏。  《经济》:您认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陈传宏:纵观国内外发展趋势,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积极应对挑战。  挑战一,全球新科技革命对我国农业的挑战。21世纪以来,全球性的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为特征
期刊
自2011年9月上任以来,国际能源署署长范德胡芬(Maria van der Hoeven)女士每年都会来到中国。她关注全球能源经济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她希望创建一个新的全球参与制度,引入新的能源消费国。4月初,范德胡芬提出要加强与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南非、印尼、 墨西哥和俄罗斯7个国家。5月29日,范德胡芬飞抵中国,第二天在上海参加了“2013上海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市与产
期刊
“在‘四化’同步的背景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信息化。”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王文生说,“中国幅员辽阔,全国目前有9亿多农业人口,分布在约59万个行政村,信息化差距是城乡主要差距之一,发展农村信息化是最薄弱、最重要的环节。”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我国农业现代化”  近10年来,中国农业取得可喜成就,粮食实现“九连增”,农民收入实现“九连快”。但纵观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我国农业面临
期刊
近年来,两岸关系显著改善,交流合作、平等协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创出和平发展的崭新局面。今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强调,两岸关系已站在新的起点上,也面临着重要机遇,应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为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机遇,展现两岸广泛经济交流成果,充分反映两岸
期刊
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的签订促进了两岸金融界更为密切频繁地交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无疑为两岸金融业交流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如何借助两岸金融机构的不同优势和经验,共同建立起涵盖两岸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公私募基金交易、金融人才培训及多种金融资产配置与交易等金融服务平台,逐渐成为两岸金融行业热议的话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