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困境与对策构想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一直是学者们争相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笔者从现当代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若干解决方案和构想。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音乐传承;困境;对策
  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交融与传承,创造了光辉璀璨的音乐文化。总体上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
  (一)历史源远流长
  从总体上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时代久远、形式多样、内容多彩,具有十分深厚的音乐历史文化积淀,这些传统音乐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和思想信念。
  (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中国幅员辽阔,且各少数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渊源,这些都决定了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绚丽多彩、内容丰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同样具有多样性,中国少数民族的声乐、器乐表现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呈现五彩缤纷的特点。
  (三)相互融合与影响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在文化的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和影响,加之各少数民族群体生活的自然环境各异,使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具有非常鲜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特点
  音乐传承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延续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从主客体等多角度分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文化语境为核心媒介
  所谓文化语境,是指与语言交流相关的族群和社会文化背景。文化语境的概念适应于各个少数民族群体中不同层次的群体主体,其覆盖的范围可以是一个民族群体的总和,也可以是某一个家族或家庭。由于这种文化语境对群体或者团体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使得群体中的成员之间具有相近的语言行为特点和相似的价值观。
  (二)传承主体具有无意识性和高度统一性
  对于无意识一词,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无意识与自我意识相对应,互为反义,总体上,无意识属于经验意识层面的范畴。在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各民族的先民们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这种无意识将传统音乐文化,尤其是文化的精髓之所在,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在唠家常、讲故事和各种文娱活动中将自己的音乐价值观、音乐活动方式等不知不觉地传到后人脑海中,后人也正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接受者长辈这种无意识的熏陶。
  (三)传承方式日趋多元化
  总体上看,少数民族民众的思想观念日趋开放,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由此,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方式日趋多元化,已逐步从基于血缘关系的传承转向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师徒传承,而且师徒传承的主客体组织形式也日趋多元化。此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又逐渐引入了高校传承的新方式,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联合传承机制。
  三、少数民族音乐传承面临的困境
  当下,尽管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但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外来音乐的冲击
  本文所谓的外来音乐是指不是本民族与生俱来的,与本民族音乐风格特点具有鲜明对比的所有外族音乐,主要包括西方古典音乐、现代流行音乐等。民族的融合交融必然伴随着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当下,信息化的时代加速了外来音乐对各个少数音乐文化的冲击,在此大背景下,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少数民族的家庭和社区里唱新歌、跳新舞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新音乐、新文化的融入必然影响其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性。总体上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根本性障碍。
  (二)群体内部的保守性
  近年来,政府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保护,在此背景下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传统音乐的传承人在传授技艺时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保守性。在针对一些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的采访调查中,被采访人多次表示,最希望将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儿子、孙子,其次是较近的本姓亲属。这种保守性使得音乐文化传承的链条更易破裂和难以修复。
  (三)专业人才的匮乏
  自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起促进了我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同时,中国各个民族传统音乐也开始让位于西方霸权的古典主义音乐,专业音乐院校培养一批批表演、钻研、崇拜西方音乐的人才,却严重忽略了能够表演、研究、崇拜本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人才。当下,严重缺乏研究本民族音乐的各类人才。
  (四)传承保护政策落实困难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背景下,传承保护少数民族音乐的意识日渐提高,政府的保护力度也逐渐增大 ,学术界的学者们各抒己见提出各种宝贵的意见方案,但是仍然存在重点不突出、工作不够实际等问题。
  四、关于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对策构想
  针对当下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所面临的困境,笔者提出如下四方面对策:
  (一)注重传承主客体文化素质培养与专业人才的培养
  从本质上说,音乐是人的活动,在新环境下,注重传承主客体的文化素质培养,其思想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必然得到提高,他们讲逐步意识到,传承音乐文化不仅仅是个人技艺,更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由此减少传承的保守性因素。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应当重视传统音乐表演人才和传承人的培养,重视传统音乐科研人员的培养。
  (二)加强政府投入,深入调研并突出重点
  建议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给予音乐传承的主客体以精神和物质鼓励。同时,应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学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在经济上、场地方面、人员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将工作做细做实,使民间艺人走上课堂,在此过程中,学生加强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艺人获得相应的报酬。此外,应在音乐传承问题上深入调研各方面问题,将重点工作做实做细。
  (三)丰富和鼓励传承方式的多样化
  在未来的工作中,建议政府和社会机构在丰富和鼓励传承方式方面多下功夫,一方面鼓励老艺人不吝赐教,另一方面加强师徒传承、学校传承等非传统方式,积极探索高校在传统音乐传承方面所能做的工作,其核心目的是积极有效地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四)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
  信息化的时代,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我们传承保护传统音乐提供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全国联网的资源数据库,收集保存音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扩大对传统音乐的宣传力度,撰写少数民族音乐教材,制作精品视频课程,将其纳入专业音乐院校的必修课,普通高校的选修课,这都需要政府大量资金的支持。
  结语
  传统是相对的,传统必然要面对现代并与之融合成为明天的传统,但传统是群体的象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遗忘,正如我们的国学重新走进我们的课堂一样,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也应该如此。本文是笔者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所面临困境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策构想略,希望能够引发学者们更多的讨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9).
  [2] 宋蓓.郁正民.是文化遗产更是文化资源——城市化背景下黑龙江流域传统艺术文化保护对策探析[J].艺术研究.2013(4).
  [3] 宋蓓.刘永武.东北传统文化艺术多维传承体系构想---以黑龙江地区为例[J].艺术教育.2014(9).
  [4] 吴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师音教课堂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9(2).
  [5] 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方法[J].中国音乐.2008(2)
  [6] 冯光钰.传承发展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音乐的最好保护[J].音乐研究.2006(1)
  作者简介:李艳双,女,北京市东城区职业大学艺术系教师,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应用锆石SHRIMP方法对湖南骑田岭岩体东缘的“印支期”菜岭岩体进行了精确的SHRIMP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菜岭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60±2)Ma,从而确证它是燕山期花岗岩,且属于
采用分解法编写轴类零件程序,即将具有典型结构的轴分解成若干部分,把每一部分编成通用子程序,连同尺寸标注子程序、表面粗糙度子程序、剖面线子程序、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子程序
本文介绍了远程控制的原理,在基于TCP/IP网络协议的C/S体系结构上,利用Java Socket控件分别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设计。
羌塘地区是青藏高原古特提斯研究的关键地区,羌塘南部地区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代与构造背景对确定古特提斯阶段联合古陆解体的具体时间和青藏高原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选择单颗
——“三个率先”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一是率先建立了政策保障体系.河北省政府于2011年10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2年8月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大比例尺测图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本文简单探讨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城市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方法,阐述了构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的生产制作原理。
指出了空间C0的共轭空间和e^1同构,并证明了空间C0的共轭空间是e^1,从而得出了f的范数即是空间e^1上的范数。
介绍了如何利用MCS—96系列8098单片机对微波能应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磁控管灯丝电流实行自动监测与控制,并给出了设计程序框图。
通过1:5万信丰图组农业地质专题调查,在信丰县4个主要脐橙种植区安西、大塘、西牛和同益等地.采集华脐、朋娜和纽贺尔3个脐橙品种的果、叶样品,采用中子活化法对8个稀土元素(La、C
做好企业社区宣传文化工作是目前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解除职工后顾之忧的重要工作。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