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雪幕的暖意

来源 :少年文艺(上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wenp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透雪幕的暖意
  ——评常新港小说《雪幕的后面》
  朱效文
  读完常新港的小说《雪幕的后面》,透过那片雪幕垂挂的天空,穿过那一双双挂满泪花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是人世间忠贞不变的友情与信义。
  作为小说背景的那个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那个年代,苦难笼罩着许多人的心灵。在那个年代,人的生命价值被严重地低估。在那个年代,死亡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刚才还活蹦鲜跳的一个人,刚才还嬉笑着和你说话的一个人,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后,就突然莫名其妙地死了,或者上吊了,或者吃了太多的药,或者溺水……总之,死了。死得让你不相信他已经死了。然而这样的事一再发生,似乎就变得正常了,自然了,仿佛人的生命本来就轻于鸿毛。
  那个年代叫“文革”,离开今天有四十多年了。现在的人们常常忘记了那个年代,而常新港的小说则常常以那个年代为背景。
  在苦难的日子里,人最珍视,最盼望的,也许就是友情与信义。它们能带给苦难中的人们支撑生命信念的温暖与力量;它们能帮助人在苦难的重压下坚持着活下去,不放弃生的希望;它们能提醒人相信,生命是宝贵的,活着是有意义的。
  在今天看来,借三十元钱是一件多么小的事情。而在那个年代,三十元却往往能救活一家人的性命。当死了妻子的张中扬从“我”爸爸的工资中借去三十块后,他会不会还这笔钱?爸爸会不会问他要这笔钱?就成了小说中一个沉甸甸的悬念。
  由于自己家的生活也十分拮据,爸爸始终不忍心告诉妈妈,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张叔还钱。在妈妈一再的压力下,爸爸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忍耐,选择了独自承受这份压力。而这时,张中扬内心感受到的是友情,是大雪压顶时的一份暖意。
  在张中扬不幸去世后,也许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三十块钱已经不可能再归还了。但七八年后,长大了的张中扬的儿子却千方百计找上门来,归还了这笔钱,为这个悬念作了最终的了结。读者到这里才明白,当年张中扬心里想的,除了对友情的感恩,还有一份矢志不渝的信义:要记住一笔账,一定要还上!
  两个男人,两个刚强的男人形象,在常新港的小说中栩栩如生。
  读到这里,也许很多读者的眼睛里,也挂满了泪花。
  虽然今天,苦难的时代已经远去,人的生命正获得更多的尊崇。但友情与信义,却依然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有时甚至是最稀缺的财富。在追求物质富裕的道路上,我们是否常常会忘却友情,抛弃信义呢?失去了友情与信义,即便拥有再多的财富,生命也会是冰冷的,雪幕重重的。这也许是我们今天读《雪幕的后面》,依然会感动的理由。
其他文献
乍一读《水晶之城》,就被一个悲怆可怖而又透着神奇光亮的故事所吸引——  欧雅莉一家三口为何躲避于阴暗逼仄的荒谷一穴?因为,雾霾笼罩,沙尘肆虐,空气浑浊,人类遭遇到了亘古未有的灾难。又为什么一群命运相同的洞穴人,手持笨拙粗劣的工具,到处寻找和争抢少得可怜的怪异“食物”?最后,为了争抢一只唯独能幸运生存下来的土拨鼠,竟然引发一场野蛮又残酷的“争夺战”。因为,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然摧毁了生物界固有的生命
期刊
在我这个乡村少年的期望与想象中,镇办中学应该是环境优雅、气派不小的。可是,出现在我眼前的,依然是一个乡土气十足、基础设施不咋样的校园:除了三排砖木结构平房、几间破落的旧式瓦房、一片杂草丛生的泥地运动场和一些并不粗壮的树林,再也看不到别的亮丽景象了。而且,学校地处镇西北一隅,东西两侧分别是农田和河道,南北两端全是农家住户。  这样,校园里的宁静是很容易被打破的。  哪家的一只母羊时常会领着两三只屁颠
期刊
