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逆流而写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坚。1954年生于昆明,诗人、作家。1970年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第三代诗歌代表性人物,诗集《只有大海苍茫如幕》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0档案》《飞行》《昆明记》《建水记》等,近日出版散文集《巴黎记》。

  诗人于坚第一次到巴黎纯属意外。1994年秋,受荷兰莱顿大学之邀,于坚乘飞机去往莱顿市参加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诗歌的国际会议。途中遭遇雷雨天气,飞机不得不迫降巴黎。当时正是深夜,“什么也看不见,黑沉沉的城,像大地上的星空,有几串星子在移动”。
  和许多对巴黎抱有浪漫憧憬的异乡客一样,于坚不止一次想象过这座城市。在他的脑海里,巴黎“一定是个闪闪发光的地方”。等到天亮,他打开旅馆的窗户向外张望,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群麻木不仁的鸽子正在天空飞渡,几乎可以看见地平线,没有什么建筑物高耸入云,有点灰溜溜的,一个旧巴黎……
左上图:巴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老板多数是穿牛仔裤和皮夹克的中老年人。(于坚/摄)左下图:巴黎卢森堡公园里,人们闲适的生活。(于坚/摄)右图:于坚在巴黎街头。(翟永明 / 摄)

  “窗外那个旧兮兮的巴黎,让我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就像一只井底之蛙来到了井口上,世界可以是这样的,人们原来可以这样生活,古老、朴素、安静,其乐融融。”于坚对《环球人物》记者回忆说,那个年代在他眼中,到处都在奔往现代化,奔往焕然一新,包括他的故乡昆明,而巴黎却岿然不动,坚守着“旧”。
  那次意外相遇之后,于坚经常去往巴黎,一次又一次地进入它的肌理——像一个巴黎人一样,游走在街道、菜市场、书店、咖啡馆、旧书摊、博物馆、二手市场……如今,20多年过去,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拍,汇聚成63段巴黎絮语,成书《巴黎记》,“在巴黎漫游就是在时间中旅行,我写的是我的巴黎”。

墙缝里的巴黎


  于坚的巴黎,到处是历史、时间和细节。
  他印象最深的是塞纳河边的旧书摊。一些破旧的木箱子,悬挂在河边的石头围栏上,像一个个蜂箱。白天,书贩们带着狗,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钻出来,打开木箱上的锁,拿出色泽黯淡的旧书、旧照片、旧明星片、旧唱片等,还有帘篷、凳子,支起一个防雨遮阳的棚子;晚上,所有东西都收进箱子,然后再一排排挂起。
  有一次,于坚遇到一位女书贩。她白发苍苍,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衣服,挎着一个羊皮小包,“就像一棵苍老弯曲的白杨”。两人聊起天,他才知老太太从1948年就开始在这里卖书。问起原因,老太太笑着说:“因为喜欢塞纳河上的那座桥,喜欢看桥上的云。”
  “你很难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找到一个人一辈子在露天的地方卖旧书。”于坚说。在巴黎,时间在流动,人来来往往,出生、老去,但生活似乎是静止的。
  有一个小木箱剧院,从1957年开始,每晚轮流上演法国荒诞主义大师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和《一课》,7欧元一张票。《秃头歌女》讲述一对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夫妇与朋友之间的无聊对话;《一课》则讽刺应试教育,讲述女中学生到老教授家中上家教课,两人由于意见不合,进行了一场漫长的辩论。这两部看起来有些闷的剧,竟在小剧院连演了60多年,至今不曾中断。
  于坚就这样迷上了“巴黎的旧,巴黎的永恒”。很多人眼中那个现代的、浪漫的、时尚的巴黎,到于坚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二手市场”,到处是旧物,街道、小巷、咖啡馆、书店、博物馆、教堂、塞纳河都是旧物,“随便掃一眼某条墙缝,里面都堆积着百年前凝固的灰尘或者某种苔藓、微生物”。而在旧物中穿梭,常常会有意外惊喜。
于坚的新书《巴黎记》,讲述属于自己的巴黎记忆。

