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种思想,认为语文知识的教学是必须要抓好抓牢的,这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最终获得收获的一个量化标准。因而,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大多对语文知识强调要过关,要死记硬背,还要条分缕析,分列出来各种重难点。那么到底该如何把握语文知识教学呢?是弃而不教吗?显然,对语文知识视而不见是不可行的,那会走上另一个极端。毕竟,语文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将之前教学模式中的“强化”改为“淡化”,这个淡化并非是不作为,而是要对语文知识教学进行重构,“淡化”却又不“淡出”。
一、整合资源,着力指点
黄本荣教授曾经指出,语文知识有一个“冰山模型”,也即是说,在大量语文知识的明确性知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很多人并不知道的默会知识。那些默会知识是很多没有系统学过语文但语文水平甚高的人都具有的。那么既然没有系统学过,为何还有相当高的语文水平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虽然没有学习过相关的语文知识,但在平时的实践中却一直在运用并且掌握,熟练地将其付诸于工作和学习之中。这样的知识就是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具有难以规范、难以模仿性,如对微妙意境的把握,炼字炼句的功夫、言外之意的感悟等,这些都是不容易通过死记硬背习得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整合资源,着力指点。如在教学语言时,在为学生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的时候,无时不刻不在与语文知识打交道。如果刻意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和考试点,那么就会容易造成学生的片面化,导致语文学习支离破碎,不利于言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言语材料的特点,进行资源整合,结合具体的读写活动进行指点。
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不能单单要求学生背诵其中的一些段落,更不能将课后的答案抄下来生硬地记忆,而是要抓住文本的特点,深入理解和体会。在对修辞手法的学习上,我让学生抓住“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等一些语句,还有有关暴雨的一些描写,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这些比喻、拟人、夸张等写法的表现力,由此获得一些深入的理解,从而掌握语文知识。有些语文知识并不是学生自己就可以理解把握的,教师必须要指出来,做一个点拨。如在教学《关雎》、《蒹葭》时,重点让学生学习比兴的手法,此时教师就要将有关的句子都点拨出来,如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雎鸠鸟雌雄匹配联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然后让学生细心体会,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意蕴。
对于知识教学来说,教师就像是一个淘金者,只有善于发现,才能将那些蕴藏在文本之中的金子一样的知识点挖掘出来,在有序的指点下通过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其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二、梳理概念,迁移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这是一个包容回避的问题。这些概念有些是较为抽象的术语,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掌握就需要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过程,但是由于语文知识的信息量较大,因而在概念的知识性引导上,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梳理,促进学生的理解,使其能够获得正向迁移的能力。
如在教学《三峡》一课时,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两句话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困难,首先是翻译的问题,逐句逐句翻译比较麻烦,另外学生在翻译之后容易忘记前后的连贯性。这两句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并提”的关系,这个“并提”的知识点学生是需要理解的,一旦掌握了这个概念,就能够克服翻译的困难,于是在教学中我将并提的概念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之后就有了效果,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翻译同类句子的时候也就游刃有余了。
另外,在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还要善于总结和梳理,对于一些有效的学习原则,要拿来为我所用。如“学中用”、“用中学”这些原则都是非常有效。在教学《口技》一文时,我让学生找到其中的描写,像文中对听众的神态、动作描写等,这些都是侧面烘托口技人技艺高超的描写。学生学习这个有关“侧面描写”的知识点后,并不能获得有效迁移和运用的能力。由此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即播放《端午日》一文中赛龙舟时人如潮涌,观者如云的一个片段,学生深有感触之后,我让学生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一段文字,表现这次龙舟竞赛的紧张激烈,但不从正面下笔。通过学生的联系和运用,使其语用能力有所发展和提高,同时对语文知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语文课堂上的这种知识和运用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也非常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
三、综合系统,求实求用
语文知识具有系统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其知识点却较为零碎,往往是零零散散地散播在语文教材之中,要经过教师的有效整理,使其形成一个比较宏大的综合性的系统,这样学生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哪里都想抓,哪里都抓不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教学中却面临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普遍的教学困境,那就是很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关系的先后确定,都必须要由教师自主决定和选择,这样的一种现状,助长了教师的武断,也让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对学习逐渐被动,兴趣缺缺。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显然,教师的选择和决定的来源不单单是教材本身,而应该向学生有所倾斜,也即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和决定,选择适切、实用的内容和方法。“适切”就是指和学生的能力、接受水平和接受基础非常一致,在认知水准上都可以不相上下;“实用”也即是指能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实用的语文知识。如在教学《〈雪〉四人谈》这篇课文时,针对文本所具有的深度,从主题到立意、到构思、再到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文本对鲁迅的散文《雪》进行了鉴赏和评论。在进行学习时,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对于文艺鉴赏的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因而在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就有难度。为此,我深入研读文本后选择了适切的内容:一是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将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文艺鉴赏的初步知识和方法拿出来分享,不强求学生必须要掌握,而是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各取所需,有所侧重。
