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雕塑作为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也是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1908年在奥地利沃尔道夫附近一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一块非本地的、带有红赭色彩的颗粒石灰石雕刻女性雕像,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雕塑作品,距今25000年左右。城市公共雕塑艺术作为雕塑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区别于放置在美术馆、画廊、博物馆等小型封闭空间的架上雕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人类社会出现城市之后的产物。
装饰城市空间的公共雕塑的最初形式是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在为大型城市提供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诞生的。古希腊人从很早便开始运用艺术的形式来描绘人的形象以志纪念,在出现城邦之后,在对公共事务公开展开讨论交流的城市广场上树立的雕塑,可视为人类美化装饰城市空间的公共雕塑的发端。阿道夫米海利斯在其所著的《美术考古一世纪》中提到:“……罗马街市中所装置的雕塑数量让人叹服,两个异常的巨像(其中之一高达34米),22个大的骑马像之外,有80个镀金像,73个黄金象牙金像,更有3785个铜像,而且普通的大理石像还没有记述在这里面……”综上所述,这些古罗马城市广场街道的雕塑作品,从数量上和规模上都是现代城市中的公共雕塑项目所无法比拟的。
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在经历了飞速的30多年的城镇化发展,大中型城市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随着城镇化率超过50%,我国正进入以城市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发展新阶段。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55%,相比改革开放之初不足20%的城镇化率,有了巨大进步。但与国际发达国家80%左右的高城镇化率相比,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未来城市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总结这三十多年的城市艺术发展经验,研究城市公共雕塑的社会功能以及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让城市公共雕塑艺术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在新的城镇化发展时期,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新中国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分析与总结来看,一般而言,以改革开放作为分界线,将其划分为两大时期。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前,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此时的城市公共雕塑作品深受苏联的纪念碑模式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政治意识形态标识。建国初期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浮雕和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的雕塑等,以其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成功结合的艺术形式,掀开了新中国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篇章。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也迎来了城市公共雕塑艺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1982年,党中央批准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开展雕塑建设的建议》。在建设部、文化部和中国美协的共同领导下,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1992年经建设部、文化部决定,更名为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随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城市雕塑的领导、管理机构。伴随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公共雕塑”项目建设逐步进入寻常百姓的社会生活之中,各大中型城市、地区的公共空间环境也由于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介入得到彻底改善。一些城市、地区也因此有了地标式建筑,成为当地城市形象和区域文化形象名片,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等产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如重庆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深圳的“开荒牛”、兰州的“黄河母亲”及上海的“五卅运动纪念碑”等,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各地方也频频组织各种雕塑创作活动营和城市公共雕塑研讨会,例如:长春国际雕塑创作营,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等,尤其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打开一扇方便快捷之门, 国际艺术信息也同时大量涌入中国,影响了当时国内的艺术创作,也影响了当时中国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创作。内涵深厚、艺术精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材料丰富、加工精制、数量众多等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公共雕塑创作的特点,同时城市公众对公共城市建设的参与意识逐渐增强。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上关于城市公共艺术的理念全面进入中国,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概念逐渐被公共艺术的概念所取代,国内公共艺术创作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各种层次、各类级别的公共艺术论坛和学术活动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国内各大美术学院以及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艺术系,也相应开设了公共艺术学院以及公共艺术系、公共艺术专业。但由于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已发生转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社会活动,使得身在其中的国内公共艺术创作也难独善其身,由于其产生机制和目的的原因,其发展也仅限于城市公共雕塑以及壁画等艺术层面,极少触及社会公共性、公民权利、权利规则、社区政治等当代社会的政治学领域,使得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够。
城市公共雕塑艺术作为装饰城市空间,美化城市环境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提升城市品位和内涵的概念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走入大众生活之中,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一个指标参数,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文化发展体系里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城市公共雕塑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如下:
第一,城市公共雕塑艺术有利于提高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名片。坐落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市中心区恒温街及橡树街转角处的小于连雕像,有着近400年的历史,引来游客如织;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里的小美人鱼雕塑,已经是丹麦的象征。
