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着力点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政治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为切实贯彻落实好报告和讲话精神,务必要全面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积极从坚守课堂主渠道、创新日常教育、打造特色文化、融合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探索创新工作方法,立足严把入口关、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精准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间合力、过程间合力、要件间合力,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效性;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0-0116-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高度概括和肯定了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明确提出了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其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和重要行动指南,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又一重大成果。党的十九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高度,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因此,高校要紧密结合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才培养实际,找准加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着力点,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落小落细落实,对于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推进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牢固掌握党对高校工作领导权的根本要求。深刻认识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内涵,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起点。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既是由党的性质和核心地位所决定,也是由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所决定。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方面,加强党的领导理应从以上三个方面发力。
  (一)加强政治领导
  邓小平曾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4]。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就是要强化正确的政治引领,保证高校办学的政治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道路,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理论制度经验贯穿于高校工作的全过程,体现落实在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干部选聘、制度建设等众多方面,从而帮助师生增强政治认同、坚定政治立场、培育政治信仰,自觉把政治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加强党对高校全局工作领导的重要表征及具体化。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本质要求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职责和政治使命,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等,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高校已成为多样社会思潮激荡的重要场所,尤其是以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观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更是此消彼长、推波助澜,究其本质就是要宣扬所谓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否定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及核心价值观念,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最终达到“西化”和“分化”目的,因此,加强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更是刻不容缓,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丝毫不能动摇。
  (二)加强思想领导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思想领导关键在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抓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和提高党的思想领导能力。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在实践中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认同。抓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强调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创新宣传教育载体方法,善于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坚持把宣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坚持牢牢把握高校正確的舆论导向,切实做好网上网下舆情研判,准确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从而有效提升思想引导的效果。提高党的思想领导能力强调要培养高校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理论创新、理论思维和理论宣传等方面能力,提高在思想领域的理论和工作水平。当前,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和腐朽生活方式的渗透、国内改革发展中各类社会矛盾集聚多发、“四风”问题犹存、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等严重影响了高校师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加强思想领导更是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三)加强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就是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5]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与师生的联系互动,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答师生所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高校党委不仅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配齐配优基层组织负责人,理顺各级党组织之间的责任关系,推进与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的三级联动,而且要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把支部建在学生社团、公寓宿舍、实训实践基地,努力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两访两创”及党员教师“双导”(导示、导航)等活动,增进党员、干部、教师、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提高党支部和党员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还要严格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把优秀师生吸引到党员队伍中来,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对非党员师生的感召力,从而有效推进党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7]高校要积极贯彻关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充分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工作方法的创新,以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一)坚守课堂主渠道
  思政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高校要全面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规律为遵循、以创新为基石,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在改进中加强,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从而提高理论育人实效。首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要摒弃传统“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积极倡导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互动法等,大力探索新媒体新技术教学法,重点要聚焦问题、贴近现实、契合语言、投入情感,把精妙的理论变成浅显易懂的道理,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用、真爱。其次,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在保证基本内容和基本遵循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新知识新成果新信息的“质”和“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无形中增强思政课内容的吸引力,力避因内容因素而导致的对课程本身的误解。再次,课程协同同向发力。思政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专业课等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要深入挖掘有效资源,提高授课技巧,促进各门课程同向协同,真正形成协同效应。最后,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加强教材编写、教材评价、教材选用把关等事项,努力呈现给学生看得懂、乐意看、有感悟、有体会的教材。
  (二)创新日常教育
  日常教育主要侧重实践层面,它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举措。创新日常教育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内在需要。首先,日常教育重点化。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分阶段有针对性侧重性的有效开展。大一阶段重点开展适应性教育、校纪校规和习惯养成教育等;大二阶段重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大三阶段重点开展成长反思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等;大四阶段重点开展求职技巧教育、离校感恩教育等[8]。其次,日常管理规范化。高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积极推进日常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保证各项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稳步提高学生的纪律观念、规则意识及管理素质,促进管理育人目标的实现。最后,日常服务一体化。高校要加强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与管理,集中办理、及时解决各类综合服务事项,提供更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让学生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提高服务育人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关键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融入到贫困生资助服务、心理困难学生服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大学生征兵服务、大学生医疗保险服务、后勤服务等“一站式”、一体化的服务中。
  (三)打造特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育才铸魂的工作,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建设体现时代性、凸显特色个性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辐射等功能,提高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一方面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将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凝练办学理念、弘扬校训精神,培育校风学风和选树先进典型等方式提升精神文化品质内涵;通过完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等方式提升制度文化品质内涵;通过增强基础设施、完善形象标识、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等方式提升物质文化品质内涵。另一方面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共青团、学生社团等为依托,以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調高雅为标准要求,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寝室文化设计大赛、“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文体竞赛活动等,着力打造一批院校两级校园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隐性育人质量。
