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有无皮肤血管炎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探讨SLE患者皮肤血管炎与实验室指标以及内脏损伤的关系。
方法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52例有皮肤症状的SLE患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并将其分为四肢末端血管炎组和网状青斑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皮肤血管炎与临床和实验室各变量的关系。
结果152例SLE患者中,62例(41%)有皮肤血管炎表现(包括55例四肢末端血管炎和7例网状青斑),90例(59%)无皮肤血管炎。四肢末端血管炎组患者年龄(30.54 ± 12.67)岁、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尿素异常升高分别为39.39%和2.08%,均明显低于无血管炎组年龄(37.77 ± 12.17)岁,64.00%和16.43%,而女性比例(98.18%)、头颅MRI异常(37.50%)、贫血(87.03%)、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的比例(77.77%)及SLEDAI指数(14.71 ± 7.75)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炎组(84.44%、12.19%、70.93%、53.65%、10.68 ± 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C3降低的比例与无血管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2)。网状青斑组患者C3降低的比例(28.57%)显著低于无血管炎组(79.76%,P= 0.008),其他指标与无血管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体质指数(BMI)、肺功能异常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在四肢末端血管炎组、网状青斑组及无血管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了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后,皮肤血管炎与头颅MRI异常(OR= 4.24,95% CI:1.17~ 16.13,P= 0.028)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OR= 3.97,95% CI:1.86~ 8.47,P= 0.0004)呈显著正影响的关系;与24 h尿蛋白异常呈显著负影响的关系(OR= 0.25,95% CI:0.09~ 0.69,P= 0.009);与血清尿素异常(OR= 0.12,95% CI:0.01~ 1.06)、C3降低(OR= 0.93,95% CI:0.38~ 2.28)、贫血(OR= 1.38,95% CI:0.56~ 3.40)及SLEDAI(OR= 1.05,95% CI:0.98~ 1.14)则无显著影响关系(均P > 0.05)。
结论皮肤血管炎与SLE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对具有此类皮肤损伤的SLE患者,应密切监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情况。无皮肤血管炎的SLE患者发生肾脏损伤的概率较大,也需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