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取向审视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grand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课程思政,崇尚立德树人,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不仅是国家教育的重要导向与根本要求,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根本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会议强调思想育人的重要性,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国家的重视。历代领导人表述体现了一致的内涵,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时代价值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跨越,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此背景下,党和国家制定了建设经济强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等一系列战略举措。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首要前提是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提升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是以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专业为基础,一流的学科和专业则需要一流的课程为支撑,而一流的课程又是涵盖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感情与价值观引导为一体的课程,其中,感情与价值观引导即是课程思政的體现。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强身健体、改善精神面貌、调整心理状态、磨砺意志品质的独特属性,使得体育院校专业课程中蕴涵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媒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的载体。在体育教学或训练中,无论是基本技术的打磨还是竞赛成绩的展示,都需要经历日积月累的重复性训练,永不言败的精神不仅是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的条件,更是直面挑战、顽强拼搏和追求卓越的前提,这也正是体育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意义所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这个建设者与接班人必须是合格的、可靠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增强学生政治素养的有力抓手,必然也是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政老师完成,体育教师主要负责体育教学,思教教育与体育教学形成了两条极少相关的教育路线,但是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肩负的教育使命以及赋予的学科角色无可替代,因此不断加强体育课程育人思政教育融入对提升我国学校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本质内涵
  体育课程思政,是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与价值引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程建设、体育课程实施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等各环节、全过程,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结构和体育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体育课程思政是彰显中国特色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生命力的延伸保障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贯彻落实。立德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涵。立德借助体育课程这一重要载体,寓德于体育课,既寓德于体育课程内容,更寓德于体育教师课程教学全过程。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认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深刻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始于体育运动。寓德于体的理念引领促进体育课程思政形成。当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奋力拼搏抛洒汗水时,淬炼的是对上进与卓越的追求;当大学生在长跑训练与比赛中耐受“极点”的折磨时,磨砺的是他们果敢坚毅的意志品质;当大学生在公平竞赛中无论收获在规则的约束下的赢,还是体面而又有尊严的输,都会赢得尊重和播撒友谊的种子,在完成自我挑战和超越中,用筋皮骨劳累、精气神陶醉来诠释德智皆寄于体。体育课程思政能够发挥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并持之以恒坚持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遵纪守法,正是建立在不失时机培育和弘扬体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观的基础上。
  3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维度
  3.1 爱国教育维度
  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有全球眼光。而依托高校体育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促使教育更加鲜活、更具说服力。对于社会大众而言,竞技体育通过其特有的方式对人们产生长久的鼓舞激励与正面的教育影响,尤其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民族自尊自信为核心的文化认同具有深度促进作用。
  3.2 安全教育维度
  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树立珍惜生命、敬重他人、感恩生活的价值观。体育课程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典型课程。体育课程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体育项目、开展体育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力量,让学生感悟到人的生命体—身体,其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功能,相互联系形成整体,通过特定运动,可以爆发出生命能量,适应和改造世界。生命是强大的,人的身体可以自我修复、自我调整,同时生命又是脆弱的,必须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健康成长。人类应该努力珍惜自然,保持敬畏和感恩之心,珍惜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培养,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和报效国家。总之,生命教育是体育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也是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核心素养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在体育教育中的集结和反映,蕴含着一个时代和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指向、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它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仅是纯理论的、抽象的、带有强制性色彩的,而应该是带有明显的实践性、具体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学校体育重技能强体能,通常的体育课堂是不断地练习技术最终形成技能的过程,那么,对于思政教育必然需要结合学校体育特点,在体育技能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在具体的体育知识及技能学习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传承。
  4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体育品德,体育教师应该明白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在体育课程上要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二是要规范化,即不是教师主观臆想的随意行为,而是要有整体的课程设计、明确的课程目标,有促进学生领悟价值的教学方式,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和内容。三是在选择思政元素时,要与课程内容相适应,还要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应,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增强课程思政效果,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体育品德。另外,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教师等有关方面应及时梳理回应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种种误解,积极组织体育课程教师集中培训学习,加强交流讨论和答疑解惑,团结凝聚体育课程开展思政育人的思想共识,培育形成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课程思政与全方位育人格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公众对医药安全问题的关心程度上升,民众的关心和网络为舆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大V及部分营销号的话语掀起的网络舆论巨浪甚至高过政府的官方声明,医药舆情的涌现其实也反映了社会民众期待改变的心声,政府相关部门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则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影响政府公信力。通过对近几年发生的药品安全舆情事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帮助管理机构加强对药品舆情信息的检测,及时、快速、有效地处理药品安全事件,引导网民客观、理性地看待问题,更好地处理
嗨子戏作为阜阳市阜南县地方戏曲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的每个时代都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基于此,以阜南嗨子戏为例,对戏曲进校园的创新发展与现实意义展开研究。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在成人中发病率高且预后差,以老年患者更为突出,与这类患者特殊的AML疾病特征(易合并不良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具有前驱血液病史等)、基础状态特征(基础合并症多、对化疗耐受性差等)以及社会学特征(治疗依从性欠佳等)有关[1]。
目的掌握福州地区市政供水水质状况,为加强市政供水安全管理和改善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福州地区所有的市政水厂作为监测点进行监测,水样采集、保存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检测结果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结果三年采集、检测市政供水样品968份,合格率为95.1%,其中出厂水合格率为97.5%,末梢水合格率为94.8%;2019年市政末梢水合格率高于2017年(χ2=4.911,P=0.02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权力行为附随效果致损的补偿是我国卫生应急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将直接影响到灾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结合我国现行行政补偿现状,对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关合法公权力行为附随效果致损产生的补偿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和研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补偿机制与补偿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及交通成本的缩减,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勃兴,如何提升城市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创造更理想的综合效益是城市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然而当前广西旅游文化产业规模仍相对偏小,相关研究人员提到,在文化产业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广西文化产业增加值也相对偏低,其总量处在全国中下游水平。
近年来,不少地方对主流报纸的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对其属性和运营方式也进一步明晰。不管怎样改,主流报纸的事业单位属性不能变,其社会公益性要坚守。与此同时,市场资源配置也不能放弃。一方面需要政府对主流媒体的扶持,另一方面媒体也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目的通过比较涪陵区城乡居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差异,为今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制定大众健康教育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选择涪陵区13~79岁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结果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1.24%,城市居民认知水平较农村居民高(χ2=705.90,P<0.05);城乡居民在新冠肺炎疫情关注情况、恐惧程度及歧视疫区人员等态度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获取及希望提供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为网络媒体(微信、QQ
目的探究杭州市富阳区老年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20年1—12月于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178例老年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问卷调查实际有效对象178例,结核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8.71%,全部知晓率为11.80%。年龄和性别是影响老年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的危险因素,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职业、就诊状态是影响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的保护因素。老年
介绍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疟疾和登革热联防联控项目热带病援外培训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并对培训的组织、教学内容和形式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援外培训取得较好效果,提升了学员热带病防控知识和关键技能,并使其了解了全球和区域热带病形势,分享了我国和其他国家的防控经验,促进了区域热带病联防联控开展。但培训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采用适当的方法,考虑师资和语言对培训效果的影响,使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