第二,城市公共雕塑艺术有利于树立城市地标建筑。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世界级城市地标建筑的典范。
第三,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兴建有利于吸引城市建设的投资,振兴地方经济。
第四,城市公共雕塑艺术帮助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增加开放公共空间的使用,通过提高地方自豪感和归属感提高居民素质,减少犯罪行为。
第五,城市公共雕塑是城市发展的产物,承载着一段时期城市发展的记忆,城市空间历史文脉的物化载体,传递城市研究的史学信息。
第六,城市公共雕塑设计建设的过程,通过专业人士与地方居民的参与,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提高当地居民的审美水平。 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时隔37年后首次召开,上一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召开还要追溯到1978年。那次会议后,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基本确定了此后约30年时间中城市建设和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在30到70之间是城市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意味着更多农村人口会进入城市。未来的城市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更加重要。这也是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作出部署的原因所在。总结改革开放后30多年,中国城市公共雕塑艺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避免浮夸。在以往的城市公共雕塑建设中,一味追求浮夸,导致经常出现多则上百米,少则几十米的巨型城雕出现。当地以刷新某某记录为荣,完全不顾内容空洞、形式低劣,丝毫没有艺术表现力,只靠干瘪的数字支撑。
第二,避免资源浪费。大型城市雕塑必定消耗大量的资金和环境。以往兴建城市雕塑广场,面积巨大,寸草不生,冬不能挡风,夏不能蔽日,如今需适度考虑城市公共雕塑的尺度,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空间的绿化率。
第三,纪念性主题项目(尤其人物雕塑),考虑适当尺寸,放置在与市民朝夕相处的生活环境中去,真正起到纪念的意义。笔者在国外的多次艺术考察中发现,国外的街头巷尾,庭院花园,经常放置有名人纪念雕塑,形式有头像、有胸像、全身像,尺寸有等人大小,也有稍大一点,极少见巨大尺寸(前苏联除外),环顾四周,绝无突兀感,与环境的协调,犹如无声润物。
第四,完善城市公共雕塑产生机制,加强监管评估。在以往的城市公共雕塑建设中,尽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仍有质量低劣,艺术平庸的作品矗立街头巷尾,成为城市环境中碍眼的顽疾。
第五,加强学术理论研究。新中国60多年的城市雕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作为理论研究的背景,国外先进的城市公共艺术理念结合我国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是新城镇化建设形势下的研究方向。
第六,提高城镇居民审美水平。雕塑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有其严谨的科学性,同时也具有艺术性,这些不全是能被普通民众所理解的。怎样能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所接受,尤其是一些普通文化水平的市民所接受,是一项重要课题。尽管需要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公共艺术项目,但也要避免庸俗化、低级化。
城市雕塑艺术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载了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它连接着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承载城市的记忆,讲述城市的发展,丰富市民城市文化生活,创造新的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即将召开[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dff1c0102w6pg.html.
[2]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未来城市工作新动向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2/14/c_1117457769.html
[3]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城市雕塑50年[M].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4]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政治学[J].美术研究,2005(28).
[5][德]米海利斯,郭沫若译.美术考古一世纪[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
装饰城市空间的公共雕塑的最初形式是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在为大型城市提供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诞生的。古希腊人从很早便开始运用艺术的形式来描绘人的形象以志纪念,在出现城邦之后,在对公共事务公开展开讨论交流的城市广场上树立的雕塑,可视为人类美化装饰城市空间的公共雕塑的发端。阿道夫米海利斯在其所著的《美术考古一世纪》中提到:“……罗马街市中所装置的雕塑数量让人叹服,两个异常的巨像(其中之一高达34米),22个大的骑马像之外,有80个镀金像,73个黄金象牙金像,更有3785个铜像,而且普通的大理石像还没有记述在这里面……”综上所述,这些古罗马城市广场街道的雕塑作品,从数量上和规模上都是现代城市中的公共雕塑项目所无法比拟的。
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在经历了飞速的30多年的城镇化发展,大中型城市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随着城镇化率超过50%,我国正进入以城市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发展新阶段。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55%,相比改革开放之初不足20%的城镇化率,有了巨大进步。但与国际发达国家80%左右的高城镇化率相比,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未来城市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总结这三十多年的城市艺术发展经验,研究城市公共雕塑的社会功能以及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让城市公共雕塑艺术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在新的城镇化发展时期,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新中国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分析与总结来看,一般而言,以改革开放作为分界线,将其划分为两大时期。第一阶段为改革开放前,由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此时的城市公共雕塑作品深受苏联的纪念碑模式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政治意识形态标识。建国初期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浮雕和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的雕塑等,以其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成功结合的艺术形式,掀开了新中国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篇章。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也迎来了城市公共雕塑艺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1982年,党中央批准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开展雕塑建设的建议》。在建设部、文化部和中国美协的共同领导下,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1992年经建设部、文化部决定,更名为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随之,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城市雕塑的领导、管理机构。