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远农商银行认真践行“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要求,积极创新实践,探索研究农业供给侧改革与农村金融服务互动,致力于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并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加大对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等项目支持,以打造“三区、三园、一体”“田园综合体”“三位一体综合体”示范区为载体,重点培育川茶、川果、川药、川猪等产业链,形成“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这一探索过程中,既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又实现农民增收、分散贷款风险,有效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强农为根本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创新“链条式”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是一个由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农业生产、农产品收储和加工、农产品销售等环节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服务,充分了解各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的物流服务流和资金流的双向循环,并形成了农业供应链,供应链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就是农业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前提。推动农业产业融合,为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加大对农业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经济的支持与研究,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为涉农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把服务链条延伸至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产业群体,由主要支持农产品加工环节向支持产前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后转化增值、储运保鲜、营销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全过程转变,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态势。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集团性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提供产业链、供应链和商业圈融资服务。
威远农商银行“链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助力全县成功打造出无花果、黄老五花生酥、周萝卜等知名品牌农产品;创建农产品商标18个,其中国家级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6个、市级知名商标11个;认证“三品一标”36个,其中地理标志产品4个、有机转换认证2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24个。积极支持客户参与实施“甜城味”区域公共品牌战略,现有7个农产品企业签订协议使用“甜城味”品牌。培育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威远县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市级龙头企业四川久润泰科技有限公司构建种植加工产业链,形成无花果、柠檬、樱桃、蔬菜等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绿色食品生产链,其中无花果果脯、无花果女人茶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區,特别是四川久润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酵素系列产品,能加工转化大量的农产品并极大地提高附加值。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巩固发展无花果、柠檬、蔬菜等上万亩的特色植基地。
截至2017年10月,威远农商银行投放贷款18亿元,配合政府打造镇西食品工业园区、严陵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其中镇西食品工业园区自2010年6月启动建设,一期已建成500亩范围的工业企业及配套设施,入驻黄老五等6家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
——完善“网络式”服务,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省联社打造的“蜀信e”平台,农商银行发挥城乡联动优势,依托庞大的分支机构、电子化网络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将进一步服务三农、县域经济和中小微企业。逐步融入政府信息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农村支付体系、信用体系建设中应用,改善信用环境,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发展农村电商、农业企业和农业经济组织加快构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及网络销售平台,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出台促进快递物流业发展的措施,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引导农业企业与相关知名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提升农业产业信息化水平。“蜀信e”平台推出“放心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10多款产品,可以更好地覆盖小额、高频、差异程度高等特点的需求。
——实行“定制式”服务,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以战略的眼光看待农业,农商银行伴随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目前农业转变发展方式,那么服务的方式也应转变。针对不同的群体、产业,实行“定制式”服务。注重信贷资金从投量到投向的转变、从量到质的转变,围绕国家政策导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建立绿色信贷通道,打造绿色金融品牌。比如可以考虑优先服务优质粮油业、休闲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等项目;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将信贷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农民聚居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以富农为途径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创新业务品种,满足客户需求。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特点,金融需求的多样化程度加深,在农户贷款、涉农商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县域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的基础上加快特色信贷产品创新,开发劳务经济、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青年创业、妇女创业等小额贷款。通过细分农村客户市场,增强产品的适配能力,设计符合涉农行业特性、企业特点、客户特质的金融产品,尝试开发更多农民进城的消费和健康养老、旅游、教育培训、购房等消费金融产品,将传统消费金融和新型分期消费金融有机融合。努力开发林权抵押贷款、产业贷、安居贷、下岗再就业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
——创新运作模式,提升信贷效率。实施“阳光信贷”工程,结合人行的“三项评定”和银监会的“三大工程”开展“一站式”服务。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开展评级授信,并享受相应的信贷优惠政策。建立信贷“绿色通道”,整合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创新服务手段,方便客户贷款。丰富融资担保方式,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开发多种信用贷款,引入政府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各类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第三方增信措施,解决客户融资难问题;着力创新营销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客户申贷渠道,提高申贷获得率;完善客户关系OCRM系统信息。
以惠农为目标 提升农村金融质效
——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领域。威远农商银行在全县现有42个营业网点的基础上,以推进“助农取款村村通”工程建设为抓手,规范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推进 “村村通”特约商户现场注册工作,新增本行扫码支付、支付宝支付等功能,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和社区延伸,不断提高辖内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和便利度,为农民提供小额存取款、定活互转、转账、代理缴费等基础业务,让农民“足不出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现代金融服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能。
