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甘松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xocec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的干燥根和根茎,药用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甘松传统上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的功效,主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用治牙痛,脚气肿毒;同时也是古印度阿育吠陀(Ayurveda)和尤纳尼(Unani)医学体系的常用药材,亦常作香料、食品和化妆品的原料.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松具有镇静、抗癫痫、抗惊厥、抗抑郁、抗心律失常、抗疟、抑菌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糖代谢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含有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等多种化合物,主要活性成分是以甘松新酮为代表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国内外学者对甘松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甘松的资源及地理分布情况、药材质量控制、栽培现状及应用未见系统研究报道.甘松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道地药材,长期以来主要依靠采挖野生资源,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该文结合甘松的资源调查和实际栽培研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甘松资源和地理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药材质量控制、栽培和应用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今后研究和利用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纳米制剂具有体积小、载药适中、可靶向等诸多特性,是药物、基因或蛋白质等跨越细胞或血脑屏障(BBB)的良好传递工具.目前,利用纳米给药系统促进药物透过BBB被认为是预防、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一种战略途径.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载体的不良反应和毒性也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基于此,笔者拟从纳米载体的种类及性质分类角度,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穿透BBB的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情况,分析每种载体的优点和缺点.结果 发现以中药有效成分为载体的纳米制剂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癌症治疗方式,但中药成分复杂多
脓毒症(sepsis)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目前,临床上针对脓毒症的治疗用药多以西药为主,长期使用存在抗生素耐药、激素不良反应和费用高昂等问题.因此,探寻新型、高效、安全、廉价的药物和治疗模式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方向.中医药凭借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的独特优势,在脓毒症的预防和治疗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中医药与脓毒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较多.该文通过筛选相关临床研究与文献,从脓毒症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发病机制,NF-κB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对糖尿病大鼠心肌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炎症病变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化痰组、化瘀组、痰瘀同治组、阿拉氯胺组、模型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正常喂养3周后,化痰组、化瘀组、痰瘀同治组每日分别给予小陷胸汤(4.05 g·kg-1),血府逐瘀汤(7.02 g·kg-1)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解毒汤对A549细胞自噬水平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益气扶正解毒汤含药血清干预A549肺癌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549细胞中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 eclin1),p62,p53蛋白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mTOR(p-mTOR)蛋白的水平,免疫荧光(IF)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B(MAP1LC3B)蛋白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其轴突数目进行性丢失、视野逐渐丧失和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常见致盲性眼病.青光眼的病理改变主要是RGCs及其轴突的变性、萎缩、丧失,最终导致视功能的永久性损害,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进行消化降解以不断更新重塑再利用细胞的过程.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和动物实验发现,中成药和一些中医疗法可能有靶向调控自噬通路的作用,该文从眼部组织对高眼压的应激反应、小梁网功能障碍、免疫调节及瘢痕调控等方面阐述自噬在青光眼眼压升
目的:探究巴马汀是否通过结合MYC原癌基因启动子区G-四链体干预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光谱分析巴马汀与MYC基因G-四链体的结合能力,采用圆二色谱分析巴马汀对MYC基因G-四链体构型的影响,采用分子对接预测二者的结合模式,采用荧光显微镜分析巴马汀分子在HCT116细胞中的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巴马汀对MYC基因转录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巴马汀对MYC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噻唑蓝比色法分析巴马汀对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坐骨神经横断吻合术后,大鼠坐骨神经中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丝蛋白(NF-M),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量的影响,探究补阳还五汤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实验选取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模型选取坐骨神经横断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补阳还五汤组高、中、低剂量(29.6,14.8,7.4 g·kg-1)组、弥可保(0.156 mg·kg-1)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造模成功后各组使用相应药物干预4周,4周后测试各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
目的:以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中3个阶段大鼠模型为切入点,从线粒体融合-分裂动态变化的角度探索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能量变化的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和模型组24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高脂饲料适应性喂养7d后进行维生素D3(VitD3,30万U·kg-1)灌胃,14d后再予以VitD3灌胃(20万U·kg-1),继续高脂饲料喂养21d后,随机选择6只大鼠为血瘀证前期组,进行模型验证并同时取材;其余大鼠继续高脂饲养30d后随机选择6只为亚血瘀证期组;剩下的大鼠为心血瘀阻证期组,继
苦杏仁为大宗常用中药材品种,药食同源,应用历史悠久.其有小毒,除生品苦杏仁外,还有燀苦杏仁和炒苦杏仁等炮制品.笔者通过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含有苦杏仁的中药制剂的处方、工艺和质量标准等情况,讨论其质量控制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加强药材源头质量控制,包括苦杏仁基原、产地、炮制、储存等方面,从源头保障苦杏仁制剂质量;②生产工艺是影响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需加强生产过程控制;③加强苦杏仁制剂质量研究,制定有关安全性质量控制项目,进一步完善提高苦杏仁制剂的质
银屑病表现出炎症背景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缺陷和异常的免疫反应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但某些细胞和分子机制仍未明确.尽管使用了各种药物和物理疗法来控制病情,但由于其短暂的疗效、高昂的成本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策略仅限于短期使用,使银屑病的治疗难以收获令患者满意的远期疗效.随着网络药理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及中医药现代化的推进,中医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效果凸显,各医家学者针对中医药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但目前尚未有针对中医药干预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