  5年前的一天,于坚和朋友在巴黎的一个跳蚤市场乱走,忽然发现一个牌子,躺在一堆旧东西间闪闪发亮。那是一个圣像牌,圣人被画在一个杂志大小的厚木板上,大胡子,黑眼眶,环绕着光圈,法衣烫过金。木板已经发黑,背面写着一些俄文。他毫不犹豫买下,回国后请人翻译,才知是俄罗斯一位修道院院长赠予一位神父的,圣像是圣尼古拉——他曾是一名水手,后投身于基督教,最终被封圣,受到世界各地信徒的纪念。他还被认为是圣诞老人的原型。
  每次去巴黎,于坚都是漫无目的地闲逛。他常常背着照相机,带上一瓶水、两只苹果和一个三明治,哼着一支歌就上路,边走边停,边走边拍。巴黎的细节都被他捕捉:一条小巷的尽头是一个二手服装店,只挂着七八件衣服,衣服就是店员自己的作品,每种只有1件;一个19世纪留下的门洞里,黑暗边缘坐着一位老妇人,血红的嘴唇,周身的首饰在点点发光……这些细节和场景,都让他仿佛置身于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的小说里——他甚至怀疑对面提着塑料袋慢慢走过来的老头子,就是高老头的后裔。
  “巴黎岿然不动,说明它对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对自己的‘旧’自信。这样就可以了,这就是生活,就是美好,热爱即可。”于坚说,也正因此,巴黎成了很多人的精神故乡。

一只就要展翅飞翔的小鹰


  在巴黎的日子,于坚总会想起他远在中国西南边陲的故乡昆明,想起昆明的那些人和事。   他记起当年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时的情景。那是1975年的一天,朋友借给他一套《约翰·克利斯朵夫》。“共有4本,用牛皮纸包着。大约已经传递了数百人,书页已经磨损,像老鼠啃过。朋友说必须5天内读完归还。”于坚回忆说,那个年代很多外国文学被列为地下读物,他就把书藏在床底下一只旧木箱子里,用锁锁起来,钥匙放在一个旧信封里,下了班就赶回家读。
  当时,刚刚二十出头的于坚正在一家铆焊车间当铆工,已经干了4年,学会了许多技术:甩大锤、烧电焊、氧气切割、磨钻头……当时的工厂,就像是一个秘密的艺术学校,有人唱歌,有人吹笛子,有人画画,有人拉手风琴。工作之余,他埋头读书,读惠特曼、读托尔斯泰、读泰戈尔。偶尔地,他自己也写诗,先写古体诗,后转为现代诗,写爱情、生命、自然,偷偷地写,只给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看。
  1978年,于坚预感到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写了一首批判“四人帮”的长诗《难逃法网》。同车间的工友老徐很喜欢,把它用毛笔抄在白纸上,贴到工厂食堂前的报栏里,展开来有10米长。“工人们敲着铝饭盒去食堂打饭时都看到了,但都像下班后的机器一样,沉默着。”于坚回忆说,但那一刻,他是自豪的——他意识到自己是3000多人的大工厂里唯一的诗人。
  “我很孤独,很想找到同道。我当然知道中国有许多人在偷偷地写,但我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于坚说。第二年初春的一天,他路过昆明市中心的百货大楼,看到一面灰色外墙前人头攒动,走近一看,墙上贴着一份拆散了的油印刊物《地火》,上面有小说、诗歌、散文,写的都是人生、风花雪月和爱情,一下子觉得自己找到了同党。根据刊物上面提供的编辑部地址,他找上门去。开门的是主编石安达,年轻而热情,握着于坚的手说“欢迎你加入”,并邀请他参加星期四晚上的诗歌朗诵会。
  当时,《地火》刚刚创办不久,成员有50多人,主要是知青,也有工人、教师、大学生、机关干部等,编辑部就在石安达的宿舍。到了星期四的晚上,于坚带着几首诗去了。10多平方米的房间挤了20多人,没地方坐,大家都站着,把他围在中央,听他读诗,诗的名字叫《不满》。“房间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其实没那么响,但对我来说,那就是一场暴风雨。”
  散会时,石安达对他说:“你是一只就要展翅飞翔的小鹰。”另一人则说,你是我们云南的莱蒙托夫。
  之后,于坚就积极参加《地火》的各种活动,朗读、讨论彼此的作品、交流思想。更多的时候,大家集体登山、唱歌、野炊、到滇池去游泳。只是这种诗意生活没持续太久,《地火》的第二期还没出就停刊了。
  1980年初夏,云南大学中文系78级的吴文光、费嘉、李勃等人共同创办了文学刊物《犁》。创刊号上发表了一首诗,是李勃转过来的,名叫《滇池月夜》,署名“大卫”,这个“大卫”就是于坚。当时,费嘉还曾问过李勃:于坚是什么样子?李勃脱口就说:“长得像个魔鬼。”
  同年秋,“魔鬼诗人”于坚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在诗歌步入黄金时代的同时,他亦步入到洪流中去,并站上浪尖。