  (四)融合信息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9]伴随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大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受到深刻而复杂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规律顺势而为,促进二者高度协同,将网上网下有机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首先,高校可利用网络调查数据、大数据平台等,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等信息,并对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高校应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多媒体课件和微课程建设,将慕课、翻转课堂、微助教等引入传统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校园红色网站建设,加大理想信念、革命精神、爱国主义等方面引导教育,努力提升网站吸引力和感召力;打造高校特色校媒群、引导师生开通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组建区域高校新媒体联盟,拓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新空间。最后,高校应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师生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师生网络自律和安全意识,以保障融合的顺利进行。
  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性
  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加强,绝不能削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10]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因素。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新指示新任务要求,努力培养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一)严把入口关
  选拔是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把好入口关是人才选拔关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选拔要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行,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把握选聘标准;二是严格选聘程序;三是拓展选拔视野。把握选聘标准就是要坚持岗位在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基本能力、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条件。严格选聘程序就是要科学规范的设置笔试、面试、心理测评、公示等程序,体现程序的公平性和正义性,严格遵循程序开展选拔,坚决杜绝违反程序的违规违纪行为。拓宽选拔视野就是要结合在岗队伍的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和职称结构,突出选优配强,注重基层选拔,既可从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的优秀人才中选拔,亦可从已具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中选拔。   (二)抓好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为提升队伍综合能力素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培训系统化、专业化和常态化,努力构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首先,将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工作例会、专题讲座、辅导报告、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日常业务培训;坚持选派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参加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秀骨干培训班,以点带面,促进队伍建设发展。其次,将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灵活运用业余时间开展网络专题培训,将线上培训作为线下培训的重要补充,有效增进学习的便捷性和实效性。最后,以赛代训和以会代训相结合,精心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校内选拔、校外竞赛等环节促进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选派优秀人员外出参会,通过专题会议学习来提高业务素质。
  (三)强化实践锻炼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实践锻炼是队伍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搭建平台、增加投入、激励引导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深入基层挂职锻炼、调研考察、志愿服务等,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在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群众的基础上增进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责任担当,更加清晰认识做好本职工作的价值意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参加基层实践锻炼,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然要求,只有深入一线才能与群众保持密切接触,了解群众实际困难和基本诉求,帮助人民群众解答心理困惑和解决面临的困难,在实践中提高做思想引导和实际工作的本领。同时,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积极参与实践锻炼,以自身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更加激励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四)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高校应健全激励制度,以制度激发队伍的精神动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工作目标。健全考核制度,科学制定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挂钩。完善薪酬制度,薪酬待遇要注重向一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适当倾斜,并随职位变迁、职级变动、技能提升等变化而有所调整。健全职称评审制度,实现职称的单独序列、独立评审、双线晋升。健全评先评优制度,调动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职业发展路径,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立足本职岗位,走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努力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学者型工作者;选派或推荐优秀工作者到其他工作岗位任职。
  四、精准构建合力体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全党动手”,“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11]“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党和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都要齐抓共管,全面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合力体系,让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最大的合力,共同致力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这一重要“历史结果”。
  (一)增强主体间合力
  首先,高校党政领导要形成合力,应坚决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在思政工作中主体作用和行政领导在思政工作上的执行作用,实践证明,只要党政领导不能达成共识并形成核心凝聚力,就难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其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任课教师要形成合力,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与任课教师间要经常保持联系和沟通,互通有无,及时掌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共同承担并做好育人工作。再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后勤服务人员要形成合力,后勤服务人员要将育人理念融入学生宿舍管理、餐饮服务、校园保洁等具体服务中,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做好服务的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再次之,学校与家庭要形成合力,学校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学校发展和学生状况;家长要主动联系学校并参加相关会议活动,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学校与社会(社区、企业等)要形成合力,学校要主动联系和整合社会资源,密切配合并让社会资源作用充分发挥,把育人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二)增强过程间合力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简称“三育人”,其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过程。教书育人实质是通过知识传授和教师人格品质感化来育人的过程;管理育人实质是管理者行为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的育人过程;服务育人实质是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影响学生的育人过程。“三育人”三者有机统一,共同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三者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忽视了任何环节,势必会影响育人的效果[13]。高校在育人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教书育人对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引导和强化功能;发挥管理育人对引导和促进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避免权力滥用而失去管理和育人实效;发挥服务育人对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基础作用,提高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说服力。
  (三)增强要件间合力
  从系统论观点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内涵,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看作一个由“三体一要素”构成的系统,“三体一要素”分别指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及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实践活动构成的总和[14]。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要件间合力,就是要把“三体一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充分发挥育人的最佳效果。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形成的决定性力量,要充分发挥在掌握受教育者情况、制定规划方案、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受教育者要发挥客体的能动作用,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自觉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要求迈进;教育环境是合力形成的重要条件,要积极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正确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教育要素是合力形成的工具和中介,要充分发挥连接协调的媒介作用,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教育要素,其是教育合力发挥的内在动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3).
