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的生态美学思考——兼论“自然的自然化”命题与生生美学的要义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与天气相关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常见的审美现象。古今中外描绘雾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布洛在论述"心理距离"这个概念时深入分析了海雾转换成审美对象的步骤与根源,从理论上表明雾霾同样可能成为审美对象。随着我国近两年来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与雾霾相关的审美现象越来越多。其中,"APEC蓝"成为与雾霾天气伴生的典型审美现象。这种新兴的审美现象充分说明了"自然全好"这个美学命题的合理性,启发我们批判实践美学核心命题"自然的人化"的理论谬误,促使我们提出生态美学的核心命题是"自然的自然化"。与雾霾相关的审美现象不但昭示了一场深刻的美学变革,同时也强烈地推动着这场变革。从生态美学角度思考雾霾天气,将激发我们反思和批判与文明相对立的"文弊",高度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其他文献
<正>李某,男,26岁。2011年6月自觉脱发明显,轻抓头发就有七八根头发脱落,未在意,2011年7月15日理发时被告知头部枕骨粗隆偏右上有直径1 cm大小头发脱落,遂在脱发部位擦鲜姜汁
<正>中药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全体。昆虫九香虫以植物的汁液为食物,以成虫蛰伏在土石块下、石缝中、瓜棚或墙缝中越冬,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当九香虫
期刊
从研究对象之被确定的“生成”维度来看,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的对象应是“两种文化‘相遇’后认定为艺术的文化事象”,其呈现为日常生活化的、仪式中的、为展演的三种存在样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诸子学术走向合流和总结期的产物,既是先秦诸子学术、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吕氏春秋》产生的时代背景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对电烧伤患者创面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电烧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5例
<正> 子宫内膜病变是一组内膜的系列变化,临床中常见的有子宫内膜增生、内膜非典型性增生、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等。在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因素中,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最为主要,
研究不同滴灌方式对葡萄根系分布的影响,是制定葡萄肥水管理和越冬防寒措施的依据.本研究以传统沟灌为对照,采用覆草滴灌、膜下滴灌、双管滴灌、单管滴灌等不同节水灌溉方式,
环境美学所揭示、所面对的审美事实是,融入环境之中的欣赏者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相互游戏。环境美学就是对于这一基本审美事实的理论描述、提炼与分析,其关键词就是在进行这项
理论体系的完整性问题使当代西方美学陷入危机之中,当代美学困境的克服取决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同一性问题(即二者有区分的共属一体、差异着的统一)的解决。康德在西方美学史
目的探究小儿心肌炎患者采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分别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66例小儿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患者选择果糖二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