“我的写作是一种盐巴”


  进入云南大学不久,新的文学沙龙找到据点——吴文光的家,也就是昆明尚义街六号。那是一座法式的老房子,旧旧的黄色,临街而立。
  受“垮掉的一代”的影响,于坚他们留长发、跳迪斯科、喝酒,听披头士和鲍勃·迪伦。在光线不好的小屋子里,他们聚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地长谈,谈论文学、生活和远方。于坚曾梦想背着吉他,开着大篷车到处去朗诵自己写的“摇滚诗”,“白色黑色大红咖啡大方格雪花呢牛仔裤风大衣/摩托车录像带电子计算机阿波罗登月火箭”。3年后,1983年10月,吴文光离开昆明,尚义街六号沙龙自动解散。
  那个时期,于坚也开始参与在中国各大学兴起的“大学生诗派”活动,在各种诗歌刊物上发表作品,渐渐在全国有了名气。经由此,他与许多大学生诗人取得联系,包括诗人韩东。
  两人是在1984年左右相识。当时,兰州大学创办了一本油印刊物《同代》,第一期发表了于坚、韩东、海子等人的诗。出刊后,韩东给于坚写了一封信,商议共办一个刊物,两人一拍即合。第二年,著名的《他们》诞生。创刊号没有发刊词,只是在目录前有一首诗,写了很多诗人,每人一句话,写韩东的是“南京的韩东有钱上得了赌场往后全凭运气”,写于坚的是这样一句:“昆明于坚一辈子的奋斗就是想装得像个人。”
  《他们》的诞生,在诗坛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以于坚、韩东等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崛起的主要标志。“第三代的特点就是口语化,反崇高、反英雄,追求日常经验、日常生活。”诗人杨黎这样评价。
  就在1985年,于坚发表了自己著名的作品《尚义街六号》。在诗中,他回忆了那段时光中的日常、琐碎,比如吴文光的裤子晾在二楼,李勃的拖鞋压着费嘉的皮鞋,他还为自己画了像:“于坚还没有成名/每回都被教训/在一张旧报纸上/他写下许多意味深长的笔名……”这首诗很快在《诗刊》上发表,“此前,《诗刊》上的作品少有这类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写实描述。”于坚说。
于坚镜头下的昆明。在他的眼中,昆明应该是一个为“过日子”而建造的城市。左上图: 1984年的文林街;右上图:1980年热闹的大观街。下图:2013,有人在滇池垂釣。

  日常生活成了于坚诗歌的主题。他“拒绝隐喻”,用口语化的语言写生活琐碎。他写《啤酒瓶盖》,“在晚餐开始时嘭的一声跳开了,那动作很像一只牛蛙”;写《塑料袋》,“售价两毛钱,提拎一公斤左右的物品”;写《参观故宫》,“大家面对的不是朕,而是他睡觉的枕头,被窝”……
  最著名的是1992年写的那首《0档案》。他将自己从出生、成长、恋爱、日常生活的所有细节,用口语化的语言,压缩成一张表格卡片式的存在:籍贯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年龄 三十功名尘与土/家庭出身 老子英雄儿好汉 老子反动儿混蛋/职业 天生我才必有用……这首6000多字的长诗发表后,在诗坛掀起轩然大波,被认为是“当代最奇特的诗作”。   2007年,于坚的诗集《只有大海苍茫如幕》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于坚说,从根本上看,他的写作是一种盐巴,吃饭的那种盐,是一种最基本的写作。
建水古城的当地人爱吃烧豆腐,城里有很多这样的小吃店。(于坚 / 摄)

