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从“头”天始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na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后勤计划安排,开学第一个月保育老师的教研活动为“让爱从‘头’开始”扎辫子比赛。计划此活动有三个理由:一是保育人员的爱心直接关系到保育工作的质量,这里的从“头”开始,一语双关,不仅仅是指头发,同时也是新学期一次师德教育活动,保育老师要带着满满的爱开启新的学期征程。二是在平时观摩中发现,不少保育老师在起床整理环节先忙着整理床铺,教师承担起为女孩子梳理辫子的任务,导致班级幼儿不能及时投入游戏环节。我们想通过此次比赛暗示保育老师,扎辫子应是保育工作内容,没有特殊情况,保育老师应主动承担起为孩子梳辫子的任务,要先忙完孩子再整理床铺。三是有的保育老师帮孩子扎辫子草率、马虎;有的图方便,统一都扎马尾辫;有的给孩子扎辫子时表情冷淡,没有耐心。
  其实扎辫子环节是一次与孩子亲密接触、情感交流的好机会,同时也是教育的好时机。例如,可在爱意融融的氛围中感化挑食的孩子,辅导不会自己系鞋带的孩子,提醒睡姿不良的孩子。有计划就有行动,“让爱从‘头’开始”保育老师扎辫子比赛如期举行。

一、思想上的蓬勃——比赛前学、练、想


  接到通知,保育老师们纷纷忙碌起来,有的上网查阅各种辫子的扎法,有的三五结伴共同练习,有的到幼儿园附近的美发厅拜师学习,小女生们也先后当起了小模特。
  保育老师A是园内典型的时尚达人,出了名的心灵手巧,每天上班梳的辫子都会不同,单“丸子头”也能变出不同的花样。比赛的号角即将吹响,自然而然她成了师傅,每天都有一拨人先后去欣赏、请教秘诀,俨然,她就是大家心目中认可的第一名。保育老师B在进幼儿园之前就是开美发店的,由于过敏才改行,考了资格证应聘入园做保育老师。盘头是她的拿手戏,三两下就能盘出一款精致的发型,绝对专业。如果评比标准从专业角度出发,无人能跟她较量。其他保育老师也不甘落后,一有空就铆足劲忙着练习,想着花样变着戏法。一时间“发型”成为园内茶余饭后的话题,大家都不想走寻常路,扎的辫子一个比一个复杂。

二、能力间的较量——比赛中拼、专、竞


  比赛放在周三中午常规业务学习时间,规则是自带模特在10分钟内完成发型。随着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保育老师们按部就班进入紧张的比赛,大家都很专心,个个拿出看家本领。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中,默默为我园有团结、好学的保育团队感到高兴。
  1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进入了评比环节,让大家很意外的是当天担任评委的是我们从各个班抽取的小朋友。小模特们在参赛选手的陪同下,一对一对进行走秀展示。小评委们每人一个小风车,如果喜欢哪种发型就可以把风车送给谁。紧张的时刻到了,谁会成为冠军呢?主持人帶着小评委围着小模特走了几圈,提示他们看仔细,想好了再投票。很意外,获得风车最多的小模特的辫子是不算手巧的保育老师C扎的,她把头发分成五份,用彩色皮筋绕成一个五角星,从后面看就是一个大大的彩色五角星。最终A的时尚款、B的专业款没拼过C的“网红五角星”,“网红五角星”以得票最多成为第一名。

