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thdrea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的交际活动中,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地位。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呢?几年来我做了如下探索。
  
  一、帮助学生实现“说”的三级跨越——敢说
  
  1.从大声说到大胆说,培养学生健康的交际心理。由于交际的直面性,学生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口语障碍。声小语低,吐字不清,不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听不清楚;有的学生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有的因为怕说不好被同学嘲笑;也有的因为缺乏交际兴趣而“甘于寂寞”。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阻碍了口语能力的正常发挥,进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心理的形成。因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声说话,大胆发言,敢于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每天在规定时间内,结合给出的话题自言自语,或同桌交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任何思想顾虑,能用多大声音就多大声音。另外,针对学生在“说”中出现的语音不准确、吐字不清晰,语调不得体、体态不自然等情况,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课文指导学生朗读。
   2.从“滥竽充数”地说到在公开场合发言。低起点,严要求,让学生先想后说。即每天提前给个题目,让学生稍作准备后再当众说话。同时,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题,让其有话可说。如“你的爱好是什么?”“双休日怎样安排?”“你最喜欢谁?”等等;训练进行到一定阶段,提高要求,让学生现想现说。如开展微型辩论会,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训练学生说(输出)的同时,还应重视抓其课外阅读(输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以达到“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的境界。在朗读课文时,还需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速的恰当运用。
   3.有表情有手势的表达。一个人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有丰富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能更加感染人,打动人,实现交际的目的。我平时要求学生学会用眼神交流,比如疑问的眼神,赞许的眼神,责备的眼神等,同桌交流看是否能会意。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丰富的表情和手势给学生起着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我在讲鲁迅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时,在读到“如果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以全体,那简直是污蔑”时,我一拳重重地击在讲桌上,很好地把鲁迅当时的愤怒之情表达出来,学生印象深刻。然后我让他们模仿,逐渐学会这种表达方式。
  
  二、强化思维训练、培养语言组织能力——会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思维越严密,语言表达就越准确。说要做到说之有据,即说的内容要有根据,否则就空洞;说要做到说之有切,即说的要准确,不能词不达意;说也要做到说之有序,即逻辑性要强,否则就失去了威力。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重视让学生不断积累较多的语文基础知识,更能准确地表达出心中思想、练就能言善变的口才,为以后踏入社会与人交往,寻找理想工作奠定基础。那么怎样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口头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呢?
   1.复述、讲述是过渡。读和听虽然可以为说话打下一定的基础,但能读不一定会说。口语表达要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而且要达到言辞与思想一致,这是一个复杂过程。为了降低难度,给学生以凭借物,进行复述、讲述的训练,为由读向说的方面发展铺路搭桥。对于一些较好的文章,要求学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把课文的内容加工、整理后,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出来。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培养我们的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应先讲情节简单的故事,逐步学讲一些较长较复杂的故事。
  2.思维训练是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复述、讲述时,有的思路混乱、条理不清,有的思路阻塞或狭窄,本来心里明白,但要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就发生了障碍,这就是思维活动没有条理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说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所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大有必要,进行思维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敏捷性、批判性。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较高层次的任务,是说话能力形成的关键所在。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说成功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
  1.创设情境,感知口语交际的礼仪性。如果说话文明得体,有礼有节,往往能获得对方的好印象,有利于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训练中,我们将生活中的某些不文明、不礼貌的交际现象加以典型化后搬到课堂上,组织学生就具体的情境开展“假如是我怎么办?”的讨论。
  2.细处入手,体验口语交际的情感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交际之本。而现代情感教育是一个盲点,造成学生不知道关心体贴,自私自利,不知道互敬互爱,感情淡薄。为此,我们从最基本的抓起,开展“学会说有人情味的话”的活动,即“亲友生日,会说祝福的话;探望病人,会说安慰的话;同学进步,会说祝贺的话;同学掉队,会说鼓励的话;发现别人有困难,会说关心的话;不能给予帮助,会说抱歉的话……”
  3.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活动:学生到“小天鹅批发市场”做过调查; “普通话宣传周”走上街头向市民们宣传“推普”的意义;曾作为小记者采访过老师和校园小名人;走进店铺调查用规范字的情况……
  以上介绍的几种做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所以,要想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时取得好效果,只依赖其中的一种做法是不明智的,而应该根据实际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做法,做到多种做法的最优结合。总之,在语文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立足课堂,努力向课外延伸,给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时空,培养学生敢于说话的勇气,善于说话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责编 雷 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low dose dopamine,LDD)联合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DOB)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Children serious pneumonia,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温州市
酿蜜需得采百花,课外阅读对于中学生来说,既能丰富他们的语言感性材料的积累,又能增强他们的语文理论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
教学活动是师生生命和谐发展的舞台,如何营造一个学习场,让每个身处其中的学生都能自动自发参与学习过程,展示自己独特的学习体验,在思品课教学中关键在于调动学生源于内心的主动参与需要。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模式的尝试    1.编辑专题小报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必须还学生以学习主人的位置。我对学生提出了新颖的考核方
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不一样,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两种特性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便是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1.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则必
期刊
为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步伐,2007年初,中国铁道部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再次将铁路建设作为西部开发工作的重点。决定建设兰州至重
在立体几何中用向量法解题思路清晰,过程简洁,对立体几何的常见问题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形成性评价最初由斯克里芬提出,是指在活动的运行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陈澄教授认为,形成性评价分以课时为单位的形成性评价、以单元、章节为
近几年,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全省进出口总额增幅已连续三年列沿海主要省市之首,“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成为共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
期刊
1.怎么说明角速度呢?我采用同学们司空见惯教室的“门”为教具组织教学。首先,拿出与“门面”颜色区别较大的彩色粉笔,以门轴为直径大致画一个大半圆;指出地球可以看做一个半圆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