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艺术现状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艺术发展历程較为短暂但发展速度并不缓慢。蔡国强作为世界最受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思想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本文从蔡国强的烟火作品为切入点,讨论笔者所认识的当代艺术。
  关键词:蔡国强;当代艺术;烟火作品
  中图分类号:J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158-02
  一、蔡国强与当代艺术
  1.当代艺术现状
  当代艺术在时间的界定一般是从1980年至今,而艺术家置身的就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事实,所以当代艺术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与以往的艺术不同,当代艺术可以用各种媒介去表达艺术,它的含义更广泛,手段更多元。因此,当代艺术家的跨界正在不断发生。
  2.蔡国强的创作背景
  蔡国强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世界名单”中最受关注的人,这是当之无愧的。2008年8月,北京的夜空大放异彩,很多人开始知道了蔡国强这个人。因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特效的艺术总设计师就是蔡国强,但大家并不知道他早已是全国乃至国际当代艺术节的大腕级人物。他曾去日本求学八年多,1995年就举家定居纽约,可熟知蔡国强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草根”的人,这从蔡国强一系列的烟火作品中可以看出。祖国、家乡这些时代的印记一直贯穿于他的作品当中。
  蔡国强非常迷恋火药艺术,火药也成为了这位当代艺术家的代表元素。1981年,他考上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在上戏念书的时候,蔡国强开始尝试用火药制作作品。之所以想到用火药进行创作,是因为在他的成长环境里,火药无所不在。在他小的时候,毛泽东正在炮打金门,他的家乡泉州有很多鞭炮厂,所以很容易联想到用火药这个具有创意的材料来做现代艺术。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就是火药,蔡国强非常着迷于火药所具有的时间性以及破与立的矛盾性。但火药带给蔡国强的困扰就是它太不像艺术了,火药是一个代表中国发明的文化符号,是一个表现战争暴力的主角。所以当火药运用在艺术作品当中的时候,是双面性的,是雅俗共赏的。蔡国强非常具有这个能力,他可以让火药与哲学、艺术相结合,探索不一样的形式,让火药艺术不仅好看并且更具有文化深度。就像在2008年蔡国强为北京奥运会所创作的作品《历史的足迹》一样,燃放着的29个巨型焰火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一步一步走向“鸟巢”,将奥运会和我们国家未来的脚步紧紧联系在一起,仿佛穿越了中国古老的历史。这也象征第29届奥运会走向中国,走向北京。从皇城到鸟巢,从历史到现代,这29个焰火组成的火脚印穿越时空和历史的空间,足够震撼。
  二、走进蔡国强的烟火世界
  1.蔡国强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
  蔡国强的艺术作品中具有非常明确的个人风格,作品类型十分丰富,他的烟火作品相当特别。他擅长在中国文化里找元素进行创作,例如陶瓷、纸张、火药等。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的,蔡国强的艺术常常表达不同的文化,在每个文化中和观者互动,表达内在的情绪。蔡国强通常会用相当长的时间去准备创作一幅火药艺术作品,在最后火药爆破的那一瞬间中完成自己的心血。蔡国强说:“我要很认真准备每个细节,包括火药比例、安全措施。积蓄多时,最后爆发,我想生命也是如此。”火药,是一个极具中国的特色符号,也是蔡国强最常使用的元素,他运用火药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第一人。
  在蔡国强的烟火作品中,常常会看到艺术与技术相融合。例如2014年他在国内首件“白天焰火”作品——《无题:为“蔡国强:九级浪”开幕所作的白天焰火》。成千各色的焰火在空中绽放出不同姿态,8分钟内,黄浦江上呈现了一幅幅动态雨雾蒙蒙的水墨画(如图1)。
  这件当代艺术作品在当时瞬间引爆了一颗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烟幕弹,引发了大众争论。蔡国强解释道这场焰火从生态环保问题出发,以“自然之死”为主题,是一个略带伤感的故事。“我在湖南乡间试验时,被蓝天下的柠檬黄柳絮深深打动,既感动于生命的温度和自然的美好,又感慨瞬时的消逝,还夹杂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总之那种感受很复杂。”但是,在部分人们的眼里,这个非永恒存在的作品给上海黄浦江不仅带来了污染还产生了噪音,质疑它的艺术性声音此起彼伏。
  这种争论与冲突,却正是现代艺术的另一种魅力所在。就像火药一样,它可以爆炸引发战争,也可以变成艺术。蔡国强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十分多样,作品类型也变化多端,有景观烟火表演、影像装置、空间装置、户外公共艺术设计以及交互式立体装置等。蔡国强不断尝试用不同的媒介去和时空、世界对话。
  2.蔡国强作品的思想体现
