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导入作为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能加以很好的应用,不但能调整学生的心态,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物理的无限魅力。所以,本文主要是对有关新课导入的一些方法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是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始或在进行新课题学习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方式。课堂教学的导入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着直接的作用,并且对整个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听课的注意,安定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导入毕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开端,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好导入的“度”。言不在多,三五分钟最好;面不求全,引起兴趣即可。这就要求导入的字字句句都精炼到位,概括得当。“活”是要灵活。“教无定法,法无常规”,这就决定了导入的设计不能千篇一“招”。教师对教材的讲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都是从引入新课开始的。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既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又使其思有方向,求有目标。导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导入方法的设计也愈显重要。
一、巧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高中物理新课导入,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引入新课学习,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来发现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如在《安全用电》教学中,教师以“小鸟落在几千伏的高压电线上会发生什么”的情境来导入。因学生平时都知道鸟儿落在电线上不会受到伤害,但却不知道其中原因,就会有学习探究的欲望,也正因如此,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了。
在物理教学中,常以设置问题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如在“电阻定律”的教学中,为让学生了解决影响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电阻、电阻率。教师在课前设置问题“家中常用的电灯泡(22V,100W)的电阻怎么计算?怎样测量电阻?为什么在演示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和计算值之间会存在差距?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当这些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接着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用问题来导入新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巧设实验、妙导新课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阶段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把某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便于理解掌握。
实际教学中,可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演示来导入新课。如在“动量和冲量”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以粉笔为道具,将两支相同的粉笔从同一高度落到光滑和垫有毛巾的桌面,然后通过这一现象来引入“动量和冲量”的概念。这样不但利于新知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其次,教师在用实验导入新课时,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以问题引入新知学习。如在“曲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先请一同学用粉笔演示竖直下抛运动,然后借助多媒体画出轨迹;请另一同学用粉笔演示平抛运动,再用多媒体画出轨迹,以问题“为何两只粉笔的运动轨迹不同?”导入曲线运动,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建立曲线运动的形象,再过渡到抽象认识,就容易了。
物理教学中的导入实验,不一定都要有物理器具,因为导入在课堂中所占用的时间一般是三到五分钟,生活化的实验,只要教师课前能充分准备,就能把握好时间和切入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复习旧知、巩固拓展、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也是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导入方法,因为通过复习,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拓展新的知识。但在复习导入中,常常出现这样的误区,即教师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分析,未能让学生在复习中生成新的东西。
在复习导入中,教师要将新知识蕴藏于对旧知识的复习中。如在《机械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以什么是功?功的公式怎么表示?功的单位是什么?当学生对这些问题做了回答后,在以问题“在W=Fs中,如果F和s在同一条直线上,将出现什么情况”来引导学生对W=Fscosα进行思考分析,从而让学生在对以往知识的复习中学习新知识。
四、解题导入法
解题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要培养的基本能力,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决定因素之一。很多学生对解题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用解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在题目的意境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电阻定律”教学中,提出以下问题:请计算“220v,40w”灯泡的电阻是多少?电阻的测量用什么办法?演示实验得到的测量值与计算值为何相差这么大?为了弄清这一问题,还得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呢?从而导入课题。在进行“电源输出功率”教学时,首先提出如下问题:现有3根电炉丝,阻值分别为 68、88、108,要把其中一根电炉丝接到电动势为12v,内阻为 88的电源上,去烧开一小杯水,假定3根电炉丝的额定功率足够大,问选择哪一根电炉丝烧这杯水最快?由于这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有的想当然的发表看法,有的找公式进行求解,结果是有的选68、有的选 88、有的选108。但探究理由时学生就讲不清楚是何道理,老师这时指出正确答案是88,可为什么呢?从而巧妙地导入“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的讨论。用这种方法时,题目的设置要巧妙,要能引出将要学习的知识,不能只让学生做题而没有明确的目的。
总之,引入新课虽然不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但引入新课必须具有绚丽多姿的艺术色彩,设计出新奇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引入方案,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凯.上好物理序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物理教学探讨,2005,(7).
