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是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的重要表现。人文教育的渗透是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是注重语文教学人文内涵的另一表现,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活动。
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内涵,注重学生的人本发展理念,深化人文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有计划地渗透人文教育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为宗旨,培养学生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人。
一、把握课文内容的人文内涵,适时进行人文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渗透,要在充分把握课文内容人文内涵的基础上,因地适宜地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材里有很多都具有人文内涵的课文,每一篇的课文都应该为我们所用,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容,把人文教育贯穿到语文课堂实施的具体环节中来。例如,在课外阅读课指导时,我曾以《我与地坛》为例,进行人文教育渗透。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本里传达出来的深刻人文内涵,理解史铁生在与自己身体和心理作斗争的过程中所要传达出来深刻主题思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阅读,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语段,然后透过这些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旨在让学生对文章中所渲染的珍爱生命、顽强求索、理解母爱的强烈情感有所感触有所领悟,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渗透,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要向史铁生一样克服学习困难,体会史铁生这种身残志坚的顽强求索精神;在生活中理解父母亲所给予的关爱,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珍惜生命、关爱他人、顽强拼搏的学生。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关爱学生的行动渗透人文教育
古人有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一点,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关爱学生的成长,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环境,多给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无时无刻的关心和爱戴。例如,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了让学生充分领悟到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浓浓亲情,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这边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说文章中打动他们的地方,并联系生活说出打动的原因?这时班上一个不怎么爱说话,性格比较孤僻的男生站了起来,我笑着对他说,看来你是深受感触了,说明你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非常好,下面就由你来说说。听完我这么一说,底下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他也显得很尴尬,于是我走到他旁边笑着说,你站起来的那一刻,我就深信你是可以的。终于,他说了,说了很多非常有感触的话,有关他的父亲,有关他父亲的父亲,并且感动了班上所有的学生,得到了同学们的鼓励。通过这一个事件,学生更了解这位同学更关爱这位同学,也更理解作者《背影》传达出来的浓浓亲情,同时也因为这些小举动营造了具有人文关怀的课堂,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更温馨更活跃。
三、注重发挥语文课堂的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必须利用好文本中透漏出来的人文精神内涵,深入挖掘教材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利用具体的教育实例和名人事迹来进行渗透,化人文教育于无形之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以陶冶、审美、懂理、修身等方面去不断渗透。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一种独立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自由,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做到通情达理,尊老爱幼,分清善恶等,如《爱莲说》的超凡脱俗、《散步》的浓浓亲情以及哲理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及名言警句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懂得文章中传达出来的深刻哲理哲思,从而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四、营造人文教育课堂,陶冶学生的情感
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出具有人文气息的语文教学课堂,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机会给学生多体验多感受课文中具有深厚情感的文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情感体验的个性化,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倾诉自身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说到《散步》这篇散文时,因为在前一节课已经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学生也朗读了很多篇,当我谈及关于这篇文章的感受的时候,突然感觉的课堂气氛异常沉闷,学生的反应也显得很冷淡。我突然意识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我存在着差异。幸好我能及时反应过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散步》这篇文章中来,引导他们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说说自己的体会,这时课堂气氛突然活跃了起来,学生的反应都异常的积极,每个学生都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感受到文章传达出来的浓浓亲情,以及尊老爱幼的思想,都能体会到和谐家庭的温馨场面。
总而言之,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渗透工作,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的责任,更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以表率的作用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人。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信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1\]董旭午.人文教育:须在饱含人文关怀的土壤上生根——对高中语文教学领域强化人文教育问题的若干反思\[J\].教学月刊,2011,11(01):78-80.
\[2\]张惠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现代语文,2010,12(03):126-128.
\[3\]罗盈.关注:语文教育人文关怀的新视角\[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7(02):157-159.
\[4\]赵惠娟.彰显人文关怀促进认知成长——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2011,11(03):135-137.
\[5\]何晓丰.浅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2011,14(25):90-93.