三、观念中的曙光——比赛后思、感、悟


  紧张的比赛告一段落,我们就地及时组织研讨。A说:我没有想到评委会是小朋友。B说:我忘记了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平时只考虑怎样有技术含量,从来没有考虑孩子的眼光。获得第一的C说:我手很笨拙,不会弄什么花样,而且平时的辫子用那么多的发饰也不现实,最多的材料就是家长带来的彩色小皮筋。比赛前我就问小朋友喜欢什么样的辫子,孩子的想象力可丰富了,有的说喜欢彩虹辫子,有的说喜欢高高尖尖的辫子,有的说喜欢各种形状的辫子。我就综合孩子们的想法,设计了五角星辫子,方法很简单,我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孩子喜欢。
  原来孩子眼中的发型美并不是用“专业”“时尚”演绎,而是不一定要复杂,但是一定要有童趣的发型,这也是“五角星”获得第一的有力证据。通过扎辫子比赛保育老师们深切地感悟到: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要学会用“孩子的视角”看孩子,真正做到“心中有孩子”,了解和理解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更适合的方法去对待孩子,才能为孩子所认可、喜欢,才能成为孩子的朋友。
  保育老师有如此感悟,令我倍感欣慰。保育老师观念的转变是最大的财富,“心中有孩子”,从“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在保育老师心中埋下了珍贵的种子,相信它将支撑我园的保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其他文献
很多教育工作者发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STEA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多学科融合的教育),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实施STEAM教育,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价值日益凸显。一、探究现状:幼儿教师开展STEAM活动的困境  学前阶段的课程是综合课程,幼儿园活动的目标与内容主要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来制定,其中包含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师在制定STE
为传播国内外先进的幼儿美术教育理念和实践,促进我国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美术特色幼儿园的品质和影响力,打造具有前瞻性和国际视野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环境和美术课程体系,经研究,《早期教育》杂志编辑部拟于2018年10月中旬(具体时间以正式通知为准),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全国第七届幼儿美术教育研讨会,同时举行全国第二批美术教育联盟园授牌仪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苏州市
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及源于社会对教师专业素养长期以来的审视和责问,面对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和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现状,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20世纪70年代欧美学者提出的立足学校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理论,被认为是既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又经济简便的方式之一。因此,带着浓重乡土气息、旨在解决教学一线实践问题的园本教研活动逐渐被重视和频繁地运用,沙龙、游戏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有力抓手,是提升幼儿园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深度实施以来,对园本教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园在传承已有积淀的园本教研文化的同时,结合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不断分析了解园本教研现状,聚焦教育现场,凝聚团队智慧,深度开展研讨,寻求问题解决策略,构建出适合我园教师专业发展的S-T-A-R教研模式,提升了园本教研的效率。一、S-T-A
在每次主题活动实施前,我们都会组织教研组内的教师进行主题审议,以确定本次主题的教学活动。但在选择教学活动时,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选取那些容易开展的教学活动。而材料较难收集、基本功要求较高、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的教学活动则往往会被舍弃,从而破坏了主题的完整性。为此,我们以大班主题活动“谢谢你”为例开展了相关研讨活动。  一、观点碰撞篇  【案例描述】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罗列出大班“谢谢你”主题中教材
2019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的出台对我国新时代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没有迎来生育的高峰,相反,人们的生育意愿持续低迷。对儿童父母进行的调查表明:“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仅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高达53.3%。”[1]人们生育意愿低迷和托育服务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高达86.5%
以“工艺劳动”为切入点,组织幼儿开展“泥制铜浮雕”劳动体验活动,从劳动体验中学习、认知、思考、感知和行动,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劳动经验。本文围绕“理解与批判、联系与建构、迁移与运用”,生发自我生成、自我坚持、自我批判、自我创造、自我超越五个维度,剖析和解读幼儿工艺劳动中的深度学习。一、自我生成——唤醒劳动兴趣  教育是使受教育者“顿悟的艺术”,是促进受教育者自觉“生成”的一种方式。从传统的、教师占
幼儿园班级生活具有群体性、组织性、制度化等特点,为确保幼儿一日活动有序开展和质量提升,教师作为班级生活的策划、组织者,有时会设立“小先生”来协助教师班级管理工作。  “小先生”是在幼儿园班级集体生活的特定背景下产生的,是教师把幼儿看作是学习生活的主体,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具体表现。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小先生”制的功能和价值,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提升“小先生”制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作用。
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是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收集、分析比较系统的相关资讯,对幼儿学习与发展以及相关教育的效益和价值作出客观、全面、合理判断的过程。在幼儿园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发展评价起着监控、检测、导向与促进的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呈现可喜局面,但难掩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滞后的尴尬,如与幼儿园的生活相脱离,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情况;
幼儿园课程建构应站在幼儿立场,回归幼儿生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幼儿园生成了一系列“疫情课程”。然而,很多所谓的“从儿童的起点”建构的课程,实则只关注到了幼儿表面的兴趣点,而非幼儿的真需要,甚至有些课程离幼儿的生活有距离。疫情下课程在哪里?如何将课程紧扣幼儿真生活、真需要?这些值得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思考。下面以中班主题活动“居家运动小达人”为例,阐述教师是如何将新冠疫情作为资源话题进行课程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