[2]蔡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科技信息,2005.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改;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是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始或在进行新课题学习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方式。课堂教学的导入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着直接的作用,并且对整个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听课的注意,安定学生的情绪;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导入毕竟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开端,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好导入的“度”。言不在多,三五分钟最好;面不求全,引起兴趣即可。这就要求导入的字字句句都精炼到位,概括得当。“活”是要灵活。“教无定法,法无常规”,这就决定了导入的设计不能千篇一“招”。教师对教材的讲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都是从引入新课开始的。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既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又使其思有方向,求有目标。导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导入方法的设计也愈显重要。
一、巧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高中物理新课导入,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引入新课学习,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来发现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如在《安全用电》教学中,教师以“小鸟落在几千伏的高压电线上会发生什么”的情境来导入。因学生平时都知道鸟儿落在电线上不会受到伤害,但却不知道其中原因,就会有学习探究的欲望,也正因如此,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了。
在物理教学中,常以设置问题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如在“电阻定律”的教学中,为让学生了解决影响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电阻、电阻率。教师在课前设置问题“家中常用的电灯泡(22V,100W)的电阻怎么计算?怎样测量电阻?为什么在演示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和计算值之间会存在差距?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当这些问题摆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接着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用问题来导入新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巧设实验、妙导新课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阶段物理知识较为抽象,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把某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便于理解掌握。
实际教学中,可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演示来导入新课。如在“动量和冲量”的教学中,可让学生以粉笔为道具,将两支相同的粉笔从同一高度落到光滑和垫有毛巾的桌面,然后通过这一现象来引入“动量和冲量”的概念。这样不但利于新知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其次,教师在用实验导入新课时,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以问题引入新知学习。如在“曲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先请一同学用粉笔演示竖直下抛运动,然后借助多媒体画出轨迹;请另一同学用粉笔演示平抛运动,再用多媒体画出轨迹,以问题“为何两只粉笔的运动轨迹不同?”导入曲线运动,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建立曲线运动的形象,再过渡到抽象认识,就容易了。
物理教学中的导入实验,不一定都要有物理器具,因为导入在课堂中所占用的时间一般是三到五分钟,生活化的实验,只要教师课前能充分准备,就能把握好时间和切入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三、复习旧知、巩固拓展、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也是物理教学中常见的导入方法,因为通过复习,有助于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拓展新的知识。但在复习导入中,常常出现这样的误区,即教师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分析,未能让学生在复习中生成新的东西。
在复习导入中,教师要将新知识蕴藏于对旧知识的复习中。如在《机械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以什么是功?功的公式怎么表示?功的单位是什么?当学生对这些问题做了回答后,在以问题“在W=Fs中,如果F和s在同一条直线上,将出现什么情况”来引导学生对W=Fscosα进行思考分析,从而让学生在对以往知识的复习中学习新知识。
四、解题导入法
解题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要培养的基本能力,是学生成绩好坏的决定因素之一。很多学生对解题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用解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在题目的意境中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电阻定律”教学中,提出以下问题:请计算“220v,40w”灯泡的电阻是多少?电阻的测量用什么办法?演示实验得到的测量值与计算值为何相差这么大?为了弄清这一问题,还得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呢?从而导入课题。在进行“电源输出功率”教学时,首先提出如下问题:现有3根电炉丝,阻值分别为 68、88、108,要把其中一根电炉丝接到电动势为12v,内阻为 88的电源上,去烧开一小杯水,假定3根电炉丝的额定功率足够大,问选择哪一根电炉丝烧这杯水最快?由于这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有的想当然的发表看法,有的找公式进行求解,结果是有的选68、有的选 88、有的选108。但探究理由时学生就讲不清楚是何道理,老师这时指出正确答案是88,可为什么呢?从而巧妙地导入“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的讨论。用这种方法时,题目的设置要巧妙,要能引出将要学习的知识,不能只让学生做题而没有明确的目的。
总之,引入新课虽然不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但引入新课必须具有绚丽多姿的艺术色彩,设计出新奇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引入方案,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凯.上好物理序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物理教学探讨,2005,(7).
[2]蔡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科技信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