总之,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为了应试,过分强调知识的机械灌输,而是要侧重能力的提升,从学生的需要入手,选择适切使用的知识,尽量能够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加以实用。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突破语文教学本身所制造出来的瓶颈,释放语文课堂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藕渠中学语文组。
一、整合资源,着力指点
黄本荣教授曾经指出,语文知识有一个“冰山模型”,也即是说,在大量语文知识的明确性知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很多人并不知道的默会知识。那些默会知识是很多没有系统学过语文但语文水平甚高的人都具有的。那么既然没有系统学过,为何还有相当高的语文水平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虽然没有学习过相关的语文知识,但在平时的实践中却一直在运用并且掌握,熟练地将其付诸于工作和学习之中。这样的知识就是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具有难以规范、难以模仿性,如对微妙意境的把握,炼字炼句的功夫、言外之意的感悟等,这些都是不容易通过死记硬背习得的。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整合资源,着力指点。如在教学语言时,在为学生开展听说读写活动的时候,无时不刻不在与语文知识打交道。如果刻意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和考试点,那么就会容易造成学生的片面化,导致语文学习支离破碎,不利于言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言语材料的特点,进行资源整合,结合具体的读写活动进行指点。
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不能单单要求学生背诵其中的一些段落,更不能将课后的答案抄下来生硬地记忆,而是要抓住文本的特点,深入理解和体会。在对修辞手法的学习上,我让学生抓住“从上至下整个地像一面极大的火镜,”“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等一些语句,还有有关暴雨的一些描写,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这些比喻、拟人、夸张等写法的表现力,由此获得一些深入的理解,从而掌握语文知识。有些语文知识并不是学生自己就可以理解把握的,教师必须要指出来,做一个点拨。如在教学《关雎》、《蒹葭》时,重点让学生学习比兴的手法,此时教师就要将有关的句子都点拨出来,如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雎鸠鸟雌雄匹配联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然后让学生细心体会,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其中的意蕴。
对于知识教学来说,教师就像是一个淘金者,只有善于发现,才能将那些蕴藏在文本之中的金子一样的知识点挖掘出来,在有序的指点下通过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其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二、梳理概念,迁移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这是一个包容回避的问题。这些概念有些是较为抽象的术语,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掌握就需要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过程,但是由于语文知识的信息量较大,因而在概念的知识性引导上,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梳理,促进学生的理解,使其能够获得正向迁移的能力。
如在教学《三峡》一课时,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两句话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困难,首先是翻译的问题,逐句逐句翻译比较麻烦,另外学生在翻译之后容易忘记前后的连贯性。这两句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并提”的关系,这个“并提”的知识点学生是需要理解的,一旦掌握了这个概念,就能够克服翻译的困难,于是在教学中我将并提的概念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之后就有了效果,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翻译同类句子的时候也就游刃有余了。
另外,在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还要善于总结和梳理,对于一些有效的学习原则,要拿来为我所用。如“学中用”、“用中学”这些原则都是非常有效。在教学《口技》一文时,我让学生找到其中的描写,像文中对听众的神态、动作描写等,这些都是侧面烘托口技人技艺高超的描写。学生学习这个有关“侧面描写”的知识点后,并不能获得有效迁移和运用的能力。由此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即播放《端午日》一文中赛龙舟时人如潮涌,观者如云的一个片段,学生深有感触之后,我让学生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一段文字,表现这次龙舟竞赛的紧张激烈,但不从正面下笔。通过学生的联系和运用,使其语用能力有所发展和提高,同时对语文知识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语文课堂上的这种知识和运用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欢迎,也非常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
三、综合系统,求实求用
语文知识具有系统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其知识点却较为零碎,往往是零零散散地散播在语文教材之中,要经过教师的有效整理,使其形成一个比较宏大的综合性的系统,这样学生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哪里都想抓,哪里都抓不到。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教学中却面临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普遍的教学困境,那就是很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关系的先后确定,都必须要由教师自主决定和选择,这样的一种现状,助长了教师的武断,也让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对学习逐渐被动,兴趣缺缺。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显然,教师的选择和决定的来源不单单是教材本身,而应该向学生有所倾斜,也即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和决定,选择适切、实用的内容和方法。“适切”就是指和学生的能力、接受水平和接受基础非常一致,在认知水准上都可以不相上下;“实用”也即是指能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实用的语文知识。如在教学《〈雪〉四人谈》这篇课文时,针对文本所具有的深度,从主题到立意、到构思、再到语言,从不同的角度文本对鲁迅的散文《雪》进行了鉴赏和评论。在进行学习时,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对于文艺鉴赏的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缺乏,因而在对一些词语的理解就有难度。为此,我深入研读文本后选择了适切的内容:一是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将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文艺鉴赏的初步知识和方法拿出来分享,不强求学生必须要掌握,而是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各取所需,有所侧重。
总之,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为了应试,过分强调知识的机械灌输,而是要侧重能力的提升,从学生的需要入手,选择适切使用的知识,尽量能够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加以实用。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突破语文教学本身所制造出来的瓶颈,释放语文课堂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市藕渠中学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