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不仅凸现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创新思维教学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潜能
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推动学习的不断进步。活跃学生思维,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学为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引导学生进入生疑情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应尽可能诱发思考,真正把学生带入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心理境界,引起认知冲突,促使他们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出示一个铁丝圆圈,问:“谁能测出这个铁丝圆圈的长度?”(拉直即可0)出示一个硬纸片圆,问:“怎样量出这个圆纸片的周长?”(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怎样知道学校门口圆柱的周长?还能用刚才所用的方法吗?”(不能,可以用一根绳子绕圆柱一周,剪去多余部分再量出绳子的长度);接着教师用一根带“球”的线,在空中旋转几周,问:“小球在空中转了多长的距离?还能用刚才的几种方法吗?”(不能)“那么测量圆的周长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一环紧扣一环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不断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
二、提供材料,体现思维过程
好的思考材料是培养思考能力的良好载体,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唤起对思考的渴望,有助于启发解题思路,引领解题方向;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体积计算后,教师先让学生做“已知圆柱体的底面积(或半径、直径)和高求体积”类的基础练习,正当学生利用求积公式顺利解答、洋洋得意时,教师突然出示一个大苹果,问:“这个苹果的体积有多大?”学生们一愣,充满困惑,教师挑战性地问:“谁能算出它的体积?这个苹果就奖给他!”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有的同学提出把苹果切开后转化成长方体或圆柱体,求苹果体积的近似值;有的说把苹果浸入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的水放入量杯,量出溢出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有的说把苹果浸入装有水的量杯中,从水面上升的高度可以算出苹果的体积;更有的标新立异,提出先求出1立方厘米苹果的质量,再称出这个苹果的质量,就可以算出苹果的体积等等。在挑战性数学问题中,学生是多么富有创意啊!
三、鼓励质疑,培养发散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产生疑问,引发思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是需要学习的开始,是新知识探求的起步,也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可以说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前提。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几何教学创新的起点。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等,是对原有知识的提炼和升华,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其次,教学过程要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机会,它不应固定在某一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质疑时刻穿插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可在动手操作时、合作交流时、比较概括时……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宏观调节,使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和教学信息的多少疏密恰到好处,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质疑时间,这样才能充分诱发学生主动完善,自我超越。
四、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我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例如“你的想法真妙!”“你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谁还有更多、更好的解法”等。这些充满激情的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以外,我也十分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创造性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
例如,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比较0.58和0.6谁大。我教给学生从高位起一位一位比下去的方法,因为0.6和0.58比较,十分位上的6比5大,所以0.6这个小数就大,但也有的同学立刻就想到0.6可以化为0.60,那么0.60就比0.58大。虽然我觉得加0的方法可能麻烦一点,但想到加0后学生看起来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所以也支持他们用这种方法,并适当加以表扬这位爱动脑筋的同学。这样,当学生小有成绩时,辅以表扬,使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这本身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总而言之,数学的核心是思维,数学教学说到底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数学。人们常说:从平凡中看出神奇是天才,其方式也并非自古华山一条道,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正如华东师大的吴刚平教授说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我们不能只追求表面上的花哨和热闹,而应力争通过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把外显的感知内容转化为内在的思维对象。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潜能
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推动学习的不断进步。活跃学生思维,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学为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引导学生进入生疑情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应尽可能诱发思考,真正把学生带入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心理境界,引起认知冲突,促使他们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出示一个铁丝圆圈,问:“谁能测出这个铁丝圆圈的长度?”(拉直即可0)出示一个硬纸片圆,问:“怎样量出这个圆纸片的周长?”(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怎样知道学校门口圆柱的周长?还能用刚才所用的方法吗?”(不能,可以用一根绳子绕圆柱一周,剪去多余部分再量出绳子的长度);接着教师用一根带“球”的线,在空中旋转几周,问:“小球在空中转了多长的距离?还能用刚才的几种方法吗?”(不能)“那么测量圆的周长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一环紧扣一环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不断探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
二、提供材料,体现思维过程
好的思考材料是培养思考能力的良好载体,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唤起对思考的渴望,有助于启发解题思路,引领解题方向;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体积计算后,教师先让学生做“已知圆柱体的底面积(或半径、直径)和高求体积”类的基础练习,正当学生利用求积公式顺利解答、洋洋得意时,教师突然出示一个大苹果,问:“这个苹果的体积有多大?”学生们一愣,充满困惑,教师挑战性地问:“谁能算出它的体积?这个苹果就奖给他!”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有的同学提出把苹果切开后转化成长方体或圆柱体,求苹果体积的近似值;有的说把苹果浸入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的水放入量杯,量出溢出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有的说把苹果浸入装有水的量杯中,从水面上升的高度可以算出苹果的体积;更有的标新立异,提出先求出1立方厘米苹果的质量,再称出这个苹果的质量,就可以算出苹果的体积等等。在挑战性数学问题中,学生是多么富有创意啊!
三、鼓励质疑,培养发散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产生疑问,引发思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是需要学习的开始,是新知识探求的起步,也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可以说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学习的前提。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几何教学创新的起点。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等,是对原有知识的提炼和升华,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其次,教学过程要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机会,它不应固定在某一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质疑时刻穿插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可在动手操作时、合作交流时、比较概括时……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宏观调节,使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和教学信息的多少疏密恰到好处,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质疑时间,这样才能充分诱发学生主动完善,自我超越。
四、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我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例如“你的想法真妙!”“你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谁还有更多、更好的解法”等。这些充满激情的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此以外,我也十分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创造性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
例如,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比较0.58和0.6谁大。我教给学生从高位起一位一位比下去的方法,因为0.6和0.58比较,十分位上的6比5大,所以0.6这个小数就大,但也有的同学立刻就想到0.6可以化为0.60,那么0.60就比0.58大。虽然我觉得加0的方法可能麻烦一点,但想到加0后学生看起来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所以也支持他们用这种方法,并适当加以表扬这位爱动脑筋的同学。这样,当学生小有成绩时,辅以表扬,使学生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这本身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总而言之,数学的核心是思维,数学教学说到底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数学。人们常说:从平凡中看出神奇是天才,其方式也并非自古华山一条道,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正如华东师大的吴刚平教授说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我们不能只追求表面上的花哨和热闹,而应力争通过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把外显的感知内容转化为内在的思维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