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力学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复杂理论变得简单易学,举例要生动、贴近生活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关键词】工程力学 教学方法 授课内容
一、前言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基本概念多,推理严密,解题不能简单的套用公式,需要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讲解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工程力学课程中的概念、理论和例题分析方法,然后让学生做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又加深了对教师所讲概念、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教师的讲解,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学的精巧构思和中心要旨,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讲解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把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训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是掌握好知识的基础。做练习的目的在于开动脑筋,提高思维能力和直接运用所学的原理。在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加以引导,是教师讲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使教和练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解
1 注意创造一个愉快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这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定义时尤为中重要,要使学生身心愉快、情感状态调到最佳状态。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感到激动、喜悦、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在注意、记忆、理解概念和定义时内心就会更加丰富,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时,举些生动有趣的例子:举重时,双手向上推杠铃,和杠铃向下压在手上的力,这两个力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向地上掷乒乓球,乒乓球反弹,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火箭的原理是中国人首先发现的,火箭为什么会上天,这里面也存在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2 讲解要善于诱导学生思考
教师变教为诱,学生变学为思,使教与学和谐,从而诱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和求知欲。比如证明三力平衡定理时,把证明内容分成三个问题:力的可传性;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公理。然后对这三个问题层层设问,F1、F2和F3分别是作用于一刚体上的三个力,那么,F1和F2两个力是否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动呢?F1和F2可以移动,它们相交于一点后,是否可以合成为一个力R呢?F1和F2的合力R是否于F3等值,反向共线呢?问题由浅入深,诱导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最终成功证明了这条定理。
3 讲解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详细的了解,熟悉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以达到使学生听懂、学会的目的。例如讲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时,学生们认为力在坐标轴的投影较难,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就和学生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机械制图中学过的有关投影的内容,然后再讲解力学中的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这样,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了联系,学生们反映良好,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练习
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其重点应放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安排练习时,要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练习,有时可以简化或缩短练习内容,要做到做练结合,根据练习要达到的目的。
1 复习性练习
主要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为听懂新课做好准备。比如在讲解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时,可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讲的不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受力分析,给学生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然后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怎样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此时学生接受起来要容易的多。
2 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式练习
教师根据教材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或条件,让学生通过练习或实验,自己发现应得的结论和规律,体验发现的成功和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在讲力矩平衡条件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杆秤和一盒粉笔,告诉学生秤砣的重量。怎样使用秤称物体的重量,然后让学生用秤称粉笔,达到平衡,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中秤的平衡,自己推导出绕定点转动物体的平衡方式。
3 巩固性练习
在讲完一课内容后,紧接着找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练习,以达到对所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例如,在讲完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后,教师将典型例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根据平衡方程,先试解例题,在学生解题的时候,教师可随时加以引导,或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在黑板上做,教师评点的办法,可达到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所学内容的效果。总之,在教学中,积极做到将与练的和谐、统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力学 教学方法 授课内容
一、前言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基本概念多,推理严密,解题不能简单的套用公式,需要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讲解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工程力学课程中的概念、理论和例题分析方法,然后让学生做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又加深了对教师所讲概念、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教师的讲解,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学的精巧构思和中心要旨,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讲解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把教师的要求变为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训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一环,是掌握好知识的基础。做练习的目的在于开动脑筋,提高思维能力和直接运用所学的原理。在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加以引导,是教师讲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使教和练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解
1 注意创造一个愉快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这在讲解基本概念和定义时尤为中重要,要使学生身心愉快、情感状态调到最佳状态。情感状态总是和内心感到激动、喜悦、惊奇和许多别的情绪相联系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在注意、记忆、理解概念和定义时内心就会更加丰富,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讲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时,举些生动有趣的例子:举重时,双手向上推杠铃,和杠铃向下压在手上的力,这两个力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向地上掷乒乓球,乒乓球反弹,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火箭的原理是中国人首先发现的,火箭为什么会上天,这里面也存在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2 讲解要善于诱导学生思考
教师变教为诱,学生变学为思,使教与学和谐,从而诱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和求知欲。比如证明三力平衡定理时,把证明内容分成三个问题:力的可传性;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公理。然后对这三个问题层层设问,F1、F2和F3分别是作用于一刚体上的三个力,那么,F1和F2两个力是否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动呢?F1和F2可以移动,它们相交于一点后,是否可以合成为一个力R呢?F1和F2的合力R是否于F3等值,反向共线呢?问题由浅入深,诱导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最终成功证明了这条定理。
3 讲解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详细的了解,熟悉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以达到使学生听懂、学会的目的。例如讲解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时,学生们认为力在坐标轴的投影较难,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就和学生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机械制图中学过的有关投影的内容,然后再讲解力学中的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这样,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了联系,学生们反映良好,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练习
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其重点应放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上。安排练习时,要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练习,有时可以简化或缩短练习内容,要做到做练结合,根据练习要达到的目的。
1 复习性练习
主要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为听懂新课做好准备。比如在讲解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时,可先让学生复习以前所讲的不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受力分析,给学生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然后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怎样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此时学生接受起来要容易的多。
2 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式练习
教师根据教材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或条件,让学生通过练习或实验,自己发现应得的结论和规律,体验发现的成功和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在讲力矩平衡条件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杆秤和一盒粉笔,告诉学生秤砣的重量。怎样使用秤称物体的重量,然后让学生用秤称粉笔,达到平衡,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中秤的平衡,自己推导出绕定点转动物体的平衡方式。
3 巩固性练习
在讲完一课内容后,紧接着找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练习,以达到对所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例如,在讲完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后,教师将典型例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根据平衡方程,先试解例题,在学生解题的时候,教师可随时加以引导,或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在黑板上做,教师评点的办法,可达到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所学内容的效果。总之,在教学中,积极做到将与练的和谐、统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