——创新服务渠道,强化服务功能。通过走千家、访万户,普惠深耕、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引导百姓使用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产品,帮助他们足不出户在网上完成贷款周转、资金划转、网络购物等。强化微信银行系统建设,完善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客户便捷度、满意度。
——满足服务需求,深化服务对象。主动适应城乡一体化给农民需求带来的新变化,按照做简低端、做大中端、做强高端的原则进行分层服务。通过完善OCRM系统建档信息,强化系统数据资源整合,有效细分客户群体,向广大农户提供以小额支付结算为主的普惠服务,向农村中端客户提供以存款理财为主的差异服务,向农村高端客户提供集信贷、理财、结算为一体的专业服务,有效开展特色化、精准化营销,不断提升中高端客户的忠诚度和贡献度。
(作者单位:四川威远农商银行)
以强农为根本 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创新“链条式”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是一个由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农业生产、农产品收储和加工、农产品销售等环节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服务,充分了解各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的物流服务流和资金流的双向循环,并形成了农业供应链,供应链各环节的资金需求就是农业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前提。推动农业产业融合,为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加大对农业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经济的支持与研究,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为涉农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把服务链条延伸至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产业群体,由主要支持农产品加工环节向支持产前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后转化增值、储运保鲜、营销流通及进出口贸易等全过程转变,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态势。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集团性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提供产业链、供应链和商业圈融资服务。
威远农商银行“链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助力全县成功打造出无花果、黄老五花生酥、周萝卜等知名品牌农产品;创建农产品商标18个,其中国家级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6个、市级知名商标11个;认证“三品一标”36个,其中地理标志产品4个、有机转换认证2个、绿色食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24个。积极支持客户参与实施“甜城味”区域公共品牌战略,现有7个农产品企业签订协议使用“甜城味”品牌。培育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威远县金四方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市级龙头企业四川久润泰科技有限公司构建种植加工产业链,形成无花果、柠檬、樱桃、蔬菜等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绿色食品生产链,其中无花果果脯、无花果女人茶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區,特别是四川久润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酵素系列产品,能加工转化大量的农产品并极大地提高附加值。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巩固发展无花果、柠檬、蔬菜等上万亩的特色植基地。
截至2017年10月,威远农商银行投放贷款18亿元,配合政府打造镇西食品工业园区、严陵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其中镇西食品工业园区自2010年6月启动建设,一期已建成500亩范围的工业企业及配套设施,入驻黄老五等6家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
——完善“网络式”服务,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省联社打造的“蜀信e”平台,农商银行发挥城乡联动优势,依托庞大的分支机构、电子化网络和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将进一步服务三农、县域经济和中小微企业。逐步融入政府信息网络,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农村支付体系、信用体系建设中应用,改善信用环境,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发展农村电商、农业企业和农业经济组织加快构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及网络销售平台,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出台促进快递物流业发展的措施,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引导农业企业与相关知名运营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提升农业产业信息化水平。“蜀信e”平台推出“放心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10多款产品,可以更好地覆盖小额、高频、差异程度高等特点的需求。
——实行“定制式”服务,推进农业生态化发展。以战略的眼光看待农业,农商银行伴随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目前农业转变发展方式,那么服务的方式也应转变。针对不同的群体、产业,实行“定制式”服务。注重信贷资金从投量到投向的转变、从量到质的转变,围绕国家政策导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建立绿色信贷通道,打造绿色金融品牌。比如可以考虑优先服务优质粮油业、休闲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等项目;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将信贷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农民聚居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以富农为途径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创新业务品种,满足客户需求。根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特点,金融需求的多样化程度加深,在农户贷款、涉农商户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县域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的基础上加快特色信贷产品创新,开发劳务经济、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青年创业、妇女创业等小额贷款。通过细分农村客户市场,增强产品的适配能力,设计符合涉农行业特性、企业特点、客户特质的金融产品,尝试开发更多农民进城的消费和健康养老、旅游、教育培训、购房等消费金融产品,将传统消费金融和新型分期消费金融有机融合。努力开发林权抵押贷款、产业贷、安居贷、下岗再就业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
——创新运作模式,提升信贷效率。实施“阳光信贷”工程,结合人行的“三项评定”和银监会的“三大工程”开展“一站式”服务。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开展评级授信,并享受相应的信贷优惠政策。建立信贷“绿色通道”,整合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创新服务手段,方便客户贷款。丰富融资担保方式,扩大抵质押物范围,开发多种信用贷款,引入政府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各类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第三方增信措施,解决客户融资难问题;着力创新营销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宽客户申贷渠道,提高申贷获得率;完善客户关系OCRM系统信息。
以惠农为目标 提升农村金融质效
——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领域。威远农商银行在全县现有42个营业网点的基础上,以推进“助农取款村村通”工程建设为抓手,规范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推进 “村村通”特约商户现场注册工作,新增本行扫码支付、支付宝支付等功能,推动金融服务向乡村和社区延伸,不断提高辖内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和便利度,为农民提供小额存取款、定活互转、转账、代理缴费等基础业务,让农民“足不出村,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现代金融服务”,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效能。
——创新服务渠道,强化服务功能。通过走千家、访万户,普惠深耕、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引导百姓使用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产品,帮助他们足不出户在网上完成贷款周转、资金划转、网络购物等。强化微信银行系统建设,完善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客户便捷度、满意度。
——满足服务需求,深化服务对象。主动适应城乡一体化给农民需求带来的新变化,按照做简低端、做大中端、做强高端的原则进行分层服务。通过完善OCRM系统建档信息,强化系统数据资源整合,有效细分客户群体,向广大农户提供以小额支付结算为主的普惠服务,向农村中端客户提供以存款理财为主的差异服务,向农村高端客户提供集信贷、理财、结算为一体的专业服务,有效开展特色化、精准化营销,不断提升中高端客户的忠诚度和贡献度。
(作者单位:四川威远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