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家茶香自溢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_zhe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兰溪市永昌街道夏李村,一个出生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李渔的地方,一个种有1500余亩茶园的地方,时时在我的梦里出现。
  李渔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誉,他的戏剧理论和戏剧作品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李渔既精通艺术,又懂得生活,对酒和茶颇有研究。尤其是对茶,在他的多部戏剧作品及杂文集《闲情偶寄》等中,曾作多角度描写和论述。他对饮茶讲究艺术与实用统一,希望两者完美结合。
  春天的夏李伊山上是一个精妙绝伦的天然小摇篮,放眼望去,云遮雾绕之间,四周的坡坡凹凹满眼是绿,满眼是茶。茶丛一茬接着一茬,层层叠叠,恰如五线谱的音乐,弹奏着悦耳动听的乐章。李渔家茶的茶厂就坐落在伊山上,厂房旁边全是绿,我便置身在伊山伊园的青茶绿水里,氤氲在浓郁的茶香中。
  于是,我寻着李渔的梦,沿着李渔的足迹,去顶礼膜拜李渔。在一个采摘春茶的上午,我去了李渔茶园——伊园。天将下雨,我蹑手蹑脚的走在茶园的路上,站在低矮的山巅上,放眼望去,整个李渔茶园如在云雾里,它还在做着一个没苏醒的梦,一畦畦茶树,一条条巨龙恰似在云雾里,或翻腾,或奔跑,或追云逐雾。云雾缠绕着茶园,一簇簇,一沟沟,一溜溜,一坡坡,一弯弯,一排排,汇成一层层绿波,翻起一道道绿色的巨浪,在山巅山谷山脊山坳间涌动。茶树上挂着一排排饱实的露珠,在那片片茶叶子上,在那根根破茧而出的小尖尖上,悬在那里,晶莹透亮,那根根垂着露珠的毛尖,吮吸着山间的精华,蓄藏着伊山的灵性,如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探出头来,在清风白月中梳妆,在禅语中静默,在禅境中生长。
  过不了多少路,只见农妇们戴着斗笠,围着竹制的“客笼”,腰间披着防露水的蛇皮袋,正在精心的采摘茶叶,我就是等待着这一个采摘的瞬间的到来。茶园坡上,农妇采茶的身影在晃动,一双双巧手指,一个个精致织就的“小客笼”在绿茶园里晃动,似彩蝶蹁跹,似鸟雀飞翔。茶园里,是阿婆,是大嫂,是婶婶,是小妹伢,或人面桃花般含笑,或梨花带雨般娇羞,她们挥动纤纤手指,在绿波浪涌里采摘着茶乡人的幸福密码。于是,我抓住相机,不停地“咔嚓、咔嚓”,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光。
  细雨濛濛,已是午后。农妇采茶归。你一斤,我二两,茶厂的管家拿着秤在称青茶的重量。一筛筛的绿茶,在厂房的地垫里躺着,在一幅偌大的画卷里,演绎着李渔伊山种茶人的神话传说。
  兰溪英特茶业有限公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李渔茶厂,是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浙江省示范茶厂,相关产品分别获得了第五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第二届浙江省绿茶博览会金奖。厂房外观都建成了徽式的建筑。一根根垂直的毛尖尖先睡在大大的簸箕里,然后放在一排机器里打个转,不用人工操作,杀青、织条、提香、焙干一条线完成,一根根直苗苗、雪亮亮的“银针”、“毛峰”“出炉”了,随后,打成一个个不同品种的李渔家茶产品,它们上飞机,坐游轮,乘火车,运往全国各地,也漂洋过海,去了异国他乡。
  于是,我又来到了兰溪市的“李渔家茶”门市部,主人姚水滨给我泡上了一杯刚产的茶,我细细地品味着,那根根富有灵性的“银针”在高高矮矮、长长短短、胖胖瘦瘦的杯子里,在杯水人生里,冲泡一个个起落浮沉人生,在纯天然的馥郁清香里,演绎出一曲曲甜从苦中来的人生乐章。眼前的这杯“李渔家茶”,叶片饱满、完整耐看,闻起来香味清新持久,品尝一口,一种鲜爽的感觉油然而生,清香始终留在唇齿之间,品尝出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绝唱,彰显出李渔故乡儿女的铁骨铮铮与似水柔肠。
  参观了产品陈列,喝上了“李渔家茶”。说起“李渔家茶”系列产品,主人姚水滨是如数家珍,他说,“李渔家茶”是上等雨前茶,分为伊山毫露(纤毫沾露,茶之极品);伊山芽雾(春芽洇雾,茶之佳品);伊山叶雨(雏叶沐雨,茶之良品)三个品种。
  在会客室,我看到了我敬慕的老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唐国兴书写的《李渔诗选》中的“飞瀑山厨止隔墙,竹梢一片引流长。旋烹佳茗供佳客,犹带源头石髓香”的诗句,我这才真正领略了李渔茶文化的奥妙之神、之深、之广。
  告別李渔家茶门市部,我轻轻的钻进兰溪茶文化的摇篮里,记录着兰溪的茶文化。在茶香氤氲里,做一个李渔故乡人的梦。
  ——选自于《兰溪茶文化》2018第1期
其他文献
各家剪出来的窗花虽然不同,但一定会有枝繁叶茂,有草长莺飞,有鸟儿展翅,有春暖花开,有蜻蜓点水,有满园春色关不住,有浓浓春意扑面而来。倘若恰逢下雪,农人们带着厚厚的棉帽,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棉鞋,站在大雪飘飞的院落,看着一窗的春天景象,仿佛在冬天里看见春天,仿佛自己已经赶着耕牛走进解冻苏醒的田野,开始播种新年新希望,脸上便不由自主地浮起暖洋洋的笑容。不知是窗花提醒了春天,还是春天提醒了窗花,当窗花贴上