  〔2〕-〔6〕〔9〕〔10〕〔1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66.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7.
  〔8〕孙立軍,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84.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6.
  〔13〕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61.
  〔14〕高军,李晗龙.基于系统论观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0):7.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其他文献
摘 要: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脱贫攻坚大局,事关决胜全面小康的胜利。笔者基于内蒙古敖汉旗健康扶贫案例,运用SWOT分析法,从医疗保障机制的角度,提出长效、公平、服务可及、信息管理四种机制的优化。本文为当前解决健康扶贫等现实问题提供对策参考,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健康扶贫的理论和学术研究,同时为健康扶贫之后医疗保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健康扶贫;S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内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层次结构单一。本文基于这种背景,通过提取——转化——运用三个步骤,将安徽省滁州的地域文化特色元素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中,打造出具有滁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更好地传播滁州地域文化,提高滁州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地域特色;元素;文化创意;产品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0-0090-04  当
期刊
摘 要:2015年10月8日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她的作品采用了“非虚构”文学的创作方法,通过采访、录音的方式整理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口述材料,真实地还原历史,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和悲悯情怀。本论文通过分析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写作特点和写作视角,讨论“非虚构”文学的现实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灾难的残酷和人性的坚韧,为读者展现纪
期刊
摘 要:方方的小說(以《风景》为例)与鲁迅小说在创作上具有某些相似性,具体体现在鲁迅式情节设置、鲁迅式看客和双重叙事视角两方面。方方在对与鲁迅创作中相似情节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及双重叙述视角的选择上,展现了其独特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追求,在某些层面上来说也是对鲁迅创作方法的继承。通过对方方创作中的鲁迅式写作因素的分析,将方方与鲁迅的某些相似的创作方法并列起来进行对比,对于进一步丰富方方的小说内涵,提高其
期刊
摘 要:十三五以来,赤峰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转型发展期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的问题与新的矛盾。为使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应用技能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发展,以满足幼儿园人才需求,项目组现将目前发现的问题加以梳理并结合调查回收的数据提出整改意见,以期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
期刊
摘 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繁荣强大的希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在新形势下做好青年一代党外人士的统战工作,是实现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高校解决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掌握青年一代党外人士的主要特点、思想状况和发展趋势,引导和培养党外人士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建言献策的积极性,提高民族高校青年一代党外人士的政治素养是统战工作的重心。  关键词:民族高校;党外人士
期刊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研究——澳大利亚与其他英语国家文化对比的实施基于作者所承担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结合教材相应模块内容与单元话题,进行了澳大利亚与其他英语国家文化比较讲解。通过跨文化教学的实施,在课堂上不仅能够更有效更生动地将单元内容教授给学生,还能激起学生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励志学好英语,体验更多有关英语的乐趣。本研究将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用教学实际支撑科研方向,
期刊
摘 要:教师话语是外语课堂中目标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同时建构语言知识,因此,研究教师话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课堂录音和访谈的方法,对蒙授大学生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话语量,教师提问方式,教师反馈方式及L1和L2的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教师话语;蒙授大学生;EFL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0-0
期刊
摘 要:唐朝建立之初就着手于对东北亚政治秩序的构建,试图恢复汉武帝时期的四郡体制。唐朝帮助新罗灭高句丽、百济正是这一计划的体现,但是高句丽、百济的灭亡使得新罗一家独大,新罗因此与唐朝相抗衡,双方在领土、亡人等方面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于674年爆发了七重城之战。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实力削弱,使新罗更加变本加厉,随着西部吐蕃入侵,唐朝无暇东顾,安东都护府内迁,唐朝势力收缩,最终玄宗以官方承认新罗对朝鲜半岛
期刊
摘 要:儒家“人权清单”的首要人权就是生命权。论文从原典文本的角度系统梳理了儒家“生命权”的原典依据及其论证,如孔子“问人不问马”;孔孟荀关于以民为本、尊重人的生命,反对政治或战争中草菅人命等。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对前述原典论证进行反思,进而理解儒家“生命权”话语。   关键词:儒家思想;生命权;原典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1-00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