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官能吏的政绩观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国古时历朝历代普遍重视对官员的选拔和政绩考核,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政绩考核制度和当官为民的朴素政绩观念,产生了一批为民造福、清廉务实、政绩斐然的清官能吏。借古鉴今,了解我国古代评价官员政绩的理念做法,对于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错误政绩观有所裨益。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认识到,官员道德修养的高低、个人素质的好坏,是政治是否清明、吏治是否清廉的关键,所以注重选拔有德行的人担任各级官员,以保证吏治清明和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由此形成一系列以德才选人任官的制度。如夏商时期的三宅三俊法考核官员;
其他文献
以“旅游英语”拓展课为例,在国家意识的视角下从国家认知、国家认同、国家责任与国家期待四个维度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国家意识元素并对课程进行重构。基于前期教学实践探索,从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出发,探讨国家意识元素如何有机融入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大学英语拓展课如何以语言文化性规约构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接触旅游六方面的国家意识元素,然后通过分组任务的形式,逐渐
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不可分割,外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与人才培养始终直接面对国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如何使外语教学服务于国家战略,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的建设任务有机融合,是摆在每位外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本文提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确立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双重着力点的构想,主张将兼具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全球语言竞争力人才培养目标纳入外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并从知识传授体系建设
近年来,随着学科内涵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意识不断增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学科跨界融合加速发展态势。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尤其是区域国别学从外语学科五大研究领域之一成为交叉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这些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对新时代外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凸显了外语学科在固本强元的基础上突破学科边界、推进跨学科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教材观建设却严重滞后。新时代的外语教育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外语人才的国家意识,提高以教材为载体的国家话语能力,彰显外语教材的国家意识,成为教材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提出"国家意识教材观",从国家话语能力阐释其内涵特征,并深入探讨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中,国家意识教材观是如何服务于国家话语能力。经探讨指出,国家意识教材观体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当前,新媒体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以及教育中。新媒体不仅能够给信息的获取带来便利、提供快捷的渠道,还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新媒体时代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抓起,树立正确政绩观,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强化系统思维和科学谋划,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纪检监察机关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述,切实履行政治监督职责,推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决防止和纠正政绩观偏差,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