期刊
佳县民歌  走进佳县,漫天都飘荡着信天游的歌声:  一碗碗羊肉一疙瘩糕,  你还说妹妹心不好。  三斤斤葡萄一袋袋枣,  小妹妹的好心我知道。  农家四月,山谷山梁山坡山洼到处是农人扶犁耕种,跌宕回环的喝牛声伴着那些山曲信天游。那原汁原味本质本真的心声,把人陶醉的情摇意荡。  黄河边的陕北佳县是民歌之乡,她古时喊山一样吼出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震撼了东方。她20世纪由农民歌手李有源唱出的《东方红
期刊
一  因你,我邂逅一座城。  带着多情和忧伤而来;带着执念和希望而来;带着梦语和憧憬而来;带着深思和感悟而来……  一座远古传说时期就开启的城;一座两万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活遗迹的城;一座三千多年前能引来帝王驻留的城;一座春秋战国时代磨制垂棘之壁的城;一座史称“行山重镇”的古城。  在沧桑的民居建筑群里寻找一座远古的城。一块砖,堆砌起一座历史的博物馆;一片陶,记录了古城辉煌的曾经;一块骨,仿佛看到了远
期刊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看过一本外国童话书:讲的是一个孩子发现了一棵倒长的大树,长到深深的地心里。他好奇地顺着树干爬下去,越爬越深,竟然走进了一座奇特的城市——大街上跑的公交车无人驾驶,自动靠站上下乘客;琳琅满目的商场里没有售货员,计价收费全凭机器;加油站同样不见人影,缺油车辆自己前来补充能量。  真是生动有趣而又不可思议!  然而,时至今天,我来到了世界上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位于我国东海之上的洋山
期刊
季节的转换总是如此的迅速,不经意间已和秋天迎面而遇。  一片树叶缓缓地在空中飞舞,掠过我的头顶,默默地扑向大地。蝉不知何时停止了鸣唱,空气中,有清凉的风阵阵拂来,突然间感到如此的宁静。  天空仿佛变得更高远了,蓝的是那样的耀眼和透明。一丝丝白云像轻盈的柳絮聚合又荡开。人的心境一下子开阔起来。“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种感觉确实是有的。相对春天的繁华易逝,秋天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成熟的美,一
期刊
在时间的碎片里行走,在偶然而遇的横切面里感知到生活的真与痛,我被那些隐蔽在光影里的情缘所震惊,更为那隐忍在岁月深处的守护所感动。  正月,我踏着新春的喜庆,赶回老家参加弟弟的婚礼。按照农村的传统习俗,这虽是一次补办的婚礼,但仍是亲朋好友和乡邻们的一次大聚会,我也因此见到了有多年没有见到的二舅一家,见到了在我儿时心中有着苦难经历的哑巴表哥。  四十出头的哑巴表哥上身穿着一件睡棉袄就来喝喜酒了,身体精
期刊
“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这首《七笔勾》是由清朝光绪帝的老师翰林院大学士王培棻当时到陕北来巡视,他就陕北当时他所看到的景况写了一份折子送给了皇帝,结果将人类向往的美好愿景从无定河上游的陕北一笔勾销了,酿成了一段难以了结的文字公案。不过,从其对当地自然条件的描述来看,倒与联合国世行组织官员文责文责评称
期刊
达隆沟距门源县城60多公里,是门源回族自治县仙米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一个重要景区。北面有中国西北部著名的巍巍祁连山,南面是祁连山的子山脉——绵延起伏的达坂山,中间有九曲回环,蜿蜒东去的浩门河。据史料记载,仙米林区内动植物资源品种繁多,种类丰富,植物达110余科900多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就有400多种;还有上百种药用植物生长其间;近140种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在这块风水宝地里。早在十九世纪末和上世纪20年代
期刊
初中毕业的暑期,高中还没有发榜,闲在家里等通知心里发慌。一天傍晚,我家邻居邮政所的老王突然来我家,对我妈妈说,明天我想请你儿子去当一天乡邮员好吗?我妈理所当然地代我答应下来,随后让我跟老王去邮政所。  一路上,我和老王合伞来到邮政所,邮政所的店板已打烊,老王开进一扇小木门,拉亮电灯,一盏昏黄电灯光在一只曲尺柜台里晃荡,柜台里是地板房,堆满一只只灰色帆布袋。老王指着柜台里的一只长桌上堆放的一叠报纸和
期刊
是时间太过匆忙,还是到了惜时的年龄?倏忽间感觉就像从春一步到秋。记忆犹新的,除了闷热难当时脊背上爬过的汗水外,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就连往年夏日里喜欢往返赏识的芙蓉花,似乎还没来得及欣赏,就已是“绿肥红瘦”了。  虽不记得是哪一年的哪一个夏日的中午,不经意的一瞥,让我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并没忘记那是一个烈炎当头的中午。我急匆匆行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跨过农三师中学门口向北,阵阵热浪从地面反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