建水古城里送井水的馬车,当地人至今仍饮用井水。(于坚 / 摄)

为失去的故乡写作


  童年时,于坚住在昆明武成路上的福寿巷,“面对着落日,那街道像是一直铺到太阳里去”。在石板铺成的路面上,走过来倒垃圾的马车。马车金光闪闪地停下,赶马车的大爹摇响黄铜铃铛,倒垃圾的人鱼贯来到街道上,又消失,“我对世界产生了一种天堂般的感受”。
  昔日里在尚义街出入的文学青年们,后来大多都去了外地,“大家终于走散,剩下一片空地板”。只有于坚和费嘉守在昆明,6年前费嘉病故。
  40年过去,昆明焕然一新,往日生活的痕迹荡然无存。尚义街六号的黄色小楼没了,福寿巷的家也不见了。武成路上的布店、土杂店、五金店、拍卖行、文具店、裁缝店、中药铺……那些可以用来消磨人生的细节,一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
  为了留住记忆,于坚写了一本《昆明记》。用照片加上文字,在记忆深处打捞出昆明当年“天堂的样子”:长满梧桐树的旧街,洒满诗意的小巷,热气腾腾的市场,人们喝茶、下象棋、打麻将,整条街都是桌子,到处都是吃,“风花雪月,玩乐吃喝,它是那种最普通、最平庸、仅仅是为了‘在着’,为了‘过日子’而建造的城市”。
  于坚常常为“昆明日常生活”的消逝而失落和痛心,好在他很快发现了另一个地方——昆明以南200多公里的建水古城。路面是青石板,弯弯曲曲的巷子,两边是住家小院。当地人仍饮用井水,送水的人吆喝着湿淋淋的马车跑过建水城,马车一到,接水的人心怀喜悦,开门出来,提着一桶水回家去。
  后来,于坚经常去建水小住,跟着当地朋友串门、闲逛。两年前,他写下《建水记》,描画古城在现代化洪流中岿然不动的样子。
  “这个时代的写作,主题都是生活在别处的,都是逃离故乡、逃离大地的那种。我的写作是后退的,选择一种当代作家抛弃掉的题材——回到大地,为失去的故乡写作,挖掘着当代历史与文化的废墟。”于坚说,自己是在废墟上写作。
  于坚已经写了半个世纪了,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笔耕不辍。他每天过着极其规律的生活:5点起床开始写作,中午小睡,下午写毛笔字、看书、玩。晚上看一部电影或者听音乐,9点到10点上床睡觉。疫情期间,他宅在家里读书,读中国的孔子,也读意大利的阿甘本,读乔伊斯和兰陵笑笑生,对比着读,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语言即人。
  作为一个诗人,于坚看重语言,与人们在巨大灾变面前常常失语不同,他写了几首有关疫情的诗,发在微博上。就在不久前,他写了一首《医学名词》,在罗列了瑞德西韦、呼吸机等名词后,他写道:“ 云母屏开 /珍珠帘闭/ 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 金褛织硫磺/柏影桂枝交映/ 隶楷行草/ 都很美……”
其他文献
2020年12月25日,蔡国强在北京接受本刊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蔡国强从小就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他儿时在福建海边画画,长大后去上海读书,到东京留学,又在纽约定居,仿佛偌大世界里的一个旅行者。  羁旅感伴随了他一生。他的生活,既孤独,又热闹:他从不缺观众,一个英语不流利的中国艺术家,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神圣的建筑里轮番开个展,从西班牙的普拉多美术馆、意大利的乌菲齐美术馆到美
8月17日,雷颐接受本刊专访。(本刊记者 傅聪 摄)  雷颐,著名历史学者,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取静集》《历史的裂缝》《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孤寂百年》等。  “人们习惯将一个地方缺乏权威、秩序严重混乱,称之为‘无政府状态’,其实,造成这种秩序严重混乱的原因,并不在于‘无政府’,而在于‘无社会’。”  