  蔡国强似乎是世界权威艺术同质化的例外,在他的作品中,依旧随处可见他与家乡泉州的联结,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联结。2015年6月,蔡国强在家乡泉州点燃500米大型烟火作品《天梯》,迎着晨曦对话宇宙,实现了他近二十载的梦想。《天梯》是蔡国强献给故乡泉州也是送给奶奶百年寿辰的礼物,他准备了21年。蔡国强先在地面铺一条500米高、5.5米宽的绳梯,借助系留球垂直升入夜空。接着他用一根火柴点燃,瞬间,好像一座金色焰火梯子刹那间升入夜空中。这个作品体现了蔡国强本人非常强烈的艺术特色,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即他的艺术是一个过程。《天梯》作品中夹杂了一种孩子气,蔡国强说“我要建立一个通向天上的梯子,基督教信徒有他们的天梯通往天国”,而他的天梯是通向宇宙,通向神灵,通向过去和将来,通向福建人心中那些既抽象又具体的“风水”“祖先保佑”“吉祥如意”等地方。蔡国强的艺术,有纯粹的中国人的情结。《天梯》对蔡国强的意义之重大,就像是他的艺术初衷。“艺术,是我去宇宙的时空隧道。我期待对话,一种过程与来往。”天梯是一种沟通,一种对古老文明,宇宙,未知世界的沟通。
  蔡国强的个人特点就是善于把生活稍微动一下,变成艺术。俗称“点金术”,但这也是他最特别的地方,最后点金的那一下看似很简单但其实是非常需要本事的。蔡国强经常笑说“乱搞要会搞,好玩要会玩”。   三、从蔡国强看中国当代艺术
  蔡国强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中国本土元素,他的个人艺术始终把握一种在世界范围持续奏效的“本土性”,即使他去日本留学也早已定居纽约,但他仍已一种固执的方式活成地地道道的泉州人。《撞墙》《龙来了!狼来了!成吉思汗的方舟》《草船借箭》《威尼斯收租院》等代表作以及他的个展《农民达芬奇》都是蔡国强在自身成长环境下用本土元素和民族文化进行创作,借用艺术让东西方对话。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吸引西方关注的国家之一,蔡国强的作品里就有西方对东方神秘力量恐惧的表达。《草船借箭》是蔡国强完全使用中国元素所作的作品,这件大型装置完全制于他的家乡泉州。蔡国强将3000只中国古箭插满在一架废弃的中国木船上,运用中国清代思想家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来体现他的思想。艺术评论家朱其说,这个装置等于是“把《三国演义》翻译成了英语”。与《草船借箭》一样,在作品《龙来了!狼来了!成吉思汗的方舟》中,108个羊皮筏被组合成一条巨龙的形态,在这个装置后面装了3台发动机,不停地运转着,如图2。这个装置作品主要是和成吉思汗的历史相结合,羊皮筏是成吉思汗军队在征战中作为渡江使用的过江工具,而狼这个元素是每个孩子都熟悉的“狼来了”的故事。蔡国强用幽默且直接的方式嘲弄了西方世界对亚洲崛起的担心。
  四、结 语
  如今,全球化愈演愈烈。全球化的潮流致使各国艺术届人士不断地涌入国际知名艺术活动中共同加速当代艺术的发展,当代艺术脱离不了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蔡国强在他的作品中,不断重新审视生命的本质,既有外在的国际形式也有内在的民族性文化根源。从某种程度上说,蔡国强的成就,已经成为一种中国文化标识,标志着属于中国文化的当代艺术得到了西方的肯定。从蔡国强的成功来看,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去梳理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应该深刻地反省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态度,在文化批判中进行自我批判和艺术批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需要抛弃对西方现代元素的照搬和模仿,我们需要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寻找、思考和创造。
  参考文献:
  [1] 肖丰,任建军.中国方式: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2] 王晓洁.蔡国强:将中国元素翻译成了世界语[J].艺术.生活,2008.
  [3] 周文翰.“强”势崛起——蔡国强在古根海姆[J].安家,2008.
  [4] 马颖,强墨.走进蔡国强的艺术世界[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5]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
  [6]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
  [7] 傅颖.论蔡国强艺术的当代性[D].浙江大学,2012.
  [8] 王明青,蔡国强.蔡国强:让“火焰艺术”与大众对话[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2.
  [9] 丁忠明.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困境及其本土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12.
  [10] 谭玉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 赵懿轩.中国方式的当代艺术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2] 楊诚.试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困境[D].南京大学,2013.
  [13] 刁文姗.浅论中国元素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3.