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渗透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内涵,注重学生的人本发展理念,深化人文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有计划地渗透人文教育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为宗旨,培养学生成为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人。
一、把握课文内容的人文内涵,适时进行人文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渗透,要在充分把握课文内容人文内涵的基础上,因地适宜地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材里有很多都具有人文内涵的课文,每一篇的课文都应该为我们所用,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容,把人文教育贯穿到语文课堂实施的具体环节中来。例如,在课外阅读课指导时,我曾以《我与地坛》为例,进行人文教育渗透。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本里传达出来的深刻人文内涵,理解史铁生在与自己身体和心理作斗争的过程中所要传达出来深刻主题思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阅读,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语段,然后透过这些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旨在让学生对文章中所渲染的珍爱生命、顽强求索、理解母爱的强烈情感有所感触有所领悟,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渗透,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要向史铁生一样克服学习困难,体会史铁生这种身残志坚的顽强求索精神;在生活中理解父母亲所给予的关爱,引导学生成为一个珍惜生命、关爱他人、顽强拼搏的学生。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关爱学生的行动渗透人文教育
古人有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一点,就是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关爱学生的成长,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环境,多给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无时无刻的关心和爱戴。例如,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了让学生充分领悟到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浓浓亲情,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了这边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说文章中打动他们的地方,并联系生活说出打动的原因?这时班上一个不怎么爱说话,性格比较孤僻的男生站了起来,我笑着对他说,看来你是深受感触了,说明你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非常好,下面就由你来说说。听完我这么一说,底下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他也显得很尴尬,于是我走到他旁边笑着说,你站起来的那一刻,我就深信你是可以的。终于,他说了,说了很多非常有感触的话,有关他的父亲,有关他父亲的父亲,并且感动了班上所有的学生,得到了同学们的鼓励。通过这一个事件,学生更了解这位同学更关爱这位同学,也更理解作者《背影》传达出来的浓浓亲情,同时也因为这些小举动营造了具有人文关怀的课堂,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更温馨更活跃。
三、注重发挥语文课堂的人文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必须利用好文本中透漏出来的人文精神内涵,深入挖掘教材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利用具体的教育实例和名人事迹来进行渗透,化人文教育于无形之中,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以陶冶、审美、懂理、修身等方面去不断渗透。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一种独立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自由,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做到通情达理,尊老爱幼,分清善恶等,如《爱莲说》的超凡脱俗、《散步》的浓浓亲情以及哲理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及名言警句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懂得文章中传达出来的深刻哲理哲思,从而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四、营造人文教育课堂,陶冶学生的情感
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出具有人文气息的语文教学课堂,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机会给学生多体验多感受课文中具有深厚情感的文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情感体验的个性化,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倾诉自身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说到《散步》这篇散文时,因为在前一节课已经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学生也朗读了很多篇,当我谈及关于这篇文章的感受的时候,突然感觉的课堂气氛异常沉闷,学生的反应也显得很冷淡。我突然意识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我存在着差异。幸好我能及时反应过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散步》这篇文章中来,引导他们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说说自己的体会,这时课堂气氛突然活跃了起来,学生的反应都异常的积极,每个学生都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感受到文章传达出来的浓浓亲情,以及尊老爱幼的思想,都能体会到和谐家庭的温馨场面。
总而言之,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渗透工作,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的责任,更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以表率的作用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人。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信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1\]董旭午.人文教育:须在饱含人文关怀的土壤上生根——对高中语文教学领域强化人文教育问题的若干反思\[J\].教学月刊,2011,11(01):78-80.
\[2\]张惠平.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J\].现代语文,2010,12(03):126-128.
\[3\]罗盈.关注:语文教育人文关怀的新视角\[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7(02):157-159.
\[4\]赵惠娟.彰显人文关怀促进认知成长——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2011,11(03):135-137.
\[5\]何晓丰.浅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考试周刊,2011,14(25):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