韩浩月  《送你一朵小红花》(以下简称《小红花》)主要讲的是两个年轻癌症患者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背后两个家庭与疾病的抗争。内容显然是沉重的,但影片还是用“轻喜剧”的表达,让它的观感充满了乐观主义与浪漫色彩,笑点与泪点叠加,整体给人以温暖与励志的印象。  过去一段时间,电影市场并不是很愿意接受风格沉重的作品,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12年《一九四二》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同档期竞争。前者因为表现苦难
2017年,贾韦德在位于巴基斯坦拉合尔的海尔冰柜生产车间,他的身后是海尔产品。2017年,贾韦德(左一)在海尔笔记本电脑生产区察看产品质量。  5月来临,巴基斯坦一天比一天热了,不少当地人准备买空调,首选是海尔产品。这一方面在于海尔在当地深耕20年树立的好口碑,连巴基斯坦总理府邸安装的都是海尔空调;另一方面则源于海尔支持风靡巴基斯坦的板球运动,使得海尔品牌在当地民众中“圈粉”无数。  而所有这一切
“我叫张煜,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一名普通的肿瘤内科医生……今天要说的是目前肿瘤治疗中出现的大量不良医疗行为和一些肆无忌惮的医生。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人财两空的悲剧发生?实事求是地说,很多是由负责治疗肿瘤的医生造成的。”  4月18日,张煜实名在知乎上发文称,自己作为一名一线医生看到了肿瘤治疗中的“黑幕”。他举例称,上海一位叫陆巍的医生“让患者花费增加10倍,却更早死亡”,并表示这在肿瘤治疗当中不是孤
边远  “我觉得摇滚乐在中国就是一场梦,它根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没有未来。”2006年的纪录片《颓废东方》里,边远坐在地上说了这么一句话。  15年后,未来不请自来。2021年夏天,刚刚结束了全国巡演的边远暂时得闲,回归绿茵场。球赛过后,他换上了一件印有莫扎特像的橙色T恤。这每周一次的集体运动,是他为数不多面对众人的时刻,他其实不大享受和人群待在一起,連喝酒都习惯独酌。玩摇滚乐20多年,什么场面没
《世说新语·德行》中有这样一则: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这条不长,却出现了5个人,需要先梳理一下人物关系。  太丘是指陈寔(音同实),他做过太丘县长,所以也叫陈太丘。  陈元方叫陈纪,是陈寔的大儿子。元方是字,元是“头”的意思,引申为“第一”,所以古代嫡长子叫“元子”。  陈季方叫陈谌,是陈寔的小儿子。季方是字
2019年8月22日, 英国伦敦动物园的“动物大测量”又开始啦, 这可是动物园的盛典节目,为了得到它们体重和身高的数据,管理员会想尽各种办法。给狮子量身高时,工作人员会把一块肉吊起来,这样狮子为了得到美味就得站立起来。但要碰上这么听话的狮子也得看运气,有些狮子会一把将尺子打掉,有些一躍就把肉叼走。这不但考验脑力,也绝对是个力气活。
公元690年,大唐,东都洛阳。来自河南乡下的小伙儿陈拾,到洛阳寻找失踪的哥哥,阴差阳错下来到大理寺,做了一名杂役。  陈拾的任务,是给一名特殊囚犯送饭。当他顺着台阶,颤巍巍地走进地牢,一只带着粉红色肉垫的猫爪从身后伸出。随后,一只白猫,瞪着黄澄澄的大眼,在黑暗中现身。伴随着一句划破夜空的嘶吼“么嗷——猫!”动画《大理寺日志》第一集落下帷幕。  随之落下的,还有制作组悬着的心。上线B站那一天,好传动
阿富汗局势变化之快让世界震惊,也快到人们对塔利班这个组织及其幕后操盘手来不及了解太多。随着塔利班开始发布政令、任命官员、表态要组建包容性政府,其领导层的面貌才逐渐显露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学院教授、西亚问题专家周戎曾常驻巴基斯坦,一直对阿富汗局势保持密切关注。他是较早意识到阿富汗可能又要迎来塔利班政权的专家之一。他向《环球人物》记者介绍,塔利班的最高领导层呈金字塔结构,位于顶端的是塔利班第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