  [14] 成哲.视觉经验下的“中国方式”当代艺术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5] 许沁.蔡国强:在外滩“玩火”的人[N].解放日报,2014.
  [16] 胡安琪.从蔡国强看中国艺术的发展趋势[J].艺术品鉴,2016.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的网络直播从2005年至今已经发展了12年,走过1.0、2.0和3.0时代进入到现在的4.0时代。本研究通过将武汉地区的青少年(10-19岁)、没孩子的成年人、孩子家长等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群体对网络直播介入青少年生活的态度,导出相关主题。研究的结果如下:第一,多数受访者对网络直播目前的平台环境、直播内容等持乐观的态度;第二,多数受访者认为网络直播对青少年的成长会产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数字音乐逐渐成为音乐产业的主体,但是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使得数字音乐版权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消费者固有的音乐消费习惯,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缺失等多方面的因素也给音乐版权保护带来困难。因此,本文将在分析我国数字音乐发展现状和数字音乐版权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酷我音乐”为例,探讨数字音乐平台的付费模式,以期从平台自身出发寻找到更好地保护数字音乐版权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
期刊
摘 要:报纸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至今,已成为报纸有机的肌体。既活跃了版面,又提高了读者的文化品位,留住了报纸读者,可谓功不可没。进入互联网时代,由于受到网络的冲击,报纸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在此情境下,作为报纸附属的副刊是否已没落?还有无存在的必要?笔者以西安晚报创办的副刊《阅读周刊》一年来刊发传播的实践为例,得出结论:在新媒体时代,报纸副刊会更加大有作为,它不但不会消亡,而且会越来越
期刊
摘 要:我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但文化金融的推动工作缓慢,文化产业要真正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应该尽快融入经济大循环中,文化金融是文化产业融入经济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文化金融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娱乐宝打破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固有模式,开创了一种线上消费者全程参与文化产品创造过程的理财产品,为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娱乐宝  中
期刊
摘 要:自从电视诞生以来,围绕着这一传媒介质衍生了无数的优秀文艺作品,电视专题片亦在其列。近年来,一大批以反映非遗题材为内容的电视专题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从2014年以来,渭南广播电视台投入精锐人手,高端电视摄制设备,对全市一百多个省级以上的非遗项目予以系统化的梳理。该工程以电视专题片这一艺术形式为载体,对渭南地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翔实而精准的纪录,拟为后世留下一笔丰厚的影像文化遗产。综
期刊
摘 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为分析国内地方媒体如何建构与呈现“留守儿童”相关议题,分析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日报》“留守儿童”议题的新闻内容与呈现方式。分析资料显示,《重庆日报》“留守儿童”的报道以在要闻/综合版面为主;新闻呈现方式上,主要是以消息为主、通讯/特稿/深度报道为辅,其后是评论;消息来源上仰赖政府部门及其官员、教师与学校领导、留守儿童及其家人;报道的语气以正面为主
期刊
摘 要:鬼畜视频自2015年进入大众视野之后,制作数量和受众群体日益扩大,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兴网络文化。本文从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出发,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鬼畜视频系列作为案例,探究其如何解码主流文化和再编码特征,并试图总结出鬼畜視频流行的文化心理原因。本文发现,鬼畜视频相较其他亚文化有其独特的编码解码特征,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戏谑化和娱乐化。鬼畜视频爱好者借此表达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建构新的意义和身份认同
期刊
摘 要:在传媒生态格局发生巨变的今天,不少报纸大幅缩减版面,而承担着“留客”使命,此前可有可无的副刊版面却在增加,成为报纸的主要卖点之一。副刊版面的增加,使得策划性的主题报道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持续性的主题报道,正在报纸副刊中出现,《华西都市报》副刊“四川百家姓”版面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该版面在2014年4月5日创办,一直持续到现在。通过对“四川百家姓”版面的总结和探索,可为报纸副刊主题报
期刊
摘 要:文人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类型,直接灌溉影响了日本艺术,并最终成为其富于个性的绘画形式。中日两国文人画的概念有别,创作者身份不同。日本文人画从形成过程到艺术题材、表现手段都多受中国影响,二者的审美风格与艺术追求皆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文人画;中国;日本;影响;美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166-02  文人画作为中国
期刊
摘 要:期刊栏目设置是固守与创新的不断演变过程,是打造品牌栏目、品牌期刊的必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期刊人要不断思考、积极求索,以改革的勇气和进取的精神对栏目进行调整与改进,以确保期刊符合时代发展与读者现实需求。本文通过对期刊栏目存在问题的梳理,提出相应设计与运作策略,为提高期刊影响力,打造品牌期刊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栏目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