Part.1  尹薇撑着一把浅灰色的遮阳伞,连同身上的浅灰色条纹棉布裙,黯淡得好像恨不能把自己藏进背景里。  时间是下午四点一刻。学校大礼堂的侧门外,树叶间隙裁下的白灿阳光,像溅了一地的碎银,斑斑驳驳。  天真热,一声声蝉鸣吵得耳朵要冒烟。尹薇把玩着手机,不时抬起头来看看。来面试的女生进进出出,有几个瞥见尹薇,眼神里的惊诧一闪而过。  尹薇装作没看见,低下头,继续盯着手机。是啊,她有一头耀眼的浅金
期刊
《少年文艺》读后感  最近我迷上了《少年文艺》。它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呢?让我来告诉你吧!  《少年文艺》中的故事种类很多,有校园小说,科幻故事,成长感悟,笑话,诗歌等等。它的篇幅不算很长,但可以在这三四页中表达出作者想说的道理或者身边的事,比较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校园小说,当中的人物大多和我们差不多年纪,所以小说中人物的思想与我们也非常相似,仿佛是在说自己身边的事情,有一种身临其境
期刊
[精品导读]  一个豆荚里几粒豆  董远方  读完陈问问的《夏天里的小数点》,舌尖上好像还留着一点豌豆粒的清香味道,刚想仔细回忆一下这唇齿间的清甜味儿,它却像跟你捉迷藏似的,漏尽这个可爱的小说中字句里,又不见了。  好的文字讲求气息。气息匀称而又温柔,是《夏天里的小数点》这个豆荚里的第一粒豆。一开篇就写小姑娘吃豌豆,她拈起一只豆荚,哧溜一声用牙齿将豆都赶出来,留下手上的壳儿。作者寥寥几笔,把这个天
期刊
一  不知从哪天开始,一向很活跃很阳光的林跃变得有点内向起来。沉默少言,郁郁寡欢。大家也有点发觉,只是不晓得什么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变规矩变上进的同学不少,但是像林跃这么反常的,还是有点少见。  原因当然只有林跃自己知道。但他不愿意说,还不肯承认自己有所变化。别人出于关心问他怎么回事儿时,他也总是含糊其词,答非所问。  其实,如果特别细心的人就会依稀记得,林跃有心事似乎就是从校门口多了一个卖烧烤
期刊
【一】  因为爸妈出国工作的关系,十岁的张晋不得不搬去和他的爷爷奶奶同住。爷爷奶奶的家位于上海的郊区,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张晋就被一个可能是苏格拉底都无法解答的哲学命题给困扰住了。  对了,忘了介绍,张晋搬去的地方唤作大桃镇,离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大概有50公里。用脚指甲想想就知道,这是一个盛产桃子的地方。  “哟!你就是那个从上海来的吧,我也很想去上海,可惜地铁还没通车,过去太麻烦了。”刚放下行李,邻
期刊
一张乡间镭射卡  孙玉虎  这篇小说就像一张镭射卡,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呈现不一样的阅读效果。  或许读过鲁迅《孔乙己》的小读者会觉得这个倔老头和孔乙己有点像哥俩:一个迂腐,一个抠门;一个爱吃茴香豆,一个爱喝糊粮酒。作家轻轻巧巧地给倔老头的腰上挂了一只小小的葫芦,这样一来,如果远远走来一群人,我们一定能通过这只葫芦就辨认出倔老头。所以,我最先从这张镭射卡上看到的是鲜活的人物形象。  再换一个角度,作
期刊
这是一个出逃的故事。许多人都有过想从自己的生活里出逃的愿望,不是吗?  出逃以后会怎样?我想起了刘易斯,他让爱丽丝遇上一些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却有它自己的意思——“无意思的意思”,它们属于想象的世界,它们的逻辑是梦的逻辑。刘易斯给爱丽丝讲完那些无厘头的童话后,他实际上给她打开了一扇大门,门里面的财富就是想象。想象是这篇童话最想呈现的乐趣,如同做梦一般出乎意料的想象。我真的借用了自
期刊
1  读小学二年级了,做数学习题时,老师教会了我们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课上,他对我们说:“大家要准备好一些草稿纸,竖式就列在草稿纸上。”  数学老师的一句话,给我出了道难题,因为我家没有多余的零钱买练习本。我很羡慕班上的“双胞胎”,他们不必为草稿纸发愁,因为他们的母亲是教我们语文的顾老师。当顾老师当着我们全班学生的面,把五六本练习簿分发给他们的时候,我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有羡慕,有嫉妒,当然还有自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