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你正确洗手法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ndre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不少关于洗手的记载。两千年前,《礼记·内则》就写著:“鸡初鸣,咸盥漱。”所谓“盥”,就是“洗手”。而且古人在生活实践中还逐渐认识到,洗手不宜反复用一盆水。
   有记载的第一个掌握正确洗手方法的人是米芾,就是北宋大书法家米元章。
   史书记载,米芾这个人有洁癖。若有客人来看他,待客人走后,必要洗其坐过的坐榻。头巾帽子也要时常洗涤。据《尧山堂外纪》等多种资料记载,米芾在洗手上更是非常讲究。
   米芾身边总放着水,动不动就要洗手,而且他洗手跟别人大不一样。他有一个银制的洗手专用的水斗,斗有一根长柄。洗手时,要让仆人举着水斗,使清水缓缓流下,流到手上,先用皂搓洗一遍,再用清水冲刷一遍。这还没完,洗完之后“两手相拍,至干都不用巾拭”。
   北宋没有自来水,但长柄水斗实现了人工自来水功能,流水洗手,可以将细菌病毒彻底冲走;洗完之后不用毛巾擦,避免了二次污染,双手相拍直到干,这简直就是手动烘干机啊!
   并且,这个洗手方法和现代医生公布的正确洗手方法几乎完全一样!
其他文献
苏东坡去杭州当官时,正赶上杭州闹瘟疫,他是如何应对的呢?《宋史·苏轼传》是这么写的:“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准备大量的米粥和中药,派差役陪着医生去各个社区送饭送药。“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又自掏腰包,捐出黄金五十两,建造隔离点,名為“病坊”,让症状明显的感染者去病坊居住,官方供应饮食。   另外一位“唐宋八大家”曾巩,在抗疫方面也积极果断,条理分明。《宋史·曾巩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龙志先)3月5日,凤凰县副县长吴汉章深入该县文昌阁小学、箭道坪小学等学校调研疫情防控和開学准备工作,要求全县中小学校严防死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以胜利的姿态迎接开学之日的到来。   调研现场,吴汉章察看了门卫值班值守、校园消毒、疫情摸排、体温检测等情况,详细了解师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防疫物资储备和开学准备工作情况。“学校是卫生安全的一方净土,校园周边也是一方净土,各学校要守土有
期刊
本报讯(通讯员 谭乾坤)3月7日,双峰县校車办组织全县74台校车,分四个批次进入双峰县政务中心验车场地,进行集体验车。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所有校车“体检”完毕,顺利通过验车。   近年来,双峰县校车办抓实抓细校车安全管理,积极构建校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成绩,连续三年,全县校车实现了零事故、零违规,校车安全管理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期刊
《十日谈》 乔万尼·薄伽丘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描写了1348年,意大利佛羅伦萨瘟疫流行时,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十日谈》写完后,薄伽丘受到封建势力的迫害和打击,他愤怒至极甚至想把《十日谈》烧毁,幸好他的朋友苦苦相劝,这本著作才得以留存。  《霍乱时期的爱情》 加
期刊
这是一个特殊的冬天,一个极其漫长的冬天。   窗外,阴雨绵绵,天空依然有些阴沉,寒意凌然。隔着口罩,嗅着冰冷的味道,心里的那份沉重,正如这窗前的迷雾,悠悠弥漫。病毒的突袭,猝不及防。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紧绷的弦,拨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寒冬何时能过去?   透过迷雾,突然看到了窗外一丝丝绿意在枝头上跳跃。咦,是春天来了!弥漫着的无尽思绪,随着春雨悄然绽放。   冬已尽,春可期!   在这寒冷的冬季,
期刊
這些日子,我所居住的小城很安静,我活到五十多岁从未经历过如此安静,哪怕是昔日在乡村生活时都没有经历过。   小城的空气像凝固了一般,“每一条街道都屏住了呼吸”,除每天中午和晚上按时响起的广播以及白天流动的宣传车的喇叭在发出声响外,其余事物都“销声匿迹”。往常车水马龙、拥堵不堪的街道,现在已变得十分空旷。   今年元月下旬以来,各地都在拼尽全力阻击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其中最有效的办法是居家隔离。居民
期刊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全国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今年,尤其不同寻常。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行动起来,共克时艰。其中,不少人是教育工作者、学生。他们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积小善为大善,不图回报,凝聚起战胜疫情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书写出一个个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期刊
乡民们喜欢燕子,记得小时候,村里就有许多起名叫燕子的女孩儿。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立了春,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燕子就要从南方飞回来了。母亲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屋里收拾得清清爽爽,就像是迎接出了趟远门回来的孩子。   燕子归来寻旧巢。某天,听得“唧”的一声宛转,燕子就轻快地扑进了春意盎然的小院里。屋梁上闲置了一冬的巢,显得有些陈旧了,燕子双双齐心协力,花费不了多大功夫,旧巢就被修葺一新。   而新生
期刊
本報讯(通讯员 郭利芳)3月2日,新教材发放到平江县浯口中心小学。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在线学习,将新教材用最少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安全地发放到900余名孩子的手中。该校教导处仔细摸排,分工合作,严密防控,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将900余套课本分别打包,“快递”到10余个村(居委会),联系家长到村委会领取。   此前,为确保教材发放“高效、周全、精准”,该校校委和教师提前半天进行实地演练:老师们分工明确,
期刊
陈寅恪先生在一篇文章提出:“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罗素在《西方哲学史》序言中也主张要对哲学家抱有“同情的理解”。我个人以为,无论是“了解之同情”还是“同情的理解”,通俗点说就是学会换位思考。   “中午放学前,全班将《木兰诗》全文抄一遍、译一遍!”我怒气冲冲地甩出这句话,拂袖走出了教室。这是发生在上学期某节课下课时的情形。因为在课堂上居然没有一个学生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