伴随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公共雕塑”项目建设逐步进入寻常百姓的社会生活之中,各大中型城市、地区的公共空间环境也由于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介入得到彻底改善。一些城市、地区也因此有了地标式建筑,成为当地城市形象和区域文化形象名片,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等产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如重庆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深圳的“开荒牛”、兰州的“黄河母亲”及上海的“五卅运动纪念碑”等,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之作。各地方也频频组织各种雕塑创作活动营和城市公共雕塑研讨会,例如:长春国际雕塑创作营,北京石景山雕塑公园等,尤其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打开一扇方便快捷之门, 国际艺术信息也同时大量涌入中国,影响了当时国内的艺术创作,也影响了当时中国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创作。内涵深厚、艺术精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材料丰富、加工精制、数量众多等成为这一时期城市公共雕塑创作的特点,同时城市公众对公共城市建设的参与意识逐渐增强。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上关于城市公共艺术的理念全面进入中国,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概念逐渐被公共艺术的概念所取代,国内公共艺术创作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各种层次、各类级别的公共艺术论坛和学术活动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国内各大美术学院以及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艺术系,也相应开设了公共艺术学院以及公共艺术系、公共艺术专业。但由于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已发生转型,一切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社会活动,使得身在其中的国内公共艺术创作也难独善其身,由于其产生机制和目的的原因,其发展也仅限于城市公共雕塑以及壁画等艺术层面,极少触及社会公共性、公民权利、权利规则、社区政治等当代社会的政治学领域,使得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够。
城市公共雕塑艺术作为装饰城市空间,美化城市环境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提升城市品位和内涵的概念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走入大众生活之中,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一个指标参数,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文化发展体系里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城市公共雕塑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如下:
第一,城市公共雕塑艺术有利于提高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名片。坐落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市中心区恒温街及橡树街转角处的小于连雕像,有着近400年的历史,引来游客如织;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里的小美人鱼雕塑,已经是丹麦的象征。
第二,城市公共雕塑艺术有利于树立城市地标建筑。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世界级城市地标建筑的典范。
第三,城市公共雕塑艺术的兴建有利于吸引城市建设的投资,振兴地方经济。
第四,城市公共雕塑艺术帮助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增加开放公共空间的使用,通过提高地方自豪感和归属感提高居民素质,减少犯罪行为。
第五,城市公共雕塑是城市发展的产物,承载着一段时期城市发展的记忆,城市空间历史文脉的物化载体,传递城市研究的史学信息。
第六,城市公共雕塑设计建设的过程,通过专业人士与地方居民的参与,能够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提高当地居民的审美水平。 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时隔37年后首次召开,上一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召开还要追溯到1978年。那次会议后,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基本确定了此后约30年时间中城市建设和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率在30到70之间是城市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意味着更多农村人口会进入城市。未来的城市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更加重要。这也是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作出部署的原因所在。总结改革开放后30多年,中国城市公共雕塑艺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避免浮夸。在以往的城市公共雕塑建设中,一味追求浮夸,导致经常出现多则上百米,少则几十米的巨型城雕出现。当地以刷新某某记录为荣,完全不顾内容空洞、形式低劣,丝毫没有艺术表现力,只靠干瘪的数字支撑。
第二,避免资源浪费。大型城市雕塑必定消耗大量的资金和环境。以往兴建城市雕塑广场,面积巨大,寸草不生,冬不能挡风,夏不能蔽日,如今需适度考虑城市公共雕塑的尺度,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空间的绿化率。
第三,纪念性主题项目(尤其人物雕塑),考虑适当尺寸,放置在与市民朝夕相处的生活环境中去,真正起到纪念的意义。笔者在国外的多次艺术考察中发现,国外的街头巷尾,庭院花园,经常放置有名人纪念雕塑,形式有头像、有胸像、全身像,尺寸有等人大小,也有稍大一点,极少见巨大尺寸(前苏联除外),环顾四周,绝无突兀感,与环境的协调,犹如无声润物。
第四,完善城市公共雕塑产生机制,加强监管评估。在以往的城市公共雕塑建设中,尽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仍有质量低劣,艺术平庸的作品矗立街头巷尾,成为城市环境中碍眼的顽疾。
第五,加强学术理论研究。新中国60多年的城市雕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经验,作为理论研究的背景,国外先进的城市公共艺术理念结合我国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是新城镇化建设形势下的研究方向。
第六,提高城镇居民审美水平。雕塑艺术作为一门学科,有其严谨的科学性,同时也具有艺术性,这些不全是能被普通民众所理解的。怎样能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所接受,尤其是一些普通文化水平的市民所接受,是一项重要课题。尽管需要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公共艺术项目,但也要避免庸俗化、低级化。
城市雕塑艺术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承载了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它连接着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承载城市的记忆,讲述城市的发展,丰富市民城市文化生活,创造新的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即将召开[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dff1c0102w6pg.html.
[2]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看未来城市工作新动向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2/14/c_1117457769.html
[3]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城市雕塑50年[M].陕西: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4]孙振华.公共艺术的政治学[J].美术研究,2005(28).
[5][德]米海利斯,郭沫若